关于职称的故事1

作为高校教师,职称是终将要面对的问题。每年到了评职称的时候,同事之间的气氛就变得紧张微妙起来。 相信每个学校,每个参与评职称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故事。个中甘苦,难以尽言。

前段时间河南焦作的一名教师师反映她在职称评聘时,专业排名第2,结果民主评议后,专业排名第16名的胜出,她惨遭淘汰。

这从某个方面反映了职称评聘中的一种不公。在我们学校,民主评议占20%的分数,老师们在打分时,虽然会有老师提前拉票等现象,但是老师们互相打分时,一般差距很小,就我参与评职称的这些年来,还没有出现因为民主评议分数低被淘汰的现象,最终分数和专业分数排名都一致。当然如果专业分数差距太小,也不排除有可能因为民主评议分的缘故,第三变第四,第四变第三这种情况。像河南焦作这种排名第二的落选,排名十六的却能评上,在我们学校还没有发生过。

不过我们学校也有不少不太合理的政策。比如在教学成果这一块,我们的赋分规定是这样的:

十一五期间的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赋18分,省级20分,国家级25分;

十二五期间的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赋8分,省级13分,国家级15分。

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值还不如十一五期间的校级精品课程的分数高。这么不符合常理的政策,居然就制定出来而且实施了。有老师不服气,找相关部门反映,答复说十二五期间的课程含金量低,分值就低。2010年的课程,校级的就可以得18分,2011年的课程,国家级级的才是15分。

这个赋分规定具体是怎么来的,详情不太清楚。据零零碎碎听来的消息说,可能是某位领导某年要参评,他有十一五期间的校级课程,而他的竞争对手有十二五期间的省级精品课程,所以这样不太合常理的分值就出炉了。

说完了教研,我们再来说说科研。我们学校关于职称的政策,每年都变。前些年规定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每项10分,有的人觉得写论文麻烦,买专利比较省事,花一千多块钱买个专利,评职称能用不说,最搞笑的是好像学校还有奖励政策,如果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可以奖励一千元。也就是说,花几百元就可以。那一段时间,学校里实用新型专利泛滥。

后来政策变了,实用新型专利评职称时不加分,这种专利基本就销声匿迹了。

再后来学校又出了规定,实用新型专利不加分,但是发明专利加分,而且分值还挺高,每项25分。负责制定政策的人在政策酝酿期,就已经先下手为强准备发明专利了。到了一两年后,政策落地,发明专利也申请下来了。据说有的人一下子申请三四个,评职称的时候分数遥遥领先。

有些政策,本身也没什么问题。比如发表EI期刊论文 ,一篇30分;EI、ISTP会议论文、中文核心等,一篇20分;普通论文,一篇10分。

作为一名理工科教师,我平常除了教学,还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我科研时间不多,我觉得我写篇普通的论文还是可以的,而发表能被EI、SCI等检索收录的论文,我自认我没那个水平。平常也没觉得周遭的同事有那个能力,而到了评职称交材料的时候,EI、SCI期刊论文遍地开花。

至于这些专利和论文怎么来的,想必大家也都清楚。现在中介机构那么多,只要肯花钱,代发代写就行,不需自己劳神费力。当然,也有同事专业水平高,是自己写的,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问题就在于,我们一个博士毕业的同事,他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发了3篇EI,另一个硕士毕业的同学,专业水平一般,但是参加教学比赛得过一等奖,另外买了一篇EI,再加上一些别的材料,最后的结果是这个有3篇EI的同事,得分不如这个买了EI的。真材实料比不过花钱买的,这个结果还真是让人无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