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九院:疫情在外 溫情在內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也是疫情防護的重點人群。疫情在外、溫情在內,關懷盡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雲陪伴"為減輕疫情所致的各種疾病終末期患者及其家屬提供了溫情和力量。"在疫情期間,願老年人群享受到醫學關懷和人文關懷,安寧療護中心在疫情期間更加註重維護終末期患者生命最後的尊嚴。讓在疫情期間離開的老人平靜地離去,讓不能到場送別的家人有遺憾、沒有悲傷,心中充滿欣慰"院長白建林說。

鄭州市九院:疫情在外 溫情在內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很多醫院正常的醫療基本停止了,而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都是有醫療需求的,除了患者的正常診療工作,日常醫療護理和生活護理外,還要提供很多患者家屬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陪伴,哪怕是送親人生命的最後一程的服務。在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學科帶頭人李玲醫生的帶領下,全體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用堅守和熱愛,不懈地提供著醫學關懷和人文關懷。李玲醫生和團隊夜以繼日地守在患者身旁,為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她們用自己的手機幫助患者同家屬進行視頻,發送圖片和文字的幫助患者和其家人進行交流。老人去世後,又幫助處理老人的後事……她們的工作得到了家屬的廣泛認可,一位患者的家屬說:"感謝你們幾個月來的照顧,讓我母親走得有尊嚴。尤其是疫情期間,有你們的照顧,讓我們非常安心。如果不是在安寧療護中心,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感謝你們讓我們做家屬的不留遺憾"。

是啊,家屬的感受是最真實的,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堅持守候在工作崗位上,維護患者生命最後的尊嚴。家屬看到自己的家人平靜地離去,他們沒有遺憾,沒有悲傷,更多的是欣慰。

鄭州市九院:疫情在外 溫情在內

郭媽媽是一位因為突發的腦出血陷入長久的昏迷狀態的90多歲老人。她在其他醫院的ICU裡,雖然暫時挽救了生命,但是隨後出現了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心衰,讓家人每時每刻都心懸一線。她的四位子女中,三位年事已高,還有最小的兒子因為腎病晚期,無法耐受透析和移植手術也輾轉於死亡線上。家人經過輾轉求醫,最終為高齡、昏迷的郭媽媽選擇到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住院治療。在郭媽媽住院的一段時間,家屬感受到安寧療護給郭媽媽帶來的益處,緊接著又把弟弟給送至病區。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之際,家人因為小區封閉等原因,無法探視和照料在中心接受姑息緩和醫療的弟弟和接受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的郭媽媽。經過中心李玲主任和護士長的討論,決定疫情期間,由科室醫護人員擔負起包括郭媽媽和其兒子無法出院的幾十位患者的醫療服務和生活服務,直至疫情緩解,家人能夠前來的一刻為止。

鄭州市九院:疫情在外 溫情在內

接受安寧療護支持的郭媽媽在疫情期間,走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中心和家人聯繫後,家人表示因為疫情,全都無法前來陪伴母親的最後一程,家人鄭重的把母親和弟弟都託付給了中心醫護人員:"相信即將逝去的媽媽和依然接受治療的弟弟都能在中心得到最好的醫療和照護。"

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醫護人員,遵照家人的意願,為郭媽媽提供了臨終期的舒適醫療和護理服務,陪伴老人無痛苦、有尊嚴的自然辭世。同時為在其他病房住院的郭媽媽的兒子提供了持續的心理疏導和生活照料,在患者情緒波動期間,病情也出現了反覆,中心工作人員在李玲醫生的帶領下也給予了及時地檢查和治療。大家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陪弟弟讀報紙,聽音樂以及聊天,疏導因為親人辭世和疫情帶來的焦慮和抑鬱心情。為幫助他緩解睡眠障礙,還對其進行了免費的芳香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鄭州市九院李玲醫生介紹說在醫院裡,一般是以病人的去世作為服務的終結,其實,這是不夠的。喪親後,對於家屬而言,如何儘快地從喪親的痛苦中走出來,開始新的生活,這也是安寧療護應該做的。

4月9日,天氣比前一天稍涼一點,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工作人員在給幫助一位患者和其家人通過視頻方式交流。視頻裡,患者和家屬的頭像一個在中間,一個在右上角,對於中心的付出,患者家屬:"這種雲陪伴讓愛'零距離'。每天關注到的安寧療護中心為患者及家屬所做的努力,充滿了感激之情。家人住在這裡我們安心"。

"明花霽月何曾見,總是碧海映青天"。時下,春暖花開,疫情向好,花兒開得嬌豔,疫情終將結束,而鄭州市九院安寧療護中心提供的醫療關懷與人文關懷天長地久。(記者趙國喜 通訊員 王建凱 黃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