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管仲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生存不处在危机之中,生活安定的情况下,就会开始注重礼节和荣辱,关心周围的一切。人的善心因为生活的富足更容易被激发。

现在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动物屡屡被提及和重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加入。比如这一次的活动主题是爱地球专场,倡议“用写作为自然发声”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说明越来越多的人的关爱的范围从人扩展到了自然,这是善心的扩大,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环保组织提供很多物种灭绝的数据。比如中国犀牛于1922年灭绝,中国白臀叶猴于1882年灭亡,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灭绝等等。有环保组织说动物灭绝的速度比二千年前快了千倍,全球有八分之一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至少有6万个物种被灭绝。

看完这些数据,我们自然会生出保护环境之心,那怎么保护呢?这就是知常容今天想提出的讨论的观点:保护动物的核心不在守护,而是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什么说保护不是最核心呢?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有人问你人是什么?

相信马上有朋友就会脱口而出""人是万物之灵""

暂停五秒,思考一下这句话有问题吗?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万物之灵"这个逻辑如果确立,自然就形成人与万物之间是有等级的。

我们是万物之灵,自然在万物之上。

有等级代表有秩序,有秩序自然有上下区分。

"禽兽"二字是用来骂人的,"禽兽不如"更是用来骂人的。

在我们的下意识中认为人就是比动物高一等,否则"禽兽不如"也就不是用来骂人了。既然我们高高在上,我们自然有权力处置这个世界中的万物,并且改造我们所遇到的万物,让他符合我们的理念。

这个理念在某个特定时期是有好处的,因为它有利于人类脱离对自然畏惧和束缚,更加主动地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更有利于人的生存。

现代的科技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充分呈现出"人是万物之灵"的魅力和作用。

任何东西都不是只有好处而没有副作用的,当人类对自然的攫取的速度越来越快,突破临界点的时候,"人是万物之灵"的副作用就会显的特别明显,比如现在物种的快速灭绝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一个物种的存在和灭绝自然有其内在的道理,没有人类活动的时候,物种的生灭也在延续,而不是不存在。所以保护物种我们先得明白一个界限,不是我们保护了物种就不会灭绝,如果认为我们保护了,动物就不会灭绝,那显然又是夸大了人的作用,依旧是"人是万物之灵"的观点。

这个观点不改变的话,我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无非就是将动物园的围墙拆掉,从一个个人类圈起来的动物园,扩大成地球般大小的动物园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居上者会怜惜下位者,但是他会感同身受吗?会是切肤之痛吗?

当然不是,那只是居上者觉得你可怜,那你才可怜

当人类觉得这个动物可怜,就会生出保护之心,那么觉得不可怜的动物呢?这地球的物种何止千万,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情感,眼泪去可怜所有的物种。

我们实质是一边做着保护一些我们觉得可怜的动物,一边却不断挤占我们不觉得可怜,或者根本没有感觉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这或许就是目前一些动物保护的真实现状吧。

所以核心的关键就是切换观念,将"人是万物之灵"转到"天人合一"的上面来的。

《道德经》强调人只是万物之一,不是万物之灵长,依据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

这就是万物的来历,这里并没有指出人的来历,显然三生万物中就包括了人类,这自然就是告诉世人,人只是万物的一种,而不是万物之灵,高高在上的那一种。这句话很清晰,但后世依旧有人解读成有了万物,再有人,还是转换到"人是万物之灵"上去了,这个下面还会论述到。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如果这个观念确立的话,我们每一次向自然索取资源都会怀着一种内疚感,因为这一切都不是属于我的,现在却变成我们的,有些像偷盗的感觉。

当一个人心中有着内疚之感之时,他自然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会拼命,甚至无节制的索取。

如果确立"人是万物之灵"长,我们就高高在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家园要好好爱护,但是在家园里拿任何东西不存在归属的问题吧。索取这些比我们低的万物作为我们的资源,我们会不会内疚呢?

举个例子:当你的上级给你一杯茶,你肯定不会坐着去接,如果是你的下属送你一杯茶呢?

这就是差别。

当然"人只是万物之一","天人合一"的确可以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问题就是束缚了我们对自然的探索,我们会在相对约束的条件下与万物共生共融。

有些人说近代科学会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中杨振宁教授提到五点: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显然指出"人只是万物之一""天人合一"的负面作用。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当然先秦之时并非只产生出"人只是万物之一"的观点,同样也产生过"人是万物之灵"的观点。

比如孔子在游泰山时遇到荣启期,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乐。荣启期说了这么一句话来回复。

吾乐甚多: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以一乐;男尊女卑,吾得为男,是二乐;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吾已行年九十,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

这里提到天地万物人最贵就是"万物之灵"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只不过到后来"天人合一"渐渐占了上风,"人是万物之灵"落入下风。例如与“人是万物之灵”相配套的学说也渐渐消失,典型当属墨家学说。这种文化经过千年的积累最终形成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之困惑。

科学昌明的今天刚好换了个,完全反过来。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在中国萌芽与《易经》有关,知常容看法不同

知常容想真正达成保护自然,爱护动物,为自然发声,那就需要在"天人合一"和"万物之灵"这两个理念中进行合理的切换,否则以“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维方式,最多是造出一个和地球一样大的动物园而已,不被人类可怜的物种依旧会加速灭亡。

这算不算保护自然呢?我不知道,相信你们每一个人心中有答案。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这里我对杨振宁先生提出的主要受《周易》制约的观点是保留态度的。受《周易》影响产生的道家的"道",儒家的"中庸"无一例外都在提阴阳之平衡,只不过后世在选择之时走了偏锋,所以《易经》这锅不能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