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和枇杷膏的故事

“五月枇杷滿樹金”。春末夏初,是吃枇杷的好時節!

枇杷,又名蘆橘、金丸、蘆枝,因其葉片形似樂器“琵琶”而得名。它原產於中國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南方省區,經過2000多年的栽培,已經成為中國南方的重要果樹樹種。據漢代《西京雜記》載:“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其中就有“枇杷十株”

枇杷和枇杷膏的故事


與其他果樹不同,枇杷樹秋孕冬花,春實夏熟,故有“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之稱。枇杷可入藥的部分非常多,說得通俗點兒那和豬一樣叫全身都是寶!

枇杷葉經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中含有苦杏仁甙。苦杏仁苷有潤肺止咳功效,它水解出的氰化氫有麻痺神經元的能力,能夠鎮咳祛痰。

葉中微量的烏索酸只有枇杷葉和女貞葉兩種植物可提取,十分罕見珍貴

枇杷果作為精華,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果膠、胡蘿蔔素、蘋果酸、檸檬酸、鉀、磷、鐵、鈣及維生素A、B、C。維生素B族能達到顯著清火明目的目的,多吃點對緩解眼睛疲勞十分奏效。維生素C和各種有機酸成分是機體抗氧化

抗病毒的一把手,適量地補充能夠有效地抑制流感病毒,預防四時感冒,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健康活力,緩解四肢疲勞乏力。

枇杷果的纖維素和果膠更是減肥聖品,不溶於水的纖維素可以加快腸胃蠕動,減少消化產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而果膠遇水溶解成膠體,能增大糞便體積,吸附沉澱於腸道中的垃圾廢物以及多餘油脂。


枇杷和枇杷膏的故事


那麼,這枇杷膏究竟是什麼靈丹妙藥?

枇杷可入藥的記錄在古典醫學典籍中十分常見:

從《蜀本草》和《開寶本草》起,就對枇杷的性味歸經有了一定的記載;在《驗方新編》中便首次出現了以枇杷葉56片,大梨2個等等製成的枇杷膏補虛提神,保身強神旺。醫學聖經《本草綱目》中,李時珍也記載了枇杷具有:解肺熱咳嗽、反胃嘔噦等功效。

再後來,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香港枇杷之光京都念慈菴,成份主要為川貝母、枇杷葉、薄荷腦。輔料為蔗糖、蜂蜜。可以說是所有潤肺化痰、止咳平喘、護喉利咽、生津補氣、調心降火

的清熱解毒草藥大會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