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内容提要:方舱医院的原型是野战医院,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曾出现过方舱医院的雏形。但是,传染病防控中采用方舱医院,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开舱前核心组员规划讨论。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专家组每日例行阅片讨论。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有时,治愈;常常,安慰。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进入重症急救模式。(医疗队提供)

领队、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牛远杰:投身历史性战役 续写新时代传奇

天津北方网讯:方舱医院的原型是野战医院,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曾出现过方舱医院的雏形。但是,传染病防控中采用方舱医院,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正因为是新事物,所以几乎所有环节都需要摸索。建设硬件是最简单的,但医院的运行更需要软件。首先是组织精干力量,保证方舱医院的有序运行。对此,江岸区委高度重视,由区长祁琳担任方舱医院党委书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凌瑞杰担任院长,联合天津、河北、江西等医疗队领队做副院长,还抽调部分湖北江岸区和医院精干力量组成院办、医务部、护理部、院感部、信息宣传部、物资保障部、药房、P3核酸实验室、移动CT检查、保安、消防、环卫和餐饮等部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作为方舱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医疗工作。印象中处理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是咽拭子核酸检查不准确的问题。咽拭子采集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且感染风险很大的工作。在咽拭子采集过程中,患者咽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反射性呛咳,甚至喷溅出分泌物和黏液。这些喷溅物中会含有大量病毒,并常常污染操作者的面罩。由于潜在的感染风险,不熟练的采集者常常不敢将咽拭子插入刺激咽部的较深部位,导致操作不规范,从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我们江岸方舱起初也遵循其他方舱医院的流程,由护士操作咽拭子检查。然而,第一天咽拭子核酸检查结果显示,做了100余份标本,却只有1例报告呈阳性。这个结果反馈后,我意识到阳性率过低的问题可能是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假阴性,因而立即召开医务会议,力排众议,决定由医生组抽调技术熟练的骨干组成咽拭子采集组,以保证咽拭子采样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减轻病人在采样过程中的不适。考虑技术的风险性,我建议采用自愿主动报名的方式征集技术骨干。王仲言、张峰等8名同志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方舱是医院,就少不了医疗核心制度。作为医疗院长,我每天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医院的医疗核心制度,保证医疗质量。我在方舱内推行了适合于方舱医院性质,且简易可行的多项管理制度,例如专医专护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专家会诊制度等,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我每周都进到方舱内做一次院长查房,落实解决了现场发现的病人交接班问题、院感漏洞、信息不畅和患者投诉问题等。特别是针对患者出院流程的问题,做了全面细致安排,要求医务部严把出院关,并制定了核酸待检者筛选标准、出院患者流程、专家组审核制度、患者出舱记录表和出院患者证明等。

方舱内护士最出彩

方舱给了患者重生的勇气、渴望的安慰和必要的治疗。方舱内最感人最出彩的是护士们,她们是方舱内亮丽的风景线。假如我是个轻症新冠肺炎患者,我不情愿离开自己的家人被隔离,但是我会倾听她们这些北方女子操着曼妙的普通话告诉我“隔离是为了保护你的家人”;我会为她们轻盈的舞蹈而鼓掌;我会与她们一起打八段锦;我会用《我和我的祖国》与她们飙歌;我会跟她们一起过生日吃蛋糕;我也会成为“小红帽”志愿者给大家发发饭;我是个老党员还可以加入党支部;我也愿意用湖北话跟她们唠唠家常;我会欣赏一下她们的漫画;我会跟她们学着叠纸鹤;我还可以教她们用筷子和红纸做一束纸花并献给她们;我也会想跟她们留个影加个微信;“三八”节我更高兴,因为今天休舱了……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为我们做了所有这些,而她们自己却为了工作长时间不吃不喝,穿着纸尿裤。她们穿得密不透风,连喘气都费力,而且每次在方舱都要坚持长达六个小时的工作。

把“最硬的鳞”留给武汉

3月7日凌晨,我接到国家卫健委督导组赵靖处长的通知,要求抽调部分重症医学、感染学、呼吸科的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房。当时,武汉的疫情已经基本控制,我们天津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所工作的江岸方舱医院即将休舱。自2月9日出发,全队303名队员已经在武汉工作了近一个月,疲劳和紧张让许多队员出现了失眠、焦虑,有的出现了心慌、头痛、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症状,还有的队员在舱内跌倒,甚至摔伤。但是,任务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队伍休整。

作为临时党委书记,此刻刚刚放松下来的心情,顿感压力猛增。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是国家卫健委指定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医院之一,那里的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且复杂,而我们能不能胜任危重症的救治工作?队员们的身体能不能承受?

3月7日凌晨1:00,我召开了临时党委紧急会议,研究部署驰援协和西院工作。会议集体决定,挑选具有丰富重症医学经验的技术骨干、既技术精湛又年富力强的共产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由我亲自带队奔赴新战场。

经过慎重遴选,凌晨2:35一支由15名医生和35名护士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集结待命。凌晨的春寒中,透过队员们凝重的表情,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因自己能够承担这样一份艰巨的任务而感到光荣,又能感觉到他们的紧张和压力。然而,当我询问每一位同志是否有困难、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时,竟没有一个同志退缩。党员们纷纷响应党委的号召,“疫情当前,要发扬共产党员‘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为党旗增辉,让党旗飘扬在队伍的前方”。

更加感人的是,当天早晨,当许多队员听说了此项任务后,纷纷要求加入党员突击队,许多同志写下请战书,还有多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也联名向天津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王小宁递交了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在请战书中,他们自愿支援重症病房,“将尽最大努力,用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护理技能为武汉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将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的一切任务”。

不获全胜不收兵

3月17日,随着天津第五批医疗队剩余的253名队员撤离后,党员突击队成立了临时党总支部,由我担任书记,委员王兵、边颖、张文娟、张宗艳分管医疗、护理、院感和物资、组织生活和宣传工作。临时党总支部先后召开了3次党委会议,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加强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队员们纷纷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获全胜不收兵。

天津党员突击队的护士们借鉴方舱工作经验和模式,融入到危重症病房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加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鉴于病房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患者居多,护理部加强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落实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得到了患者的好评。虽然在协和西院的重症病房,从3月8日开始培训到29日正式交接撤离只有22天,但经天津党员突击队治愈出院的患者有40余名,共收到了十余封感谢信和特意创作的作品。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医者,很荣幸参与了这场英勇的疫情阻击战,自豪于自己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没有愧对自己的职业理想。愿大家珍视生命,珍爱家人,珍重职业,珍惜友情,珍重一生。

队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ICU主任医师王兵:疫情时刻,我们都是爱心火炬接力者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时间紧迫,满满的紧张和压力

2月10日至11日,安排队员在驻地一对一穿脱防护服培训。我和郭战军主任连续两日跟随牛远杰院长参加指挥部的会议。在这里,从国家卫健委赵靖处长和牛远杰院长快速的步伐和不断快速下达的各种指令中,能隐隐感到患者不能再等了的急迫,能体会到战时吃紧状态和他们对病人焦急的关注,一下子感觉时间不够用了。曾经的江岸区塔子湖体育中心,成了我们工作和战斗的地方,感觉战友们是在快速建设一个医院,通道划分、床位分配、物资调控,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工作需要以分秒捋顺。12日必须开舱,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舱外6小时,舱内6小时

2月12日7时,我们准时就位。张贴标识,熟悉入院登记内容,布置分组任务……12时30分,牛院长来电:指挥部通知,十分钟后开舱收病人。大家把刚刚端起的盒饭放到地上,集体就地穿防护服。我与副队长赵明峰主任、人民医院徐天同主任带领第一小组第一批进舱,大家就像上满了弦,分诊、导诊、问诊、记录、制表登记,医护默契。就这样,舱外6小时,舱内6小时,一边收病人,一边调配物资。近一周多的时间,早上跟舱,晚上梳理各种流程,给大家总结发送工作落实日志,并不断和舱内沟通联系,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忙碌冲淡了紧张和焦虑。来武汉第四天终于给家里打了第一个电话,老公说:“你忙成什么样啦?家里1000分钟通话套餐让你打完了,却没有时间给家里打一个电话。”

同一种努力,定会创造奇迹

医疗质量是头等大事,队员的安全更是保障医疗安全、鼓舞战友士气的关键。令我感动的是,值班表班次排出,90多名医护人员,没有一位提出有困难。这一个月,我能感到体内的肾上腺素不断喷涌,我们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我时时能感受到战友们护目镜上那层雾气后面坚毅的眼神,就是这种坚毅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3月9日,农历二月十六,听说19年遇上一次农历和公历生日是同一天。就在这一天,医疗队为我们3月出生的队员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我平凡却又勇敢的战友啊,是你们对患者的仁爱之心,是你们优秀的专业素养,是你们厚重的家国情怀,是你们深沉的战友深情,时时打动着我。你们都是至暗时刻闪烁的光,把爱心和希望传递给了这座英雄城市。我们付出同一种努力,定会创造奇迹。

坚守中选择希望,期待武汉重启

就在病人逐渐减少,大家稍稍松口气准备迎接胜利关舱时,3月7日凌晨牛院长召集会议:接到指挥部命令,将由15名医生、35名护士组成党员突击队支援武汉协和西院重症病区。刚刚放松的心情又紧张起来,这个疲惫之师要马不停蹄转战治疗难度更大的重症病区,队员们将面对更大的压力和考验。那天, 有的队员几乎彻夜未眠,但大家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很快打起精神进入了战斗状态。此次我们小分队是与辽宁队、协和本部医生一起共同管理十三楼东重症病区46张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娜主任看到我们这支精锐小分队的专业配置,万分兴奋,认为我们是雪中送炭,给他们缓解了很大压力。不得不说,我们第五医疗队每个队员都扛起了责任,很快就进入重症病人管理状态,而且与其他两支队伍互相支持、配合默契。看着一位位患者治愈出院,大家充满信心。3月29日,病房内只剩下7位患者,而且病情相对稳定,我们护送每位患者成功完成病区合并交接。

武汉,我们选择希望,期待你的重启。

队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护士长阚燕:写给自己的心路历程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津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抗疫叙事(二)

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早饭后参加了临时党委会议。临时党委成员有7人,我感到好荣幸啊!同时我也感觉到了肩上重重的责任。这时的我才意识到,我要协助管理的不是52个队员(一中心医院支援湖北52人),而是全队303人!我的小心脏啊!

党委成员赶紧乘车来到我们即将工作的地方——武汉江岸区塔子湖全民健身中心。到达现场时,方舱医院还在建设中。我们跟着国家卫健委的领导考察现场。听着领导说,两天后就要开舱收患者了,我这心拧巴得啊!没法用语言表达,这能办到吗?而这一切的疑虑在我们转天再次到达现场的时候就全部打消了。伟大的武汉人民,我不知道这短短的一晚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与辛苦,我再次看到的是场馆外上百个临时厕所、上百个临时洗漱装置,馆内区域被划分了明确的病区隔断,床单位上用品一应俱全。

在方舱里和患者的交流过程是我学习成长的过程。刚刚开舱的时候,舱内的医患气氛并没有那么轻松和谐。患者一方在观察医护人员是不是尊重他们,是不是真正在给他们做治疗,是不是在帮助他们康复?医护一方也在观察,他们在看患者的新冠肺炎症状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患者是不是会突然冲过来撕掉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武汉话能不能听懂?咱们从天津千里迢迢而来的初衷能不能被武汉市民理解?医患双方的这种心理疑虑被一场“集体生日会”彻底打消了。

2月17日,我们为方舱内的患者筹备了集体生日会,各级领导纷纷到场致贺,医、护、患一起唱歌、舞蹈、分享蛋糕,患者们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们彼此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此时,我们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明确了共同的敌人是“病毒”!

休舱,这是从一开始大家就期盼的时刻,而真到了这一天时,将最后一位患者送上车,面对着昔日热闹嘈杂的方舱,一种失落感,一种莫名的伤感油然而生。当天晚上叮嘱最后一班人员拍一些空舱后的照片发给我,我悄悄回到库房打开照片的瞬间,泪流满面,失声痛哭!我的心,我的身体都在颤抖着,激动于我们此战告捷,我们零感染;伤心于我们战斗的地方,我们为之拼过命的地方从此成为历史。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久久不能。我今天写到这段时依然是泪流满面!

我本身是一个四海为家的性格,支援武汉期间只是偶尔想起孩子,心里想着孩子已经过了6岁,这种分别应该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回到家中的第二天,在和孩子一同公园散步的时候,孩子轻轻问我:“妈妈,要是咱们同时都面临死亡,您知道我会选择让谁先死去吗?”我摇摇头,孩子接着缓缓地说:“我会选择让您先死去,这样您就不会有失去我的痛苦。您知道吗,您在武汉的时候,我有时候感觉您已经不在这世上了,我痛苦极了!我就哭了!”听他这么说,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强忍住泪水,抱紧他!果然,他成长了,如我所愿!(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来源:今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