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瀋陽核酸檢測實驗室: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鏡、口罩和手套,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生物安全警示標誌和24小時不滅的燈光,一種特殊的緊張氣息撲面而來。這裡是瀋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心核酸檢測中心,高峰期每天有一萬餘份檢測結果從這裡發出。

4月22日,記者來到神秘的瀋陽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採訪實驗室中離病毒最近的人。

探訪瀋陽核酸檢測實驗室: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測樣本 檢測量不斷刷新高

“高峰期,我們會徵用中心另外兩個實驗室,三個實驗室一起幹,樣本太多了。”瀋陽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副科長李欣說。

記者瞭解到,採集好的樣本保存在特製的病毒採樣管中,編好號放在密封袋裡,再放到密封罐中,用生物安全轉運箱運到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樣本送來後,工作人員首先要進行核對,核對好的密封罐通過窗口送到實驗室,檢測人員將在生物安全櫃中對樣本的密封袋進行編號。之後,在核酸提取區的另一臺生物安全櫃中,密封袋和採樣管將被打開。核酸提取是整個檢測過程中最關鍵、最危險的環節。打開採樣管,就是與病毒“面對面”了。

提取後的樣本會轉移到另一個實驗室的擴增區域,檢測人員通過觀察擴增過程,讀取、分析數據,確認樣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最開始每天最多有五六百例的檢測數量,現在每天都在刷新。”微生物檢驗中心副主任劉娜介紹。

探訪瀋陽核酸檢測實驗室: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搶時間 最高峰三天沒沾過床

取患者的咽拭子、痰液等樣本進行核酸檢測,是判斷一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環節。目前,隨著疫情防控的需要,檢測的樣本也越來越多,市疾控中心實驗室中儀器設備和人員也在不斷增加,檢驗檢測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前幾天我們接到緊急任務,在三天內完成了三萬餘人次的突擊檢測,每天一萬餘份標本的檢測量,讓我們感覺到極限就是用來突破的。當然,我們也‘引進’了支援的檢測人員一同完成了任務。”劉娜說。

在實驗室裡,裝咽拭子的試劑瓶密封得比較好,而他們每天進入檢測階段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把瓶蓋打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是個簡簡單單的動作,但這個動作在24小時內進行了數千次,最終,一些檢測人員用來擰瓶蓋的手指都已經磨破。

“24小時一個班,能睡會嗎?”記者問。

“最高峰的三天,輪班的時候基本沒睡過,都沒沾過床。”劉娜說。

連軸轉 實驗室裡燈不滅

“一般情況下,所有的檢測人員分為五個組,每組兩人值班,採用人休機器不休的方式進行檢測。說是24小時一個班,但實際上,每一次工作時間都超過28小時。我們不能遺留工作給下一組,這樣,他們的工作壓力也會增加。”在實驗室裡,要穿著三級防護,只有吃飯和喝水、去衛生間才能去休息一會兒。“往往只能休息半個小時我們就又回到實驗室。”李欣說。

檢測人員李欣彤是檢測團隊的“小年輕”,主要負責接收、核對樣本。“最多的時候一次送樣量達到2800多份,等整理完抬頭一看,已經天亮了。”由於實驗室內不停轉的機器發出持續的轟鳴聲,她在接收、核對樣本的時候常常要靠喊才能和玻璃窗外的送樣人員溝通,“不喊聽不到”。在採訪中,李欣彤聲音依舊有點嘶啞。“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實在餓得不行了,我們就輪流吃一口飯。下班後,唯一的想法就是睡覺。”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尚志文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王沛霆

【來源:瀋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