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技術、抄技術,變成農機行業的逆向工程,國產農機難進步

先說一下什麼逆向工程,逆向工程(又名逆向技術),是一種對產品設計的再現過程,說白了,就是根據已有的產品實物,通過對產品進行拆卸、分解,測量尺寸,分析材料等,再設計圖紙或製造工藝後,進行產品的生產和製造。

以製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樣的產品。與一般產品從原理、圖紙、工藝到實物的過程相比,是一個反向的過程。

目前,國產農機產品的研發方式,主要有三種模式:

偷技術、抄技術,變成農機行業的逆向工程,國產農機難進步

一、參照國外產品製造:

在每年全球各地農機展上,比如漢諾威農機展或者日本農機展等,都會有不少國內農機生產廠家去參觀學習。在發現了好的農機或者有需要的農機後,想辦法買回國內,採用逆向工程,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造出樣機。還有不少進口的農機,比如果園機械、採棉機、甘蔗收割機等,基本都被仿造出來了。

偷技術、抄技術,變成農機行業的逆向工程,國產農機難進步

二、國內產品的互抄:

國產農機產品中,誰家產品銷量好,就成了互抄的產品。用戶反饋哪個品牌農機比較好,就通過經銷商或者用戶,購買農機回來,大卸八塊後進行分析檢測,也是採用逆向工程製造樣機。比如農用柴油機和農機具,都是互抄的對象。

偷技術、抄技術,變成農機行業的逆向工程,國產農機難進步

三、自我研發模式:

自我研發模式歸納起來,就是通過在原有產品上增大和減小尺寸進行研發,或者根據使用反饋,調整生產材料,簡單的貼膏藥模式。甚至東拼西湊的研發,比如套用東家的發動機和西家的底盤,很難有自己研發的成套產品。

逆向工程是大家都認可的研發模式,也是符合規定的。但是國內農機只是學到逆向工程的前部分,只能製作一模一樣的產品,無法制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樣的產品。原本高大上的逆向工程,在農機行業成了偷技術、抄技術的幌子。

偷技術、抄技術,變成農機行業的逆向工程,國產農機難進步

​於是,除了國產農機整體制造技術的原地踏步,也有不少農機專利的爭端。小編經常看到有因為農機專利的官司報道,基本上都是被告敗訴。

由此,國產農機再不潛心研發,差距將和進口農機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