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大家都說“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一看會覺得老二吃虧了,但其實有二胎的媽媽會發現,老二比老大幸福多了。

因為有經驗、沒時間,對他的成長要求沒那麼多條條框框,能養活就行,其餘的都不算個事,在這種沒有壓力、沒有期望的環境下長大,多好!

現在,來看看我們家兩熊孩子的“待遇”如何?

一、關於備孕


1.老大

懷老大時,早早就開始鍛鍊身體、喝中藥調理、吃葉酸以及補充各種營養品。

結果,備孕三年才迎來了這個小生命,當時那種喜悅真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第一時間告訴他爸、告訴我媽,更想告訴全世界——我終於懷孕啦!

懷孕後,朋友送來一箱書,當時她在懷孕這條路上也抗戰了5、6年,可謂是這方面的專家,單單看這書的數量就知道,當時下了多少苦心。

於是,天天捧著書啃,開始按書上的指導進行胎教。比如,每天聽肖邦、莫扎特、貝多芬;每天監測胎心,讓他爸跟他說話;每天上班路上,我會邊走邊跟他“聊天”,告訴他我的所見所聞。

總之,書上怎麼說,我就怎麼做,懷孕日記更是一天一篇,寫了厚厚一整本。

39周+6,這位“天才寶寶”誕生了!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2、老二

老二是在沒經過我同意的情況下到來的,所以懷老大時該有的全沒有,並且還憂心忡忡,因為我壓根就沒生二胎的打算,那時二胎政策已放開,所以無奈表示,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很勉強!

懷老二3個月後才跟老媽說,6個月才被同事發現,生完還有很多朋友不知道……,這是有多不情願呀!

而懷老二期間,每天下班後還要去老媽那接老大回家。人家都說懷孕前3個月要小心,我是懷孕前6個月還經常抱著老大爬七樓,直到肚子太凸了才有所“收斂”。

接回來還要做飯、折騰老大,該吃就吃,該睡就睡,經常忘記肚子還有一個孩子這件事。

胎教呢?什麼?還有這回事嗎?

39周+5,這個被人各種“忽略”的寶寶出來了,後經鑑定,顏值逆天,出生後“成功逆襲”,輕鬆俘虜了他老母的心。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3、建議總結

備孕前雙方去做個全面檢查還是有必要的,如果沒特別的毛病那就放輕鬆,葉酸要吃,多鍛鍊是好事,但不要太刻意去進行食補,真沒必要。順其自然不僅有利於懷孕,懷上的寶寶也會更健康。

懷上後適當的胎教還是有必要的,聽聽音樂,散散步,想跟寶寶說話時就說兩句,但同樣不刻意,很多東西一旦刻意了反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懷孕期間儘量早晚早起,但沒必要小心翼翼,隨意些。另外,保持心情愉悅這點非常重要,這不僅利於寶寶的發育,對今後養育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一、關於吃


1、老大

生老大時最大心願就是能夠純母乳餵養,所以,從生下來那刻起,我就下定決心,儘量不讓他吃奶粉。

然而,因為沒經驗,太晚開奶,奶水少的可憐,另外還擔心寶寶戀上奶粉後就不吃母乳了。所以那個月,大寶既沒足夠的母乳吃,又沒能隨心所欲地喝奶粉,滿月後去體檢時,體重不增反降,把我們兩公婆給心疼死了。

當時,體檢醫生說,你不放棄母乳餵養是對的,但當母乳不夠時,你得讓寶寶喝配方奶呀,然後平時讓寶寶多吸,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

之後,沒能讓老大吃飽這件事一直時不時跳出來折磨我,直到現在,每每想起他那像小鳥一樣轉來轉去、嗷嗷待哺的小嘴,我就內疚得不能自我,怎麼會有這麼笨的媽媽呢?

接下來,雖然還沒有放棄母乳餵養,但奶粉的量提上去了,體重也終於上去了。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2、老二

有了“前車之鑑”,老二出生後麻藥一過立馬就開始餵了,然後在醫院時就用儀器進行按摩開奶。終於,生完第三天,我體驗到了漲奶那股酸爽勁,那種痛是幸福的、滿足的。

於是,老大沒完成的心願在老二身上完成了,前6個月實現了純母乳餵養,養得白白嫩嫩的,相當的漂亮!再加上頭髮微卷,出去很多人都說像個混血兒。

我突然想,老二的出生是來完成他大哥未完成的使命,讓他老母找回價值感與成就感的吧?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3、建議總結

寶寶出生後,媽媽一定要及時開奶,並讓寶寶多吸。如果對自己的奶水沒信心,那麼在醫院就要藉助儀器或找催乳師進行開奶。

如果奶水還是不足,也別放棄,在給寶寶多吸的同時奶粉也要跟上,千萬別像我這樣,怕寶寶“愛上”奶粉而控制量的攝入。

三、關於睡


1、老大

搞定完老大吃的,接著問題又來了。因為書上說,不要奶睡,要不會影響寶寶以後自主入睡的習慣,還會很難斷奶等等。

於是每天哄睡成了我最艱難的事,每當孩子吃奶吃著快睡著時就趕緊打住,然後,抱著哄睡,甚至到後面連抱著哄睡也怕孩子太依賴,在他快睡著時直接把他放床上,然後各種折騰,你想想,幾個月的寶寶,哪裡有那麼配合呀。

接下來,為了訓練他自主入睡,開始進行什麼“哭聲免疫法”,就是哭不抱,不哭再抱。

有次在他哭得懷疑人生時,他爸實在聽不下去了才趕緊給抱起來,現在想想實在是“不堪回首”!育兒書那套理論真的害慘了不少媽媽與寶寶。

可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老大的睡眠極其淺,睡著了每次要“輕拿輕放”,這期間,稍有一個動作不流暢,立馬就醒,接著又是新一輪痛苦的哄睡。

現在老大安全感也極其不足,我想跟當時的育兒方式有著分不開的關係。他的出生讓他老母既喜悅又謹慎,越想給他最好的養育卻反而適得其反。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2、老二

老二可以說就是個天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對他沒太多講究,所以他幾乎也沒什麼讓我操心的,吃的好,睡得香,未斷奶前都是奶睡,怎麼方便就怎麼著,而只要他一睡著,直接扔床上都不怕他醒來。

比起老大,那差距真的是天差地別。而事實也證明,只有媽媽隨意了,寶寶才會跟著隨意。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3、建議總結

不要太相信育兒書那套理論,更不要採用“哭聲免疫法”來進行訓練,這個階段的寶寶最需要媽媽的懷抱,在他感到不適時,只能通過哭來傳遞,如果這時候媽媽採用“哭不抱,不哭才抱”這種方式,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不利於他的成長髮育。

如果寶寶想奶睡就奶睡,事實證明奶睡根本就不是個事,老二儘管全程奶睡,但並不影響後面的斷奶以及自主入睡,所以,怎麼方便就怎麼著,別太講究了。但是,寶寶睡著必須得放床上睡,抱著睡我就不建議了。

五、生活獨立方面


1、 老大

老大的獨立性一直很強,可能跟小時候對他的要求有關。兩個月後就獨立睡小床;三個月時就會自己抓著小奶瓶喝奶;八個月會安靜坐在安全座椅上;十個月時就會自主吃飯;十八個月會自己尿尿;出門基本自己走。

對於老大,我們時間會更多、會更有耐心,會花很多時間來對他們進行訓練,因為期望更高,所以會更嚴格。

在生活自理方面,媽媽們就不能太隨意了,因為你前期的付出不僅會讓孩子變得獨立,同時還可以解放雙手,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2、 老二

老二獨立性就差很多了,比較粘人,飯不好好吃,睡覺時還總粘在媽媽身邊,與老大當時的獨立成鮮明對比。

有了兩個孩子你會發現,時間永遠不夠用,而且你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老大身上,這似乎是所有媽媽的共性,不是我們不愛老二,而是第一個孩子總是肩負著父母太多的期望。

所以,對於老二,我們會變得“無慾無求”,還是怎麼省事怎麼著,結果不僅沒法讓他學會獨立,反而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3、建議與總結

孩子的生活自理習慣最好從小抓起,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動手,放手不是放任,而是做到耐心去引導。

很多父母總認為孩子大點就會了,不用太刻意去教,其實這種觀念是錯的。沒有花費心思去培養的孩子,在生活方面註定不會自學成材,因為習慣依賴。

六、學習方面

1、老大

老大的學習方面,我還是比較用心的,從幾個月開始,我就開始給他講繪本,並跟他說了大量的話,不管我做什麼都會都會讓他參與進來,告訴他我在做什麼,這個叫什麼等等。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有一段話:從本質上來說,大腦發育的核心在於寶寶與一位有愛心、能做出積極回應的成年人之間的互動。


可能是跟他“說”的夠多,老大在兩歲後語言表達能力就很強,並且思維清晰,善於學習與觀察。

另外,老大在1歲八個月時就送他上了早教,三歲送他學英語與畫畫,不得不說,對老大在學習方面的培養還是比較用心的。

2、老二

沒有刻意去培養他,在學習方面都是哥哥學什麼他就跟著學什麼。現在快三歲了,話說的不好,表達能力不強,沒有學習任何技能,任意發揮,並且成功地把他培養成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小吃貨。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3、建議總結

相對於吃喝拉撒,學習這方面,就不要太隨意了,一定要系統一些。比如,剛出生的寶寶要跟他們多說話,不用管他們能不能聽得懂,多說就對了。

語言對寶寶的大腦有著非常好的刺激效果,對他們的腦部開發起到至關的作用。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惜字如金”,對這個時期的寶寶能做到唐憎式的叨叨唸最好。

在寶寶5個月後,就可以開始堅持給他讀繪本,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如果有錢有閒,建議去上個早教,如果你希望他從事某個領域,那就從小抓起,並進行刻意訓練,有沒有天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能不能持之以恆去對他進行訓練。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七、寫在最後

總之,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收放自如”,該用心的不隨意將就,該將就的不較真糾結,做到“學習方面系統,自理方面用心,吃喝拉撒隨意”等。另外,最重要一點就是:多陪伴。

不要因為照顧老二忽略老大,也不要因為輔導老大作業忽略老二,如果能把“看書養”與“照豬養”做個綜合,理論結合實際,我想這才是育兒教育最理想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