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国际标准!沧州这群医生与病魔“夺心”

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把仁心、诚心、爱心奉献给患者。多年来,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顶得住、拥有精湛医术的团队,是一群拥有良好医风的“护心卫士”。

科主任简介

超过国际标准!沧州这群医生与病魔“夺心”

曹绪芬(左三)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培训导师

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成员

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主编心血管病方面论著2部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

医术精湛

用世界先进的PCI手术与病魔“夺心”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常常是在与死神赛跑。”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曹绪芬经历了太多“生死竞速”。

曹绪芬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深夜,心血管内一科上演了一场抢救一对母子的“夺心”战。

那天深夜,曹绪芬刚结束了一天的心脏介入手术,又接诊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病患。

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做术前准备时,老人的儿子突然倒地、心脏骤停。

事出突然,凌晨时分,一组医生,两名急症患者。面对这场“硬仗”,曹绪芬没有片刻耽误,她冷静应对,迅速调兵遣将。

这是一次以秒夺命的时刻,耽误一秒,病人可能就会失去生命。必须争分夺秒!

她立即派出两组医护人员,为母子二人同时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手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手术室里,医护人员与死神展开了“搏斗”。终于,母子二人转危为安。

医护人员夺回两条生命。

这场“生死搏斗”,医护人员全身都湿透了。他们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

这个手术,对患者家属来说,终生难忘。对于心血管内一科的医生来说,是争分夺秒的考验。

面对急难危重病人,心血管内一科不但展示了他们高超精湛的医术,还展现了团队配合能力。

两台手术,心血管内一科的医生均运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PCI手术,血管开通仅用了60分钟,而国际要求的标准是不超过90分钟。

面对突发性的急难病症患者,心血管内一科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与死神博弈中,心血管内一科将病死率降低到国际要求的3%以下。

是什么让心血管内一科的医护人员信心满满?

是精湛的医术,是创新,是一步一个台阶的进取精神!

曹绪芬介绍,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河北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是沧州市首批重点学科。早在1997年率先在我市开通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开展急诊介入治疗手术,迅速开通闭塞冠脉。

二十多年来,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团队,成功救治数万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急难危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内一科达到了抢救及时,“夺心”迅速。

“另外,对于世界面临的难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我们达到了为患者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曹绪芬说。

多年来,心血管内一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积极开展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包括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严重钙化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严重三支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将血管内超声和功能评估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治、优化手术方案,使每一位患者得到了个体化、精准化的诊治。同时,利用已形成的学科优势,针对心血管复杂危重症这一国际难点问题,开展内外科联合治疗优化策略,对复杂冠心病实施“杂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临床预后。

超过国际标准!沧州这群医生与病魔“夺心”

心血管内一科医护人员合影

科研攻关

在超声、SFR指导下,精准、优化植入起搏器

成功的背后是汗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是埋头搞科研的进取精神。

莫道辗转病难医,杏坛济世妙回春。曹绪芬明白,穿上白大褂,任重而道远;拿起手术刀,病患的生死就在几秒间。

一直以来,心血管内一科本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急诊冠心病介入手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曹绪芬主任每周一、周三、周五是手术日,其他时间就在病房。有时候,忙起来接连八九天有急诊手术,她的工作、生活在“生死时速”中“简单着”“重复着”,日复一日。

专注带来了抢救成功率的上升。如今,心血管内一科冠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向精准和优化方面发展。

近几年来,心率失常的病人越来越多,曹绪芬想的最多的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方面的难题。

她知道,起搏器植入手术如今对于每个医院来说,都不是难题,而难的是如何做到电生理的更优化植入。

攻克难题,潜心研究。曹绪芬废寝忘食,终于达到了借助血管内超声、在SFR指导下,精准监测、优化植入起搏器,达到了电生理更接近心电图。

曹绪芬对精准监测、优化植入起搏器的研究,走在了科研的最前沿。曹绪芬将科研成果写成文章,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得到了业内一致好评。

在曹绪芬看来,科研进步一点点,病人受益一辈子。接下来,她又潜心研究心律失常方面更优化的治疗了。

曹绪芬说,对于房颤,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病患认可并选择了射频消融手术。这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且,做的例数也越来越多。

谈到左腹支安装起搏器方面,曹绪芬说,安装的位置关乎着能否接近生理起搏。“越接近生理起搏,病人今后的发病率就越低。”曹绪芬说,如何解决安装更优化,更接近生理起搏?这就是她们一直潜心研究的问题。

器械的进步,带动科技的进步。曹绪芬说,去年,在“起搏室”刚推广时,心血管内一科就率先启用了“起搏室”。这样,植入的起搏器可以安装到一个更生理起搏的位置,心脏起搏的实践与生理起搏的实践是一致达到了110毫秒。

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方面,心血管内一科独立开展心脏双腔及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并于2019年在沧州市率先开展了左束支起搏术,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达到“生理性”起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积极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尤其是三维标测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今,心血管内一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等方面均已栖身全国领先地位。

付出就有收获。曹绪芬主导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研究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超过国际标准!沧州这群医生与病魔“夺心”

心血管内一科成熟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开通仅用60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上限90分钟。

人才济济

3名博士、10名硕士

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

曹绪芬既是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也是一名硕士生导师,她希望科室的人不要只做医生,还要做个研究学问的人。

她常常嘱咐科室的医生:学无止境,今天你咬牙坚持学习,将来就能受益。你走的慢了就等于倒退。

她要求科室的医生,将遇到过的病例记下来,分析、研究,她说,时间长了,积攒多了,就会受益匪浅。

在优质完成繁忙的工作之余,心血管内一科每周都有业务学习、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学术活动。医生们都埋头学习,往往休息日也“泡”在办公室里查资料、分析病例、讨论课题。

每周的病例讨论会,曹绪芬要求全科室成员必须都到。其实,她即使不要求,医生们也会自觉学习。学习不拘形式,走出去,请进来,心血管内一科利用各种模式,医疗技术达到了螺旋式上升。

近十年来,心血管内一科不断选派科室骨干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意大利佩鲁贾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医院等国内外一流强院进修学习。在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钙化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冠脉复杂病变的诊治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而今,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整体实力在河北省遥遥领先,在国内国际都有一席之地,成为国家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拥有自己的培训导师队伍,曹绪芬、颜利求、郑晔等5人都是培训导师。

百花齐放春满园。心血管内一科每一位医生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先后有6名骨干获得了博士学位,人才济集,为患者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和人才基础。

为了更好地为病患治疗,曹绪芬主任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一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与附近全国知名医院建立友好联系,如出现疑难重症能迅速实现“多方诊疗”,最大程度地让病人得到实惠。

如今,心血管内一科作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单位,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赖。

沧州市中心医院肩负着保护人们健康的责任。曹绪芬主任和她带领的心血管内一科团队,一直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为民健康谋福祉的重任,坚守医者仁术的理念,给市民以安全感、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