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動機最新成果,性能比肩美俄,已研發成功並大量裝備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工業之花,在全球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研發出來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我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攻關,現在我國也有了自己的國產航空發動機。

我國發動機最新成果,性能比肩美俄,已研發成功並大量裝備


中華網軍事3月27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在世界航空發動機材料領域,我國處於什麼位置?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我國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這是我國純國產的航空發動機,已經大量裝備我國各型重點戰機。渦扇10系列發動機也稱為太行發動機,是我國航空研究院606所上世紀90年代面對我國航空工業落後的局面,集中大量資源研製的新一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2004年渦扇10隨殲10定型,2005年大批量裝備入役。它標誌著我國已經可以追趕世界先進國家的航空發動機研發與製造水平,讓我國實現了航空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它加速了我國的航空事業發展,對加強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國發動機最新成果,性能比肩美俄,已研發成功並大量裝備


渦扇10發動機由10個單元體組成,進氣口為環形。帶有16個可調進氣口導流葉片,前部為徑向支板,後部是可調部分。風扇設計為三級軸流式,第一級可以拆換,第二級和第三級焊接成整體的葉盤結構。增壓比約為3.2,三級靜子和轉子均為三維流設計。燃燒室為短環形,燃油經22個雙錐噴嘴和22個小渦流杯噴出並霧化,實現無煙燃燒,具有均勻的出口溫度場。兩個點火裝置火焰筒採用激光打孔的多孔結構進行冷卻。高壓渦輪單級軸流式,不帶冠。採用氣膜冷卻加衝擊冷卻方式。轉子葉片和導向器葉片材料均為第一代單晶材料,葉片上有隔熱塗層。機匣內襯扇形段通過冷卻空氣進行葉尖間隙控制。轉子葉片和導向器可單獨更換。渦輪部件採用單元體結構設計,由渦輪轉子,導向器,渦輪機匣,渦輪後機匣和軸承機匣等五個組件組成。

我國發動機最新成果,性能比肩美俄,已研發成功並大量裝備


渦扇10發動機還有低壓渦輪,加力燃燒室。改進行的尾噴管可以收斂,擴張,噴口面積由液壓作動筒和作動環控制,主、副噴管的調節板分三段鉸接在一起,在凸輪和滾柱上移動,以調節噴口面積。噴管外殼材料為鈦合金。渦扇10發動機採用雙通道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FADEC),按風扇轉速和核心機壓比調節發動機工作,具備故障隔離功能。渦扇10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為13.539噸,中間推力為8.637噸,對應的油耗分別為2.03和0.695。渦扇10發動機的推重比達到8.1,涵道比0.57,渦輪進口溫度達到1423度,全重為1705.6KG。渦扇10發動機大修間隔時間為800-900小時。

我國發動機最新成果,性能比肩美俄,已研發成功並大量裝備


渦扇10發動機也是我國的"爭氣機",開創了我國現代化戰機數字發動機成功的先例。它在殲10上試驗成功以後,還在不斷升級。現在最新裝備的型號為WS-10B,最大加力推力達到14.5噸。我國的殲10,殲11B,殲16,甚至部分殲20試驗機型都裝備了WS-10B發動機。渦扇10B發動機已經可以比肩美俄同類發動機,技術成熟趕超世界同行,成為我國國產發動機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