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武汉解封已有10多天。


在武汉的朋友说,时隔两个多月,看见久违的早高峰拥堵,突然很享受这份烟火气。


全国其他地方也早就复工复产,饭馆开始火热,朋友圈甚至有人已经去外地春游了一遭。


国内疫情一路向好,我们早已经放下了当初的警惕。


可有谁听到黑龙江又吹响了疫情告急的哨声?


原本在3月25日,黑龙江就已经宣布全省本地确诊病例清零,无数人欢呼打了胜仗。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没想到一夜之间,情况直转急下。


4月4日新增确诊13例,4月5日新增20例,4月6日新增20,4月7日新增25,4月8日新增40......4月13日新增79......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再往后,数字还在不断攀爬。


截至4月19日,这个数字已变成累计确诊905例,死亡13人。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我看着这条上升的曲线,越发不安。


这太像封省之前的湖北了。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并且,黑龙江已超过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成了疫情反扑最严重的地区。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眼看整只雄鸡就要满血复活,可顶冠上的黑龙江又烧红了。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原定的开学日期,只能再次推迟;很多社区又回到管控最严的时期。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虽然不是东北人,但我实在无法不担心这个东北老大哥。


一边是来势汹汹的本土反弹,一边是源源不断的境外输入。


黑龙江,真的太难了!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远在2200公里以外的黑龙江哈尔滨,疫情也渐趋晴朗。


全省无新增感染病例。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可短短10天之后,哈尔滨确诊病例突然上升到38例,无症状感染者23例,当日发热门诊诊疗人数1155人,密切接触者17325人。


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事态的严重。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而这其中,有50例病患(32例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感染者)与从美国返回哈尔滨的22岁女留学生韩某有关。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我仔细研究了下这场1传50的恐怖蔓延,发现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我们对疫情反扑的危险性还是太缺乏认知。


哈尔滨是怎么失守的?


3月19日,22岁的韩某从美国回到哈尔滨。


她按照当时的规定,居家隔离14天。


没有症状,没有发病。


31日,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lgM、lgG均为阴性。


4月3日,隔离期结束,再一次的核酸检测依旧为阴性。


看上去没毛病吧?两次检测都没有感染迹象,于是解除居家隔离。


结果没几天,韩某楼上的邻居曹某感染了。


接着,曹某的男友李某及母亲王某苓、母亲男友郭某明统统感染了。


而韩某在4月10日、11日的两次抗体检测中,才测出lgG为阳性,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谁也没想到,在她毫无症状的这些天里,病毒已露出獠牙;


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电梯还是房屋结构,潜伏在韩某身上的病毒竟会传染给一个根本不相识、甚至没打过照面的邻居。


这就是新冠反扑的恐怖之处:


它太狡猾了,在超长的潜伏期里你根本没有任何发病迹象,却能轻易地传染给别人。


此时的哈尔滨,已被病毒撕开了一条裂缝。


而攻破第二道防线的,是报复性聚餐。


被感染的王某苓、郭某明,在3月29日与朋友陈某一家在一块聚餐。


结果在场的7人中有5人感染。


我着实后怕。


在很长一段时间0新增之后,我们早就已经放松警惕,该聚餐聚餐,该出游出游。


但对新冠这个敌人来说,只要给它一个“机会”,它真的会还你一个“奇迹”......


再之后,事情就变得失控了。


在前段时间支援湖北的战疫中,哈尔滨许多医护人员上了前线,部分医院基本停止了对慢性病人的收治工作。


如今疫情稍有缓解,大批慢性病患者挤满了医院。


因聚餐感染的87岁的陈某就是其中一员,4月2日因慢性病发作住院。


同病房的人年纪都很大,又因其他疾病本身免疫力就弱。


陈某就这样成了医院里的超级传播者。


护士、病友、陪护家属,一下子感染了26人。


动画梳理哈尔滨“1传50”传染链条

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ID:wevideo)


目睹这一整个传播链条,我既愤怒又焦虑。


国外回来的韩某只需居家隔离而不是集中隔离,王某苓、郭某明瞒报病情,医院收治病人不做好防疫检测......


一环疏忽,满盘皆输。


疫情好转,武汉解封,真的给了太多人错误的信号。


大家都忘了,现在仍是防疫的重要时期。


多少人、多少部门已经开始松懈。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可病毒就像一根钢针,总能准确找到人类社会中最薄弱的一环,狠狠扎下去,四分五裂。


1传50,50又传了多少?根本不敢细想。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比哈尔滨情况更严峻的是绥芬河。


一夜之间,这个原本“低调到连病毒都找不到”的城市因疫情告急冲上热搜。


7万人的边境小城,一下子涌入371例境外输入病例。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这背后的原因,是俄罗斯疫情爆发。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形势紧迫,大批在俄华人纷纷回国。


而受疫情影响,中俄航班大幅减少。


只有绥芬河是黑龙江唯一一个全天候持续开关运行的陆路口岸。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无数华人从莫斯科乘航班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再坐大巴到绥芬河口岸。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他们有些是在外讨生活的打工仔,有些是做小买卖的商人,有些是留学生和探亲的人。


4月仍大雪纷飞的东北,绥芬河成了他们唯一的求生之门。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可骤增的输入病例,让绥芬河的医疗能力透支。


要知道,这是个连一家三甲医院都没有的县级市。


当地最大的医院,也只是一座二甲综合医院,原本不具备收治能力,全靠紧急改造才硬抗下来,有了300张床位。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集中隔离的条件也不够。


全市符合隔离条件的宾馆只有15家,房间加一起也就939间。


可按照每天入境178人的数字计算,一个隔离周期至少需要2000间隔离房间。


在这种程度的疫情面前,绥芬河实在是太“小胳膊小腿”了。


物资不够,人手不够,只能对外发出紧急求援。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4月8日0点,武汉解封的那一刻,绥芬河关上了大门。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警务、医护人员冒着严寒守在边境线上,检测每一个入境的人。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黑龙江举全省之力帮助绥芬河抢建方舱医院。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全市各个出城卡点和小区门口,都安排上最严密的防疫管理。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最小的县城,最差的条件,正在为了守住北疆国门,做着与一线城市同样的牺牲。


可悲壮和英勇背后,我更多的是担忧。


一方面,连普京都承认,俄罗斯疫情出现恶化。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这导致的后果,必然是更多在俄的中国人经由绥芬河回国。


另一方面,绥芬河的勇敢,及时斩断了输入性病例扩散的传播链,但却将重担全留在自己肩上。


倘若确诊病例继续增加,绥芬河不知什么时候就扛不住了。


诚如知乎上一位来自绥芬河的网友所说的那样:


“这个小城真的贡献了他全部的力量,已经在超负荷运转了,而我们更是无法保证他在哪一天就会到达崩溃的边缘。”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黑龙江,真的挺难的。


疫情上半场,黑龙江一边先后派出了8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共计1533人,一边还清零了省内的500个病例。


如今到了下半场,其他省市人民生活都步入正轨了,黑龙江却进入了本土反弹+境外输入的危机时刻。


这给了所有人一记当头棒喝:


在疫情彻底结束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它会在哪里“二次爆发”。


早在4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采访时就说:


我国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但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其传播规律也缺乏想象力。


所以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还要对疫情是否反复保持足够警惕。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一语成谶。


首当其冲的黑龙江倘若成了第二个湖北,必将影响整个中国。


毕竟,它是全国最大的粮仓,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你以为可以松口气了,病毒难缠的威力再次刷新了人类的想象。


你迷之乐观了,病毒却躲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随时等着反咬一口。


可有多少人,已经把张文宏教授说的防疫常态化抛在脑后了?


4月16日,就在哈尔滨疫情反扑已成严重事态的时候,仍有人聚集在江边看捕鱼。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有人开始放飞,等不及要蹦迪泡吧。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哈尔滨的陈某,就是因为聚餐导致全家感染,并成了医院的“毒王”。


惨痛教训在前,可还是有人扎堆聚餐,致使店主、员工多人感染。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国学君理解大家迫不及待回归正常生活的心情。


但真的忍不住要再啰嗦一遍:还没到松懈的时候!


你忍心看那些刚下了武汉的医护人员,还没喘口气,又要上前线吗?


58岁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才结束了60多天的武汉战疫,还没来得及与家人团聚,就转战黑龙江。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在武汉救治了200多名患者,刚回到成都,休整3天又要整装出发。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还有刚刚从武汉返程的137名黑龙江医护人员,再次写下请战书,奔赴绥芬河。


疫情反扑,哈尔滨1传50:黑龙江,绝不能变成第二个湖北!


举国抗疫两个多月,这些前线的战士都太累了。


为了他们,我们也该用最谨慎的态度对待疫情。


也不要以为黑龙江离你很遥远。


只要有一个地方封城,有学校开学延期,有聚集性疫情出现,有境外病例输入。


那就意味着,疫情远还没有结束。


它随时会在我们掉以轻心的时候,杀个回马枪。


我5岁的小侄子都整天在家念叨:钟南山爷爷说疫情还没结束,还不能摘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处。


我们为什么不乖乖听话?


毕竟,抗疫这场持久战,不打完最后一枪,都还不算胜利啊!


作者:王耳朵。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