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卫东区一线传真】满平:坚守一线护寺沟

眉间带着些许皱纹,两眼炯炯有神,中等个头,满平就像社区里每天和你我擦肩而过的邻居一样,让人亲切。

满平是平顶山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卫东区北环路街道寺沟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在末梢,重点在基层。满平所在的寺沟社区是平顶山平煤神马集团一矿职工和家属的聚集地,共有楼房140多栋,居民近1.2万,并且以老年人居多,外地返平的重点人员也比较多。然而居委会干部仅有8人,满平在帮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尹志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她深感责任之重、工作之艰。“2019年底,单位已经下文,准许我退休,但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满平说。

“在媒体上看到武汉发生了疫情,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感到了紧张。”满平说。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后,寺沟社区迅速组建社区防控工作队,在社区分类设立检测排查点,严格实行把口制度,落实网格化管理,构筑起严密防线。

正月初一那天,社区接到群众反映,说是有一家人刚从武汉回来,满平第一时间查找档案,拨打了该住户留档的联系方式,可是电话一直没人接听。

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满平决定上门排查。没有防护服、护目镜,只戴了一只普通口罩,满平毅然敲响了该住户的门。经询问,确认这户人家是武汉返平人员。此后,满平每天都通过电话或微信询问这家人的健康状况,叮嘱其安心在家隔离观察。

根据网格化管理分工,满平负责社区所有外来人员的登记排查及一些区域的卡点值勤工作。每天她坐在卡点前,天气寒冷她就披上大衣,双手被冻得肿了起来,连笔都快握不住了。“疼是肯定的,关键是天不冷的时候,痒得厉害,但不敢挠啊,怕破了感染。”满平说。

通过一家一户地排查,寺沟社区的武汉市及湖北省返回人数最终定格在48人。在回访追踪隔离人员期间,满平发现食物成为隔离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

【平顶山卫东区一线传真】满平:坚守一线护寺沟

“胡萝卜10斤、鸡蛋10斤、土豆10斤、白萝卜10斤,多不多?不行我去拿吧。”2月5日中午12时许,湖北省返回人员肖某通过微信给满平留言。接到留言的满平迅速去采买,然后送到了肖某家中。因为防控要求每次采买的标准都是满足三日的生活供应,所以给隔离人员送蔬菜粮食、日常生活用品成了一个力气活。

【平顶山卫东区一线传真】满平:坚守一线护寺沟

平均每天为4户隔离人员采买,上下楼爬楼梯让满平的微信运动每天都是两万多步。戴着口罩的她经常气喘吁吁,但她笑称:“只当是运动了,增强免疫力。”

如果说帮买帮送是个力气活,那劝返工作就是一个智慧活。

“我要出去看我妈,我妈的电话打不通了。她自己一个人居住,还有病,要是出了事,你能负责吗?”在全市疫情防控严峻时期,一位30多岁的居民在试图闯岗时,指着满平说。满平问清楚其母亲所居住的小区后,在社区居民微信群中寻找,看看有没有与其母亲是同一小区的。

“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的朋友敲开了那位母亲家的门。原来老人的手机静音了,和那个试图闯岗的居民说明情况后,她就回家了。”满平说。

从正月初一开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到了正月十四晚上,满平终于抽空离开社区,回了一趟家。一脸的疲惫,瘦了一圈,一条白裤子也穿成了说不出的颜色。第二天一大早,满平又回到了社区,她的丈夫、女儿也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丈夫客串登记员,女儿客串快递员。

那14天里,满平困了就在沙发上躺一会,不脱衣服;电话24小时连接充电宝,随叫随到。“说实话,我想回家但不敢回家。一方面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在坚守。另一方面万一‘中招’也不能传给家里人。”满平说。

正月初四恰逢满平50岁生日,原本该有的鲜花、蛋糕、蜡烛、红酒都没有。“没过生日,我就永远49岁。”满平说。

“小伙子,把口罩戴上。”“张师傅,下班了?回家记得第一件事是要先洗手,换衣服,家里要多通风。”疫散花开,截至4月9日,寺沟社区“零”疫情。

来源:卫东宣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