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歸來!“試驗船”成功返回,還帶回這些關鍵數據→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前兩天人們還在為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而遺憾,今天,“試驗船”不負重託,帶著重要數據回家了!

有了試驗船的探索,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航天員一定會搭乘更棒的新飛船馳騁寰宇、往返天地。

榮耀歸來!“試驗船”成功返回,還帶回這些關鍵數據→

為什麼要發試驗船?

試驗船的飛行是一次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關鍵技術的飛行驗證試驗,開展了很多地面做不了的試驗驗證。在2天19小時的在軌飛行中,試驗船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試驗船驗證了新飛船在安全可靠方面的新進展:設計人員通過高性能計算機和敏感器的“組合拳”,使新飛船具備自主應急入軌、自主軌道抬升、自主升力控制等功能,可以快速、從容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新飛船首次採用的群傘氣動減速和氣囊著陸緩衝技術在這次試驗中也得到了驗證。此次新飛船的試驗船採用了2具減速傘和3具主傘組成“群傘減速”回收方案,並在備份上進行了科學設計,即使是一具減速傘或主傘失效都能保證艙體減速著陸。

榮耀歸來!“試驗船”成功返回,還帶回這些關鍵數據→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我國天地往返運輸需求將不斷高漲,這就需要新一代載人飛船更加經濟、高效。為了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新飛船的返回艙被航天工程師設計成可重複使用的,如星敏感器、計算機等一些高價值的設備,經過優化設計由服務艙調整至返回艙安裝,這樣就可以隨返回艙返回後進行回收利用。對接機構也很“金貴”,研製人員就用防熱結構給飛船設計了一個帽子,與其他飛行器對接的時候把帽子掀開,露出裡面的對接機構,等返回地球的時候再把帽子戴上,以保護裡面的設備再入大氣層時不被燒壞,還可以繼續使用。這些先進的設計,讓新飛船的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上還搭載了我國科研院所的多項有源載荷,將開展太空3D打印等在軌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實驗,實現了一次任務多方受益。

我們離空間站有多遠?

載人航天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能夠促進多學科、多技術領域向前發展。自1992年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已經突破並掌握了一系列載人航天關鍵技術,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從無人到有人、從一人到多人、從一天到多天、從出艙到交會對接的跨越式發展,可以說,已經建立了我國自主空間站所需具備的天地往返運輸的能力。

這次試驗船帶回來的關鍵數據已經證明,與國際先進的天地往返航天器相比,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能力將會毫不遜色,具備適應多任務需求能力、更大的軌道機動能力、兼顧陸上和水上著陸能力等。

榮耀歸來!“試驗船”成功返回,還帶回這些關鍵數據→

據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佈的信息,中國的空間站將於2022年左右建成,並有一個非常富有中國特色的名字“天宮”

。中國空間站的目標是建設國家太空實驗室,並將開展科學前沿的創新性實驗和應用研究,推動空間科學與技術進步。目前,中國空間站初步規劃了航天醫學、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等十幾個重點應用方向。

此次試驗船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已具備雛形。後續,我國將開展新一代載人飛船總體方案深化論證,儘快完善和研製具備高承載人數和貨運運輸能力、適應近地空間站和載人深空探測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使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全面實現由跟跑到並跑的跨越,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

來源: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