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

導讀:科舉制度,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別的國家沒有過。而關於科舉的故事,在各種文藝作品裡邊那也是多如牛毛,尤其是科舉作弊。那麼歷史上的科舉作弊,真的跟戲劇影視作品裡邊說的一樣嗎?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科舉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科舉藏品

北京有一家“勵志科舉匾額博物館”,裡頭收藏的幾千件文物都跟科舉有關係。我們今天就根據這些文物來了解一下科舉中的作弊。

我們知道,古代科舉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最後的會試期間,考生挺遭罪的,可是跟考上之後的榮華富貴,光宗耀祖比起來,這點罪又算得了什麼?

為了能考上,有人連坐牢殺頭的風險都敢冒!從古代科舉到今天的高考,作弊的人就沒斷過。博物館裡有很多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小冊子,您猜是用來幹什麼?

沒錯,就是當年考生用來作弊的小抄!別看他們小,你要仔細看,我的乖乖,就這點地方,竟然印了兩萬九千多個字,估計當時的讀書人視力都不錯,不然怎麼能看得清楚這麼小的字呢?

這還不算,還有更加先進的。很多史料裡邊都有記載過,明朝就有人發明一種神器,功能和現在的顯影液相似。考生把作弊內容寫在衣服裡面,字一干什麼都看不出來。作弊的時候再把藥水一抹,內容又顯示出來了。

科舉考試考生作弊的手段,遠遠不止上面說到的兩種。當然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科舉制度,那是封建王朝的根本制度之一,國家輪才大典,怎麼能讓作弊的人亂來呢?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古人作弊小抄,竟然印了兩萬多字

首先,朝廷重點防止有人替考。今天的各種考試,考生都得拿出准考證才能進去,准考證上有考生的照片和其他的信息,讓監考老師來判斷考試的是不是考生本人。

其實,早在科舉時代就已經有了准考證了。博物館裡就有明朝會試用的准考證,它的名字叫做“領卷票”,考生的姓名、籍貫、年齡、身高等信息記錄在上面,監考人員核對無誤之後,考生才能夠進貢院領到試卷。

那麼,問題來了,這領卷票上又沒有考生的照片,怎麼能夠防止替考呢?這一點,朝廷早就想到了,考生想拿到領卷票,就得讓家人鄰居給自己做保。一旦發現有人替考,所有作保的人,全部都得連坐受處罰,替考的人更是會被砍頭!

這麼多人替你擔這干係,說誰敢動替考的心思!至於對付那些夾帶小抄的考生,朝廷的辦法那就是重獎監考人員,同時嚴懲夾帶者。據清史記載,乾隆年間,每次會試朝廷都會組織士兵,對全體考生的號舍進行突擊搜查,每找出一名打小抄的考生,士兵就能得到二兩賞銀。

二兩銀子是什麼概念?這麼說吧,當時足夠普通人家一個月的伙食費了。有這麼重的獎勵的刺激,你說士兵們會馬虎嗎?再小的夾帶都逃不出士兵的搜查。

作弊的考生就慘了,按規定要帶著50斤重的枷板,站在貢院門口示眾,時間長達30天,身子要是單薄一點,估計小命難保。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古代科舉用於識別考生身份的領卷票

考場裡邊作弊容易查,但是考場外的作弊,想杜絕可就難了,那麼科舉史上都有哪些考場外的作弊呢?最常見的手段,那就是考生花錢買通考官,提前得到試題。有錢能使鬼推磨,甚至磨推鬼。面對白花花的銀子,銀子是白的,眼睛是紅的。總有一些考官會經不起誘惑,冒險洩露考題。

這種事,如果雙方保密工作做得好,很難被發現。不過,一旦敗露,那就是一場塌天大禍!清朝順治14年會試,就有幾個考生買通考官。結果被人舉報,從考官到考生一共七人被斬首示眾,108人流放關外,200多人被杖責。這一年的會試成績也全部作廢,順治皇帝親自出題重新又考了一遍。

然而,讓朝廷更為頭疼的還是另外一種舞弊形式,什麼呢?冒籍。什麼叫冒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高考移民。我們知道每年高考各省的分數線是不一樣的,考同樣的分數,有的省能夠上重點,有的省卻只能讀專科。

於是,有人就鑽了這裡頭的空子,比如說江西的分數線就比廣東要高,有江西的高中生就通過各種關係,在高考之前把自己的戶口遷到廣東,在廣東參加高考。

這麼一來,他考個好學校的把握就大多了,這樣的人就被稱之為高考移民。而同樣的問題在科舉時代也存在,尤其是鄉試。因為各地的經濟人口,讀書風氣是不一樣的,考上舉人的難易程度也不同!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順治14年會試舞弊案牽扯很大,導致重考

古人又不比今天的人笨,有空子也一樣會鑽。比如說唐朝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人送外號“詩魔”,他就鑽過這樣的空子,當過高考移民。

白居易家在陝西,按照規定得在陝西參加鄉試。可是陝西當年什麼地方,天子腳下,人才濟濟的,堂堂的白大詩人,在陝西連考三次,愣是沒能考上。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白居易的叔叔,正好調到了安徽宣州當官。安徽現在學霸多,當年學霸可少,競爭相對來說肯定沒有陝西那麼激烈。於是在叔叔的運作之下,白居易把戶口遷到了宣州。果不其然,到宣州一考就考上了!

像白居易這樣的做法,那就稱之為冒籍,科舉制度不允許的。但比起其他作弊手段,這個更不好處理,你總不能規定全國人口都不許遷戶口吧?

結果,就連會試這樣的全國統考,都免不了被冒籍困擾!話說大明朝洪武30年的會試,朝廷一共錄取了52名進士,人數不是問題,問題是這52名進士全部來自南方各省,北方這麼多個省竟然一個都沒有。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白居易就是古代科舉移民中的一位

怎麼會這樣?難道這年的主考官是南方人,錄取的時候循私舞弊嗎?關照自己的老鄉嗎?事後一查,這是跟考官沒有半點關係,真正的原因很簡單,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是在南方,尤其是江蘇浙江一代。老百姓生活富裕,讀書的風氣就盛。

大家都讀書,學霸自然就出的多。而北方歷經連年的戰亂,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飽,哪還有多少人專心讀書?讀書人少,哪來的學霸。於是乎,就出現了南方考生碾壓北方考生的情況。

按說,這樣的結果是沒問題的,擇優錄取很公平嘛。可是北方人不幹的那都是大明朝的子孫,官都讓南方人當了我們北方人還活不活了?要我們造反得了,反正也沒官做!

鬧到最後,還是皇帝朱元璋出來說了話,“你們別爭了,咱們重新考一次,南方和北方各省分開錄取,兩邊都能夠出進士,這總行了吧”,這就是科舉史上著名的“南北榜”事件。

朱元璋的這個辦法,讓北方各省消停了下來。可是南方的讀書人就鬱悶了。名額就這麼多,成績差的北方人能考上,我成績更好,我南方人考不上了,說好的公平公正呢?乾脆我也當一回北方人得了。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朱元璋對南北榜事件的處理,導致科舉移民

後來,不少南方考生就想方設法把戶口遷到北方,也當起了高考移民,又鬧出了不少糾紛。一直到了清朝,冒籍的問題都還在困擾著朝廷。

比如說,清朝收復臺灣之後,朝廷對參加科舉的臺灣考生,搞了一點優惠政策,就是不管成績好壞,保證每十個參加會試的臺灣考生裡邊,至少有一個會被錄取為進士。

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原本是挺好的,一來,它能夠提高孤懸海外多年的臺灣百姓讀書的興趣,加快與大陸的融合;二來朝廷也確實需要大批熟悉臺灣情況本地官員。

可是,又有人鑽了政策的空子,明明不是臺灣人,也千方百計冒籍到臺灣,就是為了能佔便宜。總之一句話,從古到今任何考試都沒有絕對的公平。

但就總體而言,科舉考試還是公平的,能被錄取的絕大多數確實是有才華的精英。這些精英都得到了進士的頭銜兒,所有的進士還要參加最後一次考試,那就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科舉之路才算走到了終點,最終金榜題名!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

科舉博物館裡收藏的金榜

金榜題名這個詞咱們經常說,可是真正的金榜長什麼樣,估計很多人就不知道了。科舉博物館裡邊就收藏著一張光緒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904年殿試之後發的金榜,這也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後的一張金榜。

榜上的第一,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狀元,名字叫做劉春霖。此人大名鼎鼎了,很多人都知道。而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就是所謂的榜眼和探花,名字分別叫朱汝珍和商衍鎏。這幾個學霸今天都不算太出名,因為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就在第二年,光緒皇帝下旨廢除科舉考試,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終於走到了盡頭。

有人做過統計,從隋煬帝開科取士,歷朝歷代一共錄取了10萬多名進士,大多數進士都是平民出身。所以,科舉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國家權力的壟斷,提高官員素質,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科舉考試埋頭古代聖賢文章,忽視自然科學,不管世界文明潮流,也為中國後來在科技與經濟上的落後埋下了禍端。今天咱們回顧歷史,得出的還是那個結論,任何事物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讓你去考科舉的話,你會怎麼作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