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文 │ 星星

當《不完美的她》憑藉超強的主演陣容與獨特題材搶佔眼球,《鬢邊不是海棠紅》等耽改劇殺入市場,正午陽光的短劇《我是餘歡水》與古裝大劇《清平樂》風頭正盛,我們似乎忽略了“造夢”類的小甜劇。

事實上,即便面對短劇集、系列劇與各種精品大劇的廝殺,甜寵劇仍然潛藏在視頻平臺的中腰部內容中,扎堆播出。4月10日融入射箭元素的《全世界最好的你》接檔《冰糖燉雪梨》,趙乾乾“致我們”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也於同天上映。而與這兩部校園+甜寵風格不同,正在播出的《樓下女友請簽收》與《忘記你記得愛情》走的則是都市甜寵風。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值得注意的是,同在甜寵的大框架下,幾部劇已開畫的熱度與口碑卻呈現出不同的走勢。根據骨朵數據顯示:《全世界最好的你》在4月11日至4月15日始終保持在網劇熱度前五名之內,而《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樓下女友請簽收》《忘記你記得愛情》則有些不受控制,有時衝進前十,有時甚至跌出二十名開外。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近幾年,小體量製作的甜寵劇精準對胃女性觀眾,產生了不少如《杉杉來了》《微微一笑很傾城》《奈何boss要娶我》等爆款劇集,在以小博大的成績單背後也獲得了平臺方與製作方的認可,甜寵劇數量呈直線式增長,而近兩年量變的同時,卻未能引發質變,甚至爆款概率越來越低,熱度與口碑也難以捉摸。對此骨朵試圖通過數據,對正在播出的四部小甜劇進行分析,試圖發覺在當下的製糖方法論中

受眾觀看的高熱點與疲憊點,與該類劇中最為關鍵的演員CP感塑造。

非全糖、人設創新、元素疊加,

起到了正向助推作用

甜寵劇中的真香莫過於滿足了觀眾在高壓下的磕糖快感,而短時間內,甜寵劇也完成了從虐到虐中甜再到齁的快速轉變,如今面對千篇一律的撒糖,觀眾又產生了審美疲勞,於是有的放矢,適當改全糖為半塘、七分糖,並通過對主角人設上的微調以及甜寵+懸疑、甜寵+競技等多種元素的疊加,改變甜寵劇的套路化炮製,這也在正在播出的四部小甜劇中得到了不錯的體現。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在總體熱度表現上《全世界最好的你》熱度較為突出。而在口碑中,四部劇中《全世界最好的你》《樓下女友請簽收》均為7.0,其他兩部尚未開分。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全世界最好的你》延續了《冰糖燉雪梨》中甜寵+競技的元素,也吸引了更多年輕受眾的注意力。而競技+甜寵,用甜度吸引用戶,用競技中和甜度,提升深度,即便是面對更獨立、更有著自我風格的年輕一代,也有著不錯的競爭力。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在0-19歲的受眾年齡佔比中,《全世界最好的你》在四部劇中是佔比最多的,超過了30%。可見當下的更為年輕的受眾對於甜寵劇的需求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選擇時,他們更加偏愛在追求甜度的同時,補給一些燃情和競技。而在《全世界最好的你》的評論熱點中,《冰糖燉雪梨》的出現頻率非常高,大家對於甜寵+競技的好感度還在延續。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而《樓下女友請簽收》在開畫時的熱度與7.0的豆瓣評分,則大部分來源於觀眾對於男主葉非墨人設的喜愛。不同於以往的高冷霸總人設,該劇拋棄了一般套路,男主葉非墨化身為一個天真卻有些腹黑,是業界精英同時也具備軟萌特性的霸道總裁,成功奪得了女性受眾的需求,從數據表現來看,《樓下女友請簽收》是這幾部劇中女性受眾佔比最高的劇集。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但迴歸到甜寵劇本身的屬性,高甜場景依然是熱度峰值,綜合熱度與彈幕兩項數據,《樓下女友請簽收》4月6日的霸道強吻形成了該劇的第一次彈幕峰值。而在接下來的內容中,該劇雖然在套路之內,但劇情上更合理,橋段也多了新意,助推了其在13日彈幕與熱度高峰,引發不少網友求加更。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總之,無論是從整體熱度與還是分集的彈幕數據,在這種糖分超標的劇集中,其關鍵點在於男女主之間意料之外的互動撒糖,從而讓觀眾怦然心動,但是營造這種不刻意做作的甜卻不容易,這個度稍微掌握不好便會出現偏頗,而

對人設進行略微轉變以及加入其他元素則十分討巧。

打情懷牌、故事套路化,

容易帶來負面效果

無論是青春校園還是都市情感,甜寵劇似乎進入了疲軟期。在炮糖方法論中,翻拍與系列的情懷牌已經開始失靈,甚至反噬。在觀眾的固有印象下,翻拍與系列本身就很難超越前作,而更換演員後稍有不慎便會讓觀眾產生不適。

《忘記你記得愛情》前期的熱度不足以及遲遲未開分,其主要便是源於翻拍《王子變青蛙》既難以超越經典,其故事也不符合時代潮流,雖然有創新,但跨域15年的老梗難以再讓當下的受眾買單。甚至在面對翻拍劇時,觀眾更多的是一種反感,在剛開始時便不想點開。

如今隨著劇情的發展,《忘記你記得愛情》熱度正在上升,但即便其在15日播出的茼蒿葉CP戀情被曝光、重回遊樂園等虐心場景,助推了彈幕數達到4.4萬的高峰,而這個數字超過其他三部小甜劇的最高峰值,甚至與《冰糖燉雪梨》收官期間彈幕數趨近,但整體熱度與討論量卻未泛起較大波瀾。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瞄準校園+甜寵,繼續堅持現實主義甜寵風的《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雖然將場景主要設置在校園,但在已經露面的10集內容中,不難發現其依舊走的是“致我們”三部曲的清新路線,男女主之間的高甜場景也並未完全露面,如今已經出現了一路低走的態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四部劇口碑與熱度不一,但都未能逃脫相同的愛情故事結構,邏輯不夠縝密,甚至走向懸浮的束縛。

同為校園甜寵的《全世界最好的你》僅在開播6天時間內,豆瓣評分就開始持續下滑。《全世界最好的你》雖然融入了競技元素,但劇情中同《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男一慢慢喜歡女一,男二保護女一的橋段並無本質的區別,而且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甜度慢慢上升最終走向高甜,不外乎是所有甜寵劇的句號。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而描繪職場的《樓下女友請簽收》更為戲劇化,男主葉非墨因為女主溫小暖像自己前女友而產生好感,同時女主的演員人設,兩人同居、契約等元素也讓不少網友感受到了《奈何boss要娶我》的熟悉感,如今熱度與播放量在網劇整體排名上依然不高。

《忘記你記得愛情》在於老梗,而《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則是系列化的乏味,與此同時《全世界最好的你》《樓下女友請簽收》同樣未走出套路化模板的束縛。

這便不難發現,在周播的模式下,幾部劇的熱度與彈幕數起伏都較為明顯:在播出期間有所上升,而在未更新期間便出現斷崖式下降。可見這些劇的圈層屬性都較為明顯,其受眾大多為甜寵劇的忠實受眾,沒有吸引到更多的觀眾進行收看,而這些觀眾對於甜寵劇的套路和玩法早已熟絡,面對相同的梗很難買單,甜寵劇加速失靈。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演員甜度與男女主cp感,

仍是關鍵因素

從人設到多元素,從老梗到故事線,高熱與失靈在於受眾口味的變化,而演員的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受眾。在這個流量至上與被粉絲經濟包裹的時代,恐怕沒有什麼比新人演員的流量更讓人心動。製作方看重了演員年輕化的代入感與背後強大的粉絲基礎,而加上成本控制與為自家藝人提高曝光度等多重元素的考慮,近兩年,由偶像劇進一步發糖延伸而來的甜寵劇集,成為了“消化”新人演員的主陣地。

而對於新人演員們而言,在偶像快速更新迭代的危機感下,他們也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露面的機會。於是無論是剛剛結束的臺網劇《冰糖燉雪梨》,還是如今在播的四部小甜劇,無論是偏向都市還是青睞校園,凡是加上甜寵標籤的劇集,“小而美”的新人演員成為頂樑柱。

但在甜寵劇中,顏值、演技、CP感一直都是其三大法寶,甚至直接影響劇集的成色,而這些新人演員雖然有著年齡上的代入感,但在演技上的青澀,也讓受眾產生了不同的聲音。

這在《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女主劉人語的評論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憑藉《創造101》走出的劉人語在唱跳方面不錯,但非科班出身的她演技還欠缺一定的功力,這便導致了一方面有受眾認為其演技尚可,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和不滿。對此骨朵截取了該劇的彈幕熱點,其中圍繞偶像、演技、拍戲等關鍵詞不斷出現。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同樣在《忘記你記得愛情》中,女主葉芊語(邢菲飾)與男主單俊皓(金澤飾),也因為演技青澀,特別是在對比原版時,讓不少人在評論中打出一星評價。而《樓下女友請簽收》中的葉非墨(王冠逸飾)與溫小暖(徐好飾)的緋聞CP雖然有了一定的熱度,但也並未達到預期。這些劇大多數都為粉絲進行打call,微博、豆瓣、知乎等平臺關於該劇的熱搜與討論也未帶動大多數網友的熱情。

但只有男女主兩人的演技都完全到位才能成就CP感,這樣在聚合流量粉與原著粉,打造第一層劇粉基礎後,通過他們的口碑與劇中強CP感攻破更多的受眾。而CP感的強弱直接影響劇本身的熱度,反觀幾部劇中熱度最高的《全世界最好的你》,在輿情數據方面來看,雖然僅開播6天,但#全世界最好的你#討論量破71萬。在豆瓣評論裡,網友的好評都集中在“身高反差萌、劇情合理”上面。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而幾位主演的熱度起伏也在隨著劇集的熱度發生變化。通過數據折線圖可以發現,這四部劇中主演熱度值與劇集熱度的峰值出現在同一時間點,

其熱度最高卻也未破60。可見,即便是捧新人演員,演員選取也要有著一定的章法,只有選對了才能實現劇與演員的互相賦能。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甜寵劇天生的甜蜜感與顏值要求,讓新人演員有了優勢,但對於演技與CP感的塑造,卻也成了其是否能夠利用該優勢進行突破的關鍵。無論是藝人、公司希望以劇帶人,還是片方希望以流量帶劇,劇與演員都是互相成就,只有好劇本+演技出彩才能真正打造出圈的甜寵CP,讓觀眾持續磕糖。

如今的劇集市場已經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強霸總人設、過分的甜膩與套路梗的甜寵劇顯然不能適應大眾需求。但滿足受眾造夢追求願望的甜寵劇始終都會留有一席之地,擺脫以往套路化模式,不斷為甜寵劇融入創新元素,從劇本內容、人設設置上的打磨到後期開發給予更多耐心,再搭配“合適”的演員,才能讓甜寵劇再現高熱。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甜寵劇同期對打,為什麼沒能製造熱度高峰?| 數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