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3歲破產,30歲坐擁3000萬美元,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有目標

她23歲破產,30歲坐擁3000萬美元,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有目標

01

從小學到初中,從高中到大學,我上了這麼多年的學,卻從來沒學會讀書,參加工作之後,更是連學習都放下了。

畢業之後的這些年,我偶爾也會讀一讀書,但大多數的時候也都是讀小說故事之類的。

2018年年初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讀書營,才開始自己的讀書之路,在此之前,我讀過的書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這個讀書營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訓練大家養成讀書的習慣,全年安排有五個主題營。

我在報名的時候,給自己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完整參加全年的五次主題營活動,另一個是這一年閱讀50本書。

有了目標,就去執行,從第一個主題營被動的跟隨,到最後一個主題營積極的參與,我愛上了讀書,五個主題營全部按要求完成了。

年末的時候,我閱讀了60多本書,完成了閱讀50本書的目標,年初給自己定的兩個目標都完成了,閱讀也就成了習慣。

今年年初,重新制定閱讀計劃,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今年完成80本書的閱讀,截至目前,已經閱讀了70多本了,到年底的時候,我相信會超額很多。

前些年,因為沒有閱讀目標,所以就沒有行動,這兩年,有了閱讀目標,為了完成,就會盡力去閱讀。

而讀書也讓我嚐到了甜頭,增長了見識,得到了成長。

講了自己這兩年的讀書經歷,我想說的是,對於想做的一件事,要制定目標,有了目標,才能指導行動。

在沒有目的地和飛行方向時,飛行員決不會將飛機駛離跑道。

所以,在沒有目標的時候,人們很難採取任何行動。

關於制定目標,相信各位沒有聽過上百遍,也聽過幾十遍了,可是,有多少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會制定目標呢?

如果已經能夠很好的為自己制定目標,那恭喜你;如果你還沒有制定目標的習慣,那再聽一次,就會讓你離制定目標更近一步。

她23歲破產,30歲坐擁3000萬美元,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有目標

02

金·佩雷爾(Kim Perell) 是屢獲殊榮的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全球營銷技術公司Amobee的CEO。

佩雷爾在23歲的時候就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部門經理,手中握有公司的百萬股票,感覺自己年紀輕輕就取得了成功。

可是僅僅10個月後,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佩雷爾和她的公司一起破產了。

事實就是如此無常,前一天她還身價百萬,今天就變成一無所有,前一天跟隨風口發達了,現在風卻停了。

手中的股票變得一文不值,把佩雷爾打回到了原點,隨之而來的日子也變得糟糕透了。

雖然股票沒了,但日子還是要繼續,佩雷爾逐漸從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決定讓自己來一個觸底反彈。

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麼,由於沒有了任何負擔,她也更加能夠想明白。

之前佩雷爾為了追求財務自由,選擇了去高薪的互聯網公司,但自己的命運和公司的命運綁在了一起,公司垮了,自己也完了。

現在她明白,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靠自己去創造,於是她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列了一個清單:自由、自己做老闆、掌控命運。

為了實現自己想要的未來,她給自己制定出具體的目標,並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然後為實現目標不顧一切的奮鬥,

在2008年,她把公司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因此實現了財務自由,同時也掌控了自己的命運。

在實現財務自由後,她成為了積極的天使投資人,投過70多家企業,其中有14家被《財富》500強企業收購。

《廣告時代》稱佩雷爾為“營銷技術先驅”,《商業內幕》則將“移動廣告領域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女性”桂冠戴在佩雷爾頭上。

當她回望自己是如何實現成功的時候,發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確定自己的目標。

博恩•崔西:“要達成偉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訣在於確定你的目標,然後開始幹,採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25年的跟蹤調查,被調查的人是一群各方面都差不多的青少年。

調查結果顯示: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目標,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


60%的人目標模糊,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只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27%的人沒有目標,幾乎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由此可見,目標對於人生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

如果你有非常遠大的理想,那就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如果想要稱為專業人士,就去定一個短一點的目標。

總之,不管怎樣都要為自己制定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沒有那麼遠大,但只要是現在自己真心想要做的,能夠實現的就可以。

她23歲破產,30歲坐擁3000萬美元,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有目標

03

在1984年,日本東京舉辦了一場國際馬拉松邀請賽,日本本土選手山田本一奪得了冠軍。

在此之前沒人知道山田本一是誰,他成為本次馬拉松賽的一匹黑馬,著實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這麼一個猛料,記者自然不會放過,他們圍著山田本一追問他憑什麼可以戰勝對手,一舉拿下冠軍。

山田本一說:“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人們都不理解這句話的奧義是什麼,甚至還有人認為,他是在故弄玄虛。

我們都知道,馬拉松比賽是體力和耐力的比拼,只要你能夠跑的足夠久,並且能夠足夠快,就能取勝,這跟智慧根本不挨邊。

兩年後,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米蘭舉行,山田本一再一次獲得了冠軍。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同樣是那句老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10年後,這個謎底終於被解開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解釋了自己是如何憑藉智慧取勝的。

他在每次比賽之前,都會乘車把比賽線路先仔細看一遍,然後把沿途醒目的標誌畫下來。

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就這樣,一直畫到終點。

比賽開始後,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向第一個目標跑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後,用同樣的速度衝向第二個目標……

40多公里的路程,被他分解成這麼一個一個的小目標,全程就這樣輕鬆地跑完了。

最開始的時候,他也不懂這個道理,他和其他人一樣,把目標定在終點線的那面旗幟上,結果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

最終很難以最快的速度堅持跑完,因為前方遙遠的距離會把他嚇倒。

這個故事所要說明的道理一目瞭然,那就是遠大的目標需要分解。

她23歲破產,30歲坐擁3000萬美元,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有目標

04

我以前也不會制定目標,其實現在也不怎麼會,主要原因是自己不知道想要什麼。可是,一旦自己有了想要的東西,就知道目標的重要性了。

比如我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那就是通過寫作實現個人的財務自由,第一步已經完成了,有了目標。

然後我先給自己拆解出兩個短期目標,第一個是,用半年的時間,通過寫作實現月入三千,第二個是,用一年的時間,通過寫作實現月入一萬。

把目標進一步拆分就是,目前參加各種寫作訓練營,然後堅持每週寫五篇文章。這樣就可以執行了,這也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我想說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首先為自己制定一個大目標,然後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讓小目標可以立即執行。

其實,有非常多的人在不厭其煩的告訴你要制定目標,這也正說明了目標的重要性。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那麼多人在講了,你為什麼還要再說一遍?

我想反問一句,既然那麼多人在講目標的重要性,那你有為自己制定目標嗎?

正是因為有太多人光聽不做,所以才需要大家一遍一遍的告訴你目標的重要性,正所謂量變引起質變。

我現在也才開始學著為自己定目標,而之前也是聽過無數遍才有了一點行動,所以,如果這篇文章能讓一個人開始為自己制定目標,那它的價值就是巨大的。

如果仍然沒能讓任何人採取行動,至少也能讓看到文章的人多聽一遍,增加他的量變。

如果我們都能為自己制定好目標,然後學會將目標進行拆解,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把長遠目標拆解成短期目標,那我們更容易實現目標。

所以,趕快行動吧,先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