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谈、袁杰伟做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作家的社会责任

谭谈、袁杰伟做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作家的社会责任


谭谈、袁杰伟做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作家的社会责任

11月5日下午,作家谭谈、袁杰伟应邀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匠成楼报告厅为近三百名大学生做了《作家的社会责任》的讲座。

谭谈用三件事阐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一是毛泽东文学院的建设,二是爱心书屋的建设,三是老农活动中心的建设。这三个文化工程都是谭谈亲自发起、筹备,历经波澜曲折完成的,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谭谈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向有权的人借权,向有钱的人借钱,向有名的人借名,被人称为“三借堂主”,他就是通过“三借”的方式,将这三件事都办成了,而且办得很漂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毛泽东文学院题词,巴金、冰心等老一辈作家为爱心书屋签名赠书,文艺界人士纷纷向老农活动中心献爱心。如今,毛泽东文学院已经办了十九期中青年培训班和几个专题培训班,一千多名中青年作家在此接受过培训,不少成为了湖南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十几个作家爱心书屋滋润了无数农村青年的心田,成为我国最早的社会力量办的“农家书屋”,可以说是“农家书屋”的先行者。“老农活动中心”也成为了老农和各界人士的文化阵地。一个个峰回路转的故事,谭谈真诚地娓娓道来,打动人心。

袁杰伟从四个方面谈了作家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作家的社会责任首先体现在怎么写,也就是写作态度问题,作家的写作态度必须是严肃、真诚的;其次体现在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蔑视生活中的苦难;其三体现在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时代精神,其四,体现在走出“小我”写“大我”,敢为时代说真话。袁杰伟分别以余秀华、路遥、鲁迅、丁玲、周立波、柳青、司马迁等的创作经历进行分析。袁杰伟还结合自己创作《随园流韵——袁枚传》《毛板船》《漂泊在羊城》和正在创作的《东方的曙光》《中国印》的经历,以及自己主理的微信公众号《杂文日报》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例,进行了阐述。袁杰伟还给大家分享了他刚刚获得梦圆2020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创作奖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作家只有态度严肃、真诚,深入生活,为时代明德,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弘扬正能量、合拍主旋律,胸中社会责任、有悲悯、有情怀、有温度、有激情、有真见,才能写出真正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担任起时代赋予以作家的社会责任。

谭谈是中国作家会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著名作家,中篇小说《山道弯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风雨山中路》、《山野情》、《山道弯弯》、《山水相依》 及《谭谈文集》等;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优秀专家。

袁杰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湖南区域文化基地特约研究员、娄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随园流韵——袁枚传》,长篇纪实小说《漂泊在羊城》散文集《尘埃落不定》,杂文集《第三只眼》等,长篇报告文学《毛板船》即将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