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戴口罩?由小學生互換口罩引發的思考

我們為什麼要戴口罩?由小學生互換口罩引發的思考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家長朋友哭笑不得的陳述:她發現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口罩變了樣,上面印著的一朵小花不見了,她以為口罩質量有問題。但一問得知,是她的女兒將自己心愛的非常漂亮的口罩,換給了她的好朋友同班同學了。且她的女兒在告訴她時,充滿著一臉的驕傲和自豪,因為她 “捨己利人”了,全然不知這是個不大不小的“錯誤”,進而引起了她的擔心。

其實,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孩子們對我們為什麼要戴口罩?他們清楚明白嗎?我們覺得他們肯定清楚明白。問題就在於我們想當然的“覺得”和“肯定”,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清楚和明白。他們只是按要求戴了口罩,他們不一定知道在他們換口罩過程中,有可能給病毒的傳播以可乘之機。

如何讓孩子既明白這個道理,又不消減其“助人為樂”的積極性,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操作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孩子的思維還處於感性認識階段。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戴口罩,防的是病毒的傳播,護的是愛心的接力;防的是病從口入,護的是人類健康。我們戴口罩不僅是使自己不受病毒的侵害,也是為別人免遭病毒的干擾,這是一個利己利人、利國利民的事情。因此,我們一定要堅持。同時,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如果你要把你心愛的非常漂亮的口罩,送(換)給你的好朋友同學,可以從家裡拿新的沒用過的口罩,這樣就兩全齊美了。

另外,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給孩子選擇的口罩,一定要是正規合格的正品,而不能以漂亮不漂亮,好看不好看為標準。否則,不僅達不到防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還會給孩子以誤導,造成價值觀的扭曲。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在防疫問題,我們還有哪些工作需要更加深入細緻的研究與實施,想當然的作風和操作,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我們為什麼要戴口罩?由小學生互換口罩引發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