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熬夜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壞習慣,很多人都喜歡調侃的稱熬夜為“修仙”,其實,在道教中還真有這麼一門“修仙”方式,就是熬夜不睡覺,學名叫“戰睡魔”。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性命圭旨》雲:“修道易,練魔難”,“獨有睡魔難練”。

什麼叫睡魔呢?這是形容人倦極欲眠,似魔鬼催。所以稱這種睡覺的慾望為睡魔。戰睡魔又稱戰睡、煉睡、消陰魔等,就是剋制不睡,消除睡眠對於修行的消極影響。為什麼要戰睡魔呢?因為傳統認為,人修煉有三大障礙,又稱“三魔”,即“食、睡、色”,是一個人本身最難以克服的原始慾望。如果能徹底降伏“三魔”,功成必獲騰飛,頓悟昇華在即,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層次。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一、戰睡魔的起源

戰睡魔這種修行方式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重陽教化集》中就有一篇詩歌《丹陽繼韻》:“不論趙州幾椀,更不盧仝請喚。禱告太原公,免了睡魔廝翫。明燦,明燦,得見長生道岸。”詩中提及了修煉長生需要消除睡魔。戰睡魔的來源,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01

做夢、睡欲與咒法

在先民的觀念裡,做夢被認為是危險可怕的事情。關於仙真與夢境的關係在《莊子·大宗師》中就有出現,“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不憂。”意為上古修習有成的真人睡覺時候不做夢。

《鍾呂傳道集》總結了修行路上的十魔,其中做夢排在第二等,“所謂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見在,二曰夢寐,三曰內觀。”做夢不僅會讓人們陷入虛無的迷惑,而且也會影響身體,傳統中醫中就有鬼交的說法。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不僅做夢給修行者帶來了困擾,睡眠這樣一種放鬆的狀態本身也是一種誘惑,尹志平祖師認為睡欲乃其他眾欲之根源,因此,通過煉睡就可達到制欲。《清和真人北遊語錄》認為這是學道者入道之門徑,其雲:“況修行之害,三欲為重(食、睡、色),不節食即多睡,睡為尤重,情慾之所自出。學人先能制此三欲,誠入道之門。”

《性命圭旨》的《臥禪圖》也說:“古人有言,修道易,煉魔難,誠哉是言也。然色魔、食魔易於制伏,獨有睡魔難煉,是以禪家有長坐不臥之法。蓋人之真元常在夜間走失,苛睡眠不謹,則精自下漏,氣自上洩,元神無依亦棄軀而出,三寶各自驅散,人身安得而久存哉?”以說明睡魔的危害。

為了應對睡魔,早期道教中就出現了各種咒法,如上清經派的九宮隱咒寢魂之法,《雲笈七籤》收錄的存禮安神度厄之咒、厭惡夢咒、太帝寢神滅鬼除兇咒等。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02

追求純陽

在傳統觀念中,道教崇尚陰陽平衡,陰陽平衡是生命的根本。但是唐宋時期道教在陰陽觀念方面發生了轉向,似乎開始出現了追求陽、貶斥陰的觀念。煉睡又被稱之為“煉陰魔”。這一術語較早見於元好問《紫虛大師於公墓碑》,其雲:“吾全真家禁睡眠,謂之煉陰魔,向上諸人,有脅不沾席數十年者”。又王惲亦言:“全真家禁睡眠,謂之消陰魔,服勤勞而曰打塵勞,以折其強梗驕吝之氣”。

03

修煉心性

白玉蟾祖師的《屏睡魔文》中說:“元神離舍,渙散無歸,真氣去體,呼吸無主,雲掩心天,波渾性海,慧鏡生塵,智劍無刃,以興為寢,以明為晦,冥然如鬼山,黯然如鬼谷。其酣兮如酒醉不醒,其暝兮如藥酘酩酊,其滋味兮如旱魚入網羅,其意思兮如飢鼠貪畫餅,其鼾兮如雷霆攪萬山,其競兮如波濤落崖井。”

睡眠導致心性的矇蔽,元神渙散,不能守一歸靜,白玉蟾祖師用了幾個比喻來說明其危害。那麼戰睡魔保持清醒實際上就是要回到原本的清靜清醒狀態,然後才能進行接續的各種修煉活動,戰睡魔就是一種修煉心性的方式,以保持性靈不昧。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二、道教早期的戰睡魔

邱祖最先採用這種修行方式,並且影響到了其後的門人弟子,包括尹志平在內的弟子們都嘗試用這種方式進行修煉。此外,金丹南宗的白玉蟾祖師,武當山的三豐祖師也都有關於戰睡魔的詩文流傳。

01

邱祖曾在磻溪一帶修行傳道,排除雜念,前後有七年沒有睡覺,冬夏只穿戴蓑衣斗笠,人稱蓑衣先生。《金蓮正宗記》還記錄邱祖的師兄玉陽真人王處一“夜則歸於雲光洞口,偏翹一足獨立者九年,東臨大海,未嘗昏睡,人呼為鐵腳先生。”

清代道教類書《重刊道藏輯要》所收《懴法大觀》也有:“長春邱祖為諸真之領袖,作王祖之高徒……初進步於昆嵛山,繼累功於煙霞洞,戰睡魔於五夜,脅不近席者七年。”與《金蓮正宗記》說法類似。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石刻史料中較早提及邱處機踐履“戰睡魔”的文獻為《清虛子劉尊師墓誌銘》,作者系蒙元時期的全真高道李志全,其中引用邱祖本人的言論:“吾(邱處機)昔於磻溪、龍門,下志十三年,險阻艱苦,備悉之矣!日中一食,歉而不飽,夜歷五更,強而不眠。除滌昏夢,剪截邪想。常使一性珠明,七情凍釋。”邱祖自述在磻溪、龍門每天只吃一餐,至五更而不睡。此外,史志經《玄風慶會圖說文》、李道謙《全真第五代宗師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內傳》等全真文獻也對此作了載述。可見此事的真實性不容懷疑。

02

邱祖的弟子尹志平也有過戰睡魔的實踐。

在《北遊語錄》中,他曾追述自己早年于山東玉清觀煉睡的經歷:“吾在山東時,亦嘗如此,稍覺昏倦,即覓動作,日復一日,至二十四五日,遂如自然,心地精爽……他人只知縱心為樂,殊不知製得心,有無窮真樂”。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尹志平通過肢體運動制服睡欲,堅持了二十多天大有成效。他還有相關詩文流傳。

《道友索茶》:“爽氣自生常灑落,睡魔戰退得清涼,有為終是歸生滅,無事天然定久長”。另外還有李志明祖師連續十年不沾席。於志可祖師從在道門以來五十餘年衣不解帶脅不沾席。這些早期修道者通過戰睡魔這樣一種特殊的修行方式,對抗睡眠這種日常生活行為,彰顯異人之處。

03

關於戰睡魔一事,白玉蟾祖師專門寫作《屏睡魔文》一篇,首先感慨人生短暫,說明昏睡狀態影響修煉,並在文末說:“吾雖曰睡魔之精,乃汝自身之一靈,神清則睡魔去,神昏則睡魔生,但睡其形而不睡其神可也,聚之為元精,蓄之為一靈,融之為太虛,放之為太清,令子住舍而留形,可以不死,可以長生。予笑曰:不知我之屏睡魔乎?睡魔之屏我乎?”說明睡魔是自己身體精神中生髮的惡念,需要通過保持精神清醒來驅逐睡魔,並且通過戰睡魔可以實現個體的超越。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04

張三丰祖師關於睡魔也寫有兩篇詩文:

一為《力敵睡魔》:“氣昏嗜臥害非輕,才到初更睏倦生。必有事焉常恐恐,只教心要強惺惺。縱當意思形如醉,打起精神坐到明。著此一鞭須猛醒,做何事業不能成。”

這首詩說了睡眠的危害以及保持清醒的好處,簡單的說,就是少睡覺才能多做事,本質上是叫人克服懶惰,勤奮修行,所謂越睡越困,越吃越胖,人只有不斷鞭策剋制自己,才能開發潛能,使自己進步,就算是不修仙,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二為《鷓鴣天》:“戰魔需戰睡魔先,此是修行第一鞭。目下辛勤熬一夜,壺中日月換千年。築基事,志要堅,須憑玄牝覓玄玄。神歸氣復體成丹,然後開爐講煉鉛。”這首詩說明戰睡魔的作用,只有先戰睡魔才能展開之後的內丹修煉。

道教所謂的降伏“三魔”,也並非絕對斷除食、睡、色之需,而是要剔除其對人有損之處,並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自我超越。

不睡覺真的能成仙?道教獨特的熬夜修仙大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