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用親身經歷告訴你:閱讀對孩子的成績與考分到底有多重要

一位父親用親身經歷告訴你:閱讀對孩子的成績與考分到底有多重要

不少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孩子語文成績一直上不去,作文也寫不好,那是因為閱讀太少了。”一項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那麼閱讀對孩子成績和考分有多重要呢?很多家長和孩子,對待是否閱讀、讀什麼書、如何讀書等問題時,常常會以是否能促進孩子的學習、是否能提高考試的分數這一標準來考量。於是,就會給閱讀刻上深深的功利色彩。

其實,閱讀的作用不僅能一定程度體現在考試成績上,更重要的是閱讀使人終身受益。那閱讀為什麼會有這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聽聽一位爸爸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吧,說得真的很棒哦!

中小學校教育對學生閱讀的重視家有倆娃,我們做學生家長累計已超過十年。這些年下來,通過學校的家長會、孩子在學校的活動、孩子老師的要求,一點一滴地感覺到中小學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層面的進步,最突出的,就是對學生閱讀的強調。

兒四年級,學期家長會,校長不厭其煩地介紹學校如何建設圖書館、如何在每一層的樓道里建設圖書角,如何鼓勵孩子在學校把更多時間花在閱讀上。輪到班級老師講,除了各科課程的具體要求,關鍵詞還是閱讀。語文老師說:語文不是教課文,是引導孩子閱讀和做人。數學老師說:閱讀重要啊,關係到孩子的理解力,你不會閱讀,連題都讀不懂,哪裡說得上做不做得對?

大兒初一,派位進了一所連年中考成績超好的學校,原以為學校會更重視考試和分數,不想開學第一次家長會,五個多小時,從校長到任課老師,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講閱讀。講語文會有更多的閱讀材料,也會有更多來自生活和日常閱讀的常識性問題;講歷史會給更多的閱讀材料,光是課本知識,根本不足以應對內容越來越廣泛的試題;講英語閱讀,講孩子各種各樣“行萬里路”式的課外活動。總而言之一句話,功夫在課堂上,也在廣博的課外自主閱讀、體驗中。

外甥高二,在老家縣城,每年假期也會關注一些他的功課,今年暑假和他一起,把各科期末試卷逐個過了一遍,發現不但語文、英語,就是歷史、地理試卷,也有相當驚人的比例,是提供一段閱讀材料,然後讓學生做理解、分析、判斷。比如歷史給一段沒讀過的古文,然後要求解釋這段文字反映的是某朝代的某種經濟現象。這樣的題目,如果孩子的閱讀基礎不夠好、閱讀能力不強,確確實實是連題都讀不懂的。

孩子的閱讀需要家庭內的培養

閱讀的重要性,在我們家,並不是通過學校教育的不斷強調才懂的,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我們幾乎是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堅持了十幾年,兩個孩子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兩排書架、數千種藏書,而且對於自己上網買書已經駕輕就熟。

我們不是特別焦慮的家長,不上課外班輔導班,不學奧數,孩子沒參加過任何擇校考試,在學校選的課外興趣班也都是孩子自己選的、純興趣的。要說在孩子教育上做了什麼重要的事,唯一一件,就是培養孩子閱讀了。

大兒小學畢業,學校要求爸爸媽媽給孩子寫一封信,我們給他寫道:“爸爸媽媽欣喜地看到,你不但於學業上游刃有餘,更是成為了一個酷愛閱讀的人。閱讀雖是簡單的習慣,卻是人生的無價之寶,讓我們受益終生。它幫助我們感受真正的美,幫助我們認識並認同世界上那些高貴的價值,幫助我們豐富內心體驗和人生閱歷,它讓我們擁有堅實的內心和不易撼動的信念,支撐我們面對人生的喜樂艱辛,讓我們無論年紀多大,內心依然可以不斷成長。爸爸媽媽很高興你在兒童和少年時代,即開始擁有這樣寶貴的財富。”

閱讀是孩子終身受益的禮物我們從沒給他講過閱讀在技術層面上對學校學習的幫助,是希望孩子們能真正領略閱讀之美,而不僅僅是為了學校學習而閱讀。但實際上,要和爸爸媽媽們分享閱讀對學校教育的幫助的話,還是可以列舉很多。

愛閱讀的孩子更專注,這能幫助他在課堂上也投入同樣多的專注。

愛閱讀的孩子知識面廣,更容易對課堂上的知識舉一反三。

愛閱讀的孩子會思考,更容易在學習中發現課堂知識的有趣之處。

愛閱讀的孩子想象力、綜合歸納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會更強,更容易吸納課堂知識。

愛閱讀的孩子會主動學習,因為他們閱讀本身就是主動學習的活動。

……

這些能力,可能一時無法體現在考試成績上,但未來一定會體現在考試成績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孩子能否培養出終生學習的興趣、孩子的人生理念、孩子一生髮展自己的能力、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上。

在教育長跑中,閱讀賦予孩子持久耐力孩子的學校教育成績如何,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學習能力,而閱讀不僅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學習能力,更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即便不那麼絕對地說“唯一”——途徑。那麼課外班呢?能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嗎?我以為不能。孩子上課外班,更多的還是“被教”,而不是主動學習,提前學學學校課程,反覆演練一些難題,對於用心的孩子,可能短期內能幫助提高學習成就,對不夠用心的孩子,甚至可能因為有課外輔導班可以依賴,而不再專注於課堂上老師的講解。

閱讀終生有益,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獲得的,需要長時間的培養、積累。最好從孩子三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小學中學十幾年下來,愛閱讀的孩子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定然遠超僅從教材和課堂所得。如果說孩子的中小學教育是一場長跑,閱讀習慣賦予孩子的,就是持久的耐力,效果可能不會在一兩個月的考試中立竿見影,卻一定會幫助孩子在這場長跑的後半程脫穎而出。

和念文交流孩子讀書問題

加個人微信:cnwwy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