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西汉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五经通义》等。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刘向

刘向在《说苑.臣术》篇中,依据对人臣的行为和心术的轩轾,将人臣分为十二大类,即:圣臣、良臣、忠臣、智臣、直臣、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和亡国之臣。刘向的人臣之术,议论精辟独到,在古代典籍中实属不可多得。

唐代名臣魏征在上唐太宗疏中就曾告诫:“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厉,不劝而自勉矣。”主张以“六正六邪”为标准来选拔人才和实行奖惩。那么,什么是“六正”,什么是“六邪”呢?


《说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贤臣处六正之道,六正之道概括如下:“圣”、“良”、“忠”;“智”、“贞”、“直”。


01

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译文:一是有先见之明,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臣子能够预见到得失存亡的利害,使君主免于祸患,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臣子,是圣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房玄龄

唐朝开国大臣房玄龄,贞观名相,也是唐初居相位最久之人。他为人多智,有奇谋,能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被誉为“汉之萧何”武门事变是主谋,助李世民得帝位,可谓一策定乾坤,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使君主安然无恙,常处于繁荣之地,这样就能使君主受到天下人的称颂和爱戴。终至辉煌,儿子当了驸马,女儿做了王妃,如此功绩,如此殊荣,也不枉其为大唐天下谋尽一生。这样的人就是“圣臣”了。

02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译文:二是虚心进谏,劝告君主实行礼义,帮助君主成就善事,避免君主犯错误,这样的臣子,是良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关龙逢

为解君王忧虑,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能虚心向君王进言,并经常给君主出好主意,用礼义奉劝君王,对君王讲述长远治国安邦之策,纠正君王的缺点。

夏桀时大臣关龙逢,据《韩诗外传》知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道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内,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容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

象这样的良臣,如后稷、契、皋陶等,良臣使自己获得美好的名声,使国君得到显赫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幸福与禄位无穷无尽。

03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译文:

三是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不断地为朝廷举荐贤才,不断用古代圣贤的楷模来勉励君主,励精图治,这样的臣子,是忠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霍光

汉武帝临终前将8岁幼子托付给霍光,霍光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托付,他尽心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在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大力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和徭役,使得国家逐渐安稳下来。他为人公正无私,赏罚分明,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霍光的威望越来越高,百姓们对他很是称赞。霍光的后半生,尽心尽力,辅佐一个又一个的皇帝,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临终嘱托,废寝忘食地为国家操劳,早起晚睡,为了有利于治国安邦,不停地向君王推荐贤能。像霍光这样的臣子就是“忠臣”。

04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译文:四是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断绝祸患产生的根源,转危为安,使君主高枕无忧,这样的臣,是智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张居正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05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译文:五是奉公守法,不收贿赂,谦让节制,这样的臣子,是贞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寇准

北宋名相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树立了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他“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清正廉洁,为世代楷模。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连辽邦也深为敬佩。为官不贪,清廉一世的人,就能流芳百世;为官贪者,不齿于人。

06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是谓六正。

译文:六是国家混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面指出君主的过错,这样的臣子,是直臣。以上就是所说的‘六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魏征

在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谏臣“魏征”,在位期间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主张,向唐太宗陈谏二百余事,多为太宗采纳。直臣的表现就是在国家混乱之时,敢于冒犯君王天威,直言进谏,即使粉身碎骨,只要换得国家安定,也在所不惜。

当魏征死后,唐太宗感慨的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这是历代君主对谏臣最高的评价。能做到像魏征这样,刚正不阿,不顾自身安危敢于批评君王其错误的行为,这样的人就是“直臣”。

《说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刘向把“六邪”概括如下:“具”、“谀”、“奸”、“谗”、“贼”、“亡”。

01

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

译文:一是贪得无厌,不务正业,苟且偷生,没有立场,这样的臣子,是具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和珅

清朝中期权臣和珅,他就是很会见风使舵,贪图富贵,一味经营自家产业谋取私利,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由于他聪明多才,还精通四门语言,深得皇帝喜爱,最后步步高升,成为了一位大贪官。据说和珅被抄家时,查出黄金三万三千多两,三百多万两,几乎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此外还有房屋、土地,当铺、银号、车辆等本利及折价银不计无数,由此可见其贪污程度之深。

02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译文:二是认为君主说的话都是好的,君主的行为都是对的,只会趋炎附势,助长君主的逸乐,不顾严重后果,这样的臣子,是谀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严嵩

明代权臣严嵩,就是一个典型的趋炎附势,谄媚上官,窃权罔利的小人。此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他最大的本事,背地里摸清君王的爱好是什么,立即奉献上去,使君王赏心悦目。

当时嘉靖皇帝痴迷长生不老,喜欢用青词向上天祈福,恰好满朝文武只有严嵩一人的青词能让嘉靖皇帝满意,因此,严嵩步步高升,开启了他的奸相之路。

03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译文:三是内心阴险,外表拘谨,八面玲珑,嫉贤妒能,要想提拔谁,就只说好的,隐瞒过失,要想排挤谁,就夸大他的缺点,掩盖他的优点,致使君王赏罚不明,下达的命令又不被执行,这样的臣子,是奸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秦桧

秦桧,历史上最出名的大奸臣,内心相当阴险,但貌似恭谦,处处谨小慎微,花言巧语,妒贤嫉能。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并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并且在朝中力主议和,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同时他还结纳私党,斥逐异己,是个十足的乱臣贼子。

04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译文:四是凭着自己的机巧辩才,掩过饰非,对内离间骨肉之情,对外制造朝廷混乱,这样的臣子,是谗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赵高

秦朝赵高,沙丘政变篡改秦始皇遗诏,让胡亥继承帝位,逼杀大公子扶苏、将军蒙恬,导致天下人心惶恐,使秦朝由盛转衰。横行霸道,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指鹿为马,尤其是陷害李斯,是十足的朝廷毒瘤,使秦朝走向灭亡境地。狠毒残暴,设计杀害秦二世胡亥,导致秦朝事实上覆亡。

05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译文:五是专权霸道,不可一世,私结友党,聚敛财富,伪造君主的诏令,以显贵自居,这样的臣子,是贼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安禄山

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安禄山,天宝十四载(755年),从范阳起兵造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

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朝廷一片动荡惧怕。宫廷警卫部队都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招募兵卒。

06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译文:六是用邪道歪门迷惑君主,陷君主于不仁不义之境,蒙蔽君主,使他不辨是非曲直,臭名昭彰,这样的臣子,是亡国之臣。

历史上“六正”“六邪”之人都有谁,你知道多少,他们都做了什么

崇祯皇帝

著名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有句著名的“临终感言”: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败国之臣每朝皆有,数不胜数,但他们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亡国之臣都会私下纠结朋党,并与他们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用奸邪之言,挑拨离间,颠倒黑白,陷害忠良之人,助长歪风邪气。在朝廷上巧言令色,尽说好话蒙蔽君王,使人黑白不分,长此下去,致使君王恶名远扬,陷君王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像晋朝的王夷甫,唐朝的李林甫,杨国忠,宋朝的秦桧,清朝的和绅等,在朝堂兴风作浪,最后致使国家灭亡,像这样的人,就是“亡国之臣”。


结语


刘向认为,“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才能“上安而下治”。坚持正义而不无原则的附和他人,不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尊贵的地位。他们的所作所为必然是有益于国家,必然有助于辅助君王治理国家。


所以,他们不但能使自己的生前地位珍贵,而且还会泽及子孙,福荫后人。行为符合“六正”就非常荣耀,行为属于“六邪”之列就是耻辱。荣耀与耻辱就是得福和招祸的开端。


由于刘向“六正六邪”的概括比较全面准确,所以一直为人所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