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哈嘍大家好,我是么么!

今天和大家談一談IP劇!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IP劇,是指在有一定粉絲數量的國產原創網絡小說、遊戲、動漫等基礎上創作改編而成的影視劇作品。近些年IP劇的蓬勃發展,是市場追求的結果,隨著越來越多的IP作品出現在市場上,人們的口味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挑剔,因此製作方不得不想方設法地迎合觀眾們的口味需求。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喬傳》《花千骨》《仙劍奇俠傳》,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電視劇無一例外的都是IP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數不勝數,它們或多或少地都引發了一陣收視狂潮,但是這些作品也明顯地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過於商品化,電視劇中充斥著廣告,植入十分明顯,唯"點擊率"是圖,劇作質量低下;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劇基本都是在年輕人中盛行,想要做到全民化真的是難上加難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因此,在IP劇在電視劇市場大肆盛行的時候,如何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最大限量挖掘IP潛在能量、讓IP劇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是現在影視市場和影視製作方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1、 增添原著所不具備的新鮮元素,為IP增添活力

說到這點的時候,其實很多劇作方都嘗試過在IP改編作品中加入新的元素,但是這樣稍不注意就會成為原著粉們心中"毀原著"的操作,這絕對是IP改編的一個"大忌",因為原著本身具有著大量的粉絲基礎,他們的不滿聲會很快在網絡上形成氣候,從而影響許多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們的第一印象。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其實對於這一點,我認為做得最好的就是《鬼吹燈之尋龍訣》《鬼吹燈》作為盜墓小說的鼻祖之一,是天下霸唱在2006年開始連載的小說,有著不錯的粉絲基礎,是影視化的不二選擇,這些年來有著無數的影視改編版本,但是最早的就是陳坤、黃渤、舒淇主演的《鬼吹燈之尋龍訣》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不過《尋龍訣》並沒有採用任何一部鬼吹燈的故事,而是隻運用了原著中主要人物設定,採用全新的故事。所以它就幾乎是脫離原著而僅僅借用其IP價值的,增添了許多新鮮元素,電影一經播出就收穫了無數好評。這就是IP影視化的一個成功案例。

2、 走向主流,增加現實題材作品改編

看看當今一些影響力較大的IP影視作品,《甄嬛傳》《青雲志》《楚喬傳》等等,都是古裝劇,而這些改編而來的小說,自然就是在年輕人中比較受歡迎的,古裝、仙俠、玄幻、愛情,這些元素很難引起全年齡層的喜愛。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而引起全民觀劇熱潮的更多的是現實主義題材,比如今年的《都挺好》和《小歡喜》一個聚焦於家庭關係,一個聚焦於高考生活,這些內容都是現實生活中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不同年齡層都能引起共鳴。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所以說現實題材是IP劇走向全民化的最好選擇!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當然,即便做到了這些也無法保證IP作品真正的成為全民向作品,IP劇全民化的轉變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拒絕商品化,擺脫年輕化,IP劇如何更好地轉變為全民向作品?

無疑的是2020年的電視劇市場仍然會充斥著大量IP改編影視作品,但是大環境中,仍然會存在著優質IP不足、人們對IP作品固有偏見等等問題,至於IP作品究竟能繁榮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