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歷史·承創·粉

文/白松炎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為農耕所哺育、滋養,並使之薪火相傳、綿延不絕。因風調雨順災禍少,民安心事農,公私倉廩殷實而天下安,遂成大治、中興、盛世;亦因遭旱澇蝗災等而歉收絕收,至饑民生變、外族入侵,互為伐殺而使文化遭摧殘、文明倒退曲迂;待天下安定,農興物豐,文化潤長復興,文明盛景再現。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以稻、黍、稷、麥、菽此五穀為代表的早期農作物被中華先民從野稗雜草中辨識馴化、培育演進,或從異域引入推廣,為中華文明孕育、發展、傳承、延續貢獻卓絕。但囿於這些物種本身籽小質輕,加之生產力水平極為落後,產量低下,勉為口腹之充,稍有天災人禍,就易使人們陷入饑饉慌恐,甚者導致餓殍遍野、易子相食。人口增長僅能與太平時期耕田畝數增加緩慢相應。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中國先民從不缺乏尋覓新糧種用以果腹充飢、應對荒歲饉年的勇毅和智慧。大航海時代被西方殖民者由南美原產地傳種至世界部分地區(包括呂宋島)的紅薯,在十六世紀末被呂宋閩商陳振龍父子密攜其藤芽潛帶回故土,試種成功,直抵穀食之半,立緩當時閩中旱飢。此造福國人之殊勳在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地方誌《閩書》中均有明確記載。另有粵人陳益、林懷蘭各自於交趾(今越南)引種至粵地之說。因紅薯引自異域,又有番薯之名,且各引入地又有山芋、甘薯等等叫法、不一而足。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紅薯味甘多汁,生食脆甜爽口,蒸煮烤炒、甘糯香口;可入窖鮮貯,可刨片、磨粉幹貯;尤其適貧瘠且高產而勇扛主糧大旗,救貧餓解溫飽,養人命增人口;不僅塊根,葉、柄、莖蔓、梗根皆可用來為人或家畜所食用。以上諸多壓倒性優勢使得紅薯得以燎原之勢延種於浙、魯、贛、豫等各省,再延傳相鄰各地。現今除青藏高原不適栽植外,在中國各地均有分佈,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是中國僅次於麥、稻、玉米的第四大農作物。這些皆是因其貢獻之巨而備受人們推崇的最好詮釋和事實明證。自然,陳振龍等薯種首引者皆得以青史留名,均享後人建祭廟、塑像奉祀之,寫詩撰文謳頌之。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農耕社會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時代,勤勞而智慧的中國先民總能把付出辛勞而收穫的動植物原品進行加工,製作生成更具品位的高附加值產品,從綠豆等農作物中進行澱粉提取加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紅薯的引進推廣直接引發紅薯"三粉"(粉面、粉條、粉皮)的創造發明。因紅薯易種產豐,更宜規模進行粉條、粉皮加工,煮之耐久不化、晶瑩溫潤;食之柔軟爽口、滑順筋道……眾項優勢完勝其它粉類製品,深受人們喜愛,這使得紅薯粉品加工後來居上,牢牢佔據制粉行業主導地位。豫、川、冀、皖、蘇等皆為紅薯"三粉"盛產重地,主打產品粉條有圓粉、細粉、寬粉之分,顏色因地域有青白、灰白、黃褐等各有差異。製作流程大致相同:洗薯磨漿、兜粉晾曬、粉面初成;寒冬時節,三五農家組合,和糊錘粉、煮撈盤杆、瀝水冷凍、晾曬收穫。留小部分辦事備用、自家享用外,大部分用於交易換錢,實為農戶家庭重要、甚至主要經濟收入,以供全家一年置買辦事、吃穿用度,為寡味平淡的生活添彩增色。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位居豫中偏西的禹州,地處豫西伏牛山系至豫東平原過渡帶,轄區崗地、丘陵居多,且四季分明、光照雨水充足、不易旱澇,極易紅薯種植。自明後期紅薯傳入此地,僅以數年之期栽植蔓延遍地。所產薯品肥碩甘甜、質量上佳,紅薯加工、粉條粉皮生產製作亦隨之遍地開花。冬入禹之崗寨山鄉,村村冒煙、戶戶掛粉、歡聲笑語、呼應迴盪,為蕭瑟冬日平添一番熱鬧歡騰景象。百年傳承,幹中求進,粉品製作工藝在生產實踐中逐步提高完善,禹州自形成一整套粉條製作精湛工藝:選薯、洗薯、剁薯、磨漿、過大籮、過二籮、兜粉蛋、曬粉子、和糊、漏粉、煮粉、撈粉、掛杆、瀝水、冷凍、浴粉、晾曬、收穫。這十八道傳統加工製作工藝在農民粉匠中手口相授、代代相傳,技藝日臻純熟,"三粉"名氣日隆,為本地藥材商、鈞瓷商等饋贈客戶特產首選,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相鄰各省。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自清代以來,每至入冬時節,本省及晉、冀、魯、鄂、甚至廣東等地客商便紛至沓來,入鄉駐村,坐收新粉,再販銷全國。薯粉生產、銷售盛況在清《禹州志》、民國《禹縣誌》中均有詳細記載。質幹蓬鬆、可經久貯放的特質,使得"禹粉"在一年的時光歲月中,隨時可在千里之遙流入地的官富平民、餐館酒肆的後廚灶間,與各色食材相搭,煮烹熬燉,吸附人間百味,放釋濃郁薯香。欣賞、品嚐、體味,在人們各自感官體驗和對比評判中,都會認可、贊同"禹粉"耐煮、清香、筋軟的結語和美譽。好東西總在歷史的不經意間與美談佳話撞個滿懷。1751年臘月,嗜好美食的乾隆皇帝在視察陽武(今原陽)黃河決口合龍處後,微服來到禹州瞻仰夏都康城遺址,邂逅到當地粉條,從形、色、味品判出與之常食的海味珍饈——魚翅相差無幾,遂敕封為"素魚翅",進貢宮廷。此段美談佳話至今為當地人津津樂道、引以為傲。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斗轉星移,時序更替,人們的生活理念、嚮往追求和幸福理想是與歷史變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牽手偕行。對古代流傳下的產品製作,用求實眼光加以現代審視和利弊甄別,是當代人們通行的做法和創新的源泉。科學研究表明,作為紅薯精華提取後的"三粉"產品,與紅薯本身有著相同的營養品質,富含人體所需之鐵、鉀、鋅等微量元素,可軟化血管、減肥美顏、潤腸防癌……實為薯粉本身益人屬性。但同時可發現或多或少、對人體有害無益的鋁成分,皆因傳統制粉工藝必加明礬(含鋁)解決黏連、斷條等問題的通用技術,也就有全國所有粉品產地的"無明礬不粉條"一說。隨後也就有了經驗人士口傳告誡、醫師專家提醒警告,長此以往在人們心中形成定勢思維:粉條粉皮不易多吃、長期吃。使得現在社會紅薯粉品生產、銷售、消費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這儼然已成為粉品傳統制作工藝的發展瓶頸。而令人尤為憤慨憂慮的是,紅薯粉條粉皮作為粉品家族的佼佼者,在商品經濟大潮中,門檻很低、甚至可以說沒有門檻的粉品加工行業被利慾薰心的不良作坊、黑心商家用木薯粉製作冒充,或摻以廉價的糧食澱粉並用食用膠、香精、色素等進行成型著味上色,以難以分辨的外觀矇蔽消費者,或稍煮即糟、黏脹味寡;或久煮不爛、食之異味。且其低廉的價格為部分餐館飯店青睞購入,被端上餐桌,進入食客口腹,差評不斷,使得真正的紅薯粉條株連受損,聲譽一落千丈。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2006年,隨著國家層面的文化遺產日的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創新發展在各級政府支持下迅速鋪展開來,傳統手工藝技能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必然要和現在生活相結合,在不斷推陳出新中才能得以復興。2011年,數百年曆史的禹州粉條製作技藝順利入選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技藝傳承保護大旗、履行創新發展光榮職責,必有匠心人士、良知企業勇扛高舉。在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名錄中、河南省老字號企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名錄中……禹州市紅薯製品生產行業協會的龍頭企業——盛田農業赫然在目。秉持數代人制粉歷史的深厚底蘊,承接著百年傳承的技藝文化滋養,禹州紅薯製品行業傑出代表孫繼周先生於2006年7月始創河南省盛田農業有限公司。自幼觀看父祖制粉、耳濡目染的永恆記憶,從種薯出薯到制粉銷售、親力親為的多年實踐,站位傳承創新、和諧發展、國際融合的超前思索,孫繼周和他的盛田農業立志要把禹州粉條產業做大做強、名滿全國、享譽海外。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傳統技藝中實現突破傳統、綠色創新成為首要之為。以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粉條無礬化,徹底打破"無礬不粉條"這一傳統,全部產品達到真正無礬的國家標準,全面消除人們的擔心隱憂;摒棄傳統的簡陋作坊式生產,盛田建成全自動智能化保鮮粉條生產線,從生產到包裝全線實現無菌化。無礬無菌,盛田的純紅薯粉條可完全滿足人們毫無忌憚放肆吃的心願。在此基礎上,孫繼周和他的5博士研發團隊又開啟了他們的匠心獨運、守正創新之路。不僅有紅薯澱粉製作的大宋玉粉、阿玉公主,還有紫薯澱粉製作的大宋官粉、阿紫公主,更有糅合其它綠色元素的蔬菜粉條、雜糧粉條,開發酸辣粉、粉一根、自熱小火鍋、粉條豆腐菜等眾多品種,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各不相同的偏愛喜好、風味要求。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盛田細膩、滑爽、筋道的鮮粉系列,已被海底撈、小天鵝、小日子、百年老媽、朝天門等眾多知名火鍋企業指定為供貨產品;被永輝、胖東來等知名商超擺上貨架;出口韓、英、美等7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春節,盛田農業以"河南老字號"身份受邀走進北京故宮,參加"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活動,作為薯粉加工製作唯一參展企業,通過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中外遊客品味嚐鮮,向全世界展示"禹粉"的傳統承繼、創新發展之路,努力走出去,讓"禹粉"碰觸世界,讓世界瞭解"禹粉"!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在吸收傳統精華、迎合現代生活中走向世界、面向未來;在創業發展、不斷創新中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足見盛田農業的初心和使命,也體現了盛田人的眼光和卓識,更順應著復興發展的國家戰略和生活美好的人民願景!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幸福大眾生活,成就自己的傳奇!

它的品名聲譽隨車轍馬跡傳播輻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