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無論你曾多麼貧窮多麼不堪,只要你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自卑就從來與你無關。

只是,當你走出了你曾土生土長的地方,看到了外面花花綠綠的世界,發現原來真的有人過著新聞裡和課本里那種有紅綠燈和互聯網的生活,並且開始和一群這樣的孩子一起學習工作,自卑感便在落差中隨之而來,並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在他們聊著各種遊戲和網絡的時候,你只能默默待著一邊聽著他們講述著他們不以為然你卻遙不可及的新鮮事物,在他們聊著各種興趣愛好和名牌球鞋的時候,你只能裝作埋頭學習,當他們高談闊論的時候,你只能靜靜待在角落裡。那時候還不理解,為什麼同樣的年齡,生活在同樣的時代,卻完全是兩個世界,他們為什麼活在了電視裡讓人羨慕的城市,而自己卻生活在破敗貧窮的農村?

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那時候更不知道,這道你和他之間難以建立共同語言的鴻溝,這道自信與自卑之間的鴻溝,不是你的問題,是城鄉之間的一條鴻溝,是城裡人和農村人之間的一條鴻溝,是貧富差距,是戶口性質不同。

這種自卑感不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卻緊緊的扒在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無法克服和擺脫,如果沒有足夠的成功或者是足夠陽光樂觀的心態,這種自卑感會想夢魘一樣一直伴隨著自己。

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沒有差距就沒有自卑。但是差距就堂而皇之的擺在眼前,無法逃避,更無法改變,唯一能改變的只有心態。所以與其深陷自卑和埋怨,不如改變心態。事實已經如此,既然無法擺脫,那就不如享受並把精力放在努力和奮鬥上。

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其實,無論窮富,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無論貧困還是富有,這一切對於生命而言都是難得的體驗,都是形成人格的人生經歷,那是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的組成。生命是什麼,人生是什麼?就是不同的經歷和體驗,這便是生活,這便是生命,這便是人生。

所以,伴隨城裡孩子成長的是科技互聯網,但伴隨農村孩子成長的是田野河流,伴隨城裡孩子成長的是興趣特長班,伴隨農村孩子成長的是春華秋實,各有各的生命體驗,各有各的人生經歷,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沒有誰比誰過得好,也沒有誰比誰過得幸福。

或許曾經貧困自卑,但我們仍要感激在村裡和田地裡長大的日子

生命的本質不過是一場人生經歷和體驗,不同的環境和經歷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並形成了不同的生命感受。

無論窮富,無論差距,我們都該感謝,感謝曾經那些經歷,感激曾經那些體驗,並值得我們記憶和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