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怎么可能不和“吃”打交道呢?菜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从这个微缩的大千世界里,你可以看出人间的百态;从百姓的日常普通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你看出到人间的喜怒哀乐。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利益、价值的交换交易,通过互相补充、各取所需来满足各自每天吃、喝、拉、撒、睡这些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需要,有交易就必然有联系,有联系就必然有关系,这些看似的不值一提的鸡毛蒜皮却每天都在上演,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或者被参与者,你总是会在嫣然一笑中得到某些安慰和回味。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禽肉蛋奶

这几天在出去买菜环节过程中,发现与其说是买卖行为关系是消费者和商贩之间的关系,不如说是一种内在无形的消费心理博弈的一种过程,和人心道德评价的一面镜子反映,在这里,你可以窥探人心和人性,甚至可以得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的道理,从这些不起眼的人间烟火气息中得到宝贵的人生真谛。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充满人间温情的烟火气息

首先,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性是贪婪的,与生俱来的就是喜欢占便宜,这种便宜并不一定是完全地反映金钱的多少,有时仅仅就是为了得到占了便宜的满足快乐之感,而如果商铺店家为了得到这种看似精明、一直不吃亏的心理优势,而和顾客争执了赤面耳红,往往十之八九不会做到顾客临门,福喜盈门。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蔬菜必不可少

买菜小记见闻一:

一个大妈想买水果,到了一个水果摊,问商贩,“老板,苹果多少钱一斤?能否便宜一点卖?”

老板微带紧张、很实在地说,“怎么可能便宜呢?我们进货都那么贵,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大妈不声不响离开了,不再光顾这家了。

再到了另外一家,问商贩,“老板,苹果多少钱一斤?能否便宜一点卖?”老板听后,拿了一个塑料袋扔给大妈说,“阿姨,你好!你先挑苹果,挑个大的、挑好的,能便宜我尽量给你便宜啊。”大妈听了乐呵呵地开始挑选,拿好了放在称盘上,一共是8.8元,大妈刚要掏钱,商贩说,“阿姨,你好,一共8.8元,你就给8.5吧,下回还请你多多照顾我们生意啊,谢谢啦。”

“好嘞!”大妈拎着一袋苹果高兴地答应着走了,她下回再买水果,肯定就指定买这家了。

看吧,商家仅仅就用3毛钱就把人心给收买了,而且让大妈心甘情愿地成为这家店铺的忠实客户了。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据说,吃水果会让人变了越来越美。

其次,人是喜欢拥有自主选择权的,任何人都喜欢自己拥有对眼下一切事物的实在掌控感,“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种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和重要啊,上至九十九的老人,下至刚会走的婴幼儿,都是需要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只有我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想法、行为、人生和命运,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包括领导、父母,除非我愿意听你们的安排,否则就是不可以。这其实也是超市为何那么受到大家欢迎的原因,因为它给了你一种充分享受自由购物快乐的满足感,与其说是购买物品,不如说是购买一种舒畅愉悦的自由心情。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超市里面的繁华

买菜小记见闻二:

一个小姐姐和阿姨到了卖冷冻海鱼的商铺,问老板,“黄鱼多少钱一斤?” 商贩回答,“9元一斤!”

“好的,我要拿两条。”商贩直接就拿了两条黄鱼放在袋子里快速地上称称了,并说“9元”,结果小姐姐不满意,把鱼从袋子里全部倒出来,因为是冰冻鱼又冷又滑,拿了好几次才好不容易把另外挑选的两条鱼放进袋子里,花费了点时间。可想而知,在这买卖过程中双方并不愉快,为何呢?

是不是这个这个小姐姐太挑剔了呢?

其实不然,因为这个商贩没有准确地揣摩出对方的心理,小姐姐说“我要拿两条鱼”,并不是说“我要请你帮我拿两条鱼”,真正的目的是她自己要拿两条鱼。你只需要把塑料袋扔给对方就行了,而你却好心办坏事,迅速帮对方选择,其实是剥夺了别人的购物挑选自由权,当然别人不高兴了,因为失去了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在顾客临走前,还看过小姐姐后对阿姨说,“这是你家的?”言下之意,“你的小孩怎么连鱼都拿不好?”,这最后一句问话其实是表现商贩较低的情商,因为已经超出了卖商品关系的本来范畴。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人间烟火在菜场

第三、人都是喜欢和和气面善的人打交道的,人和人之间交往其实就是一种气场的交流,如果这个人为人比较忠厚,那面相自然比较和善,言语表达比较和气,容易和气生财,自然大家也一定会过来捧场,让店家财源滚滚来。与其说是你在卖有形的商品,不如说是你在卖和他人无形有效沟通的情商技巧和妥当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杯酒见真情

菜场小记见闻三:

顾客到了一个卖莲藕的商铺,问道商贩,“老板,你好,请问莲藕怎么卖?”商贩回答,你想要大的?还是小的?大的5元一斤,小的3元一斤,你可以自己过来挑选,想买什么,就自己挑选拿什么。

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判断出这家店铺生意肯定非常兴隆,为何呢?

首先,商贩把客户分类了,分为购买有经济实力的,和购买能力较弱的,买大的和买小的。

其次,商贩采用二选一的方法来回答顾客问题,这就促使客户不是在“买”和“不买”中纠结,而是在“究竟是买大的呢,还是买小的呢?”中作比较和选择。不管怎么选择,店铺肯定能做成一笔生意。

再者,放开让客户享受购买的自主选择权,可以尽情的挑选商品,也说明商家为人比较厚道,对人比较信任,不怕弄坏商品。

顾客挑好了物品,商贩在称之前把中间藕节的不能吃的两头削掉,干干净净的再算重量算钱,然后说“5.7元,这样吧,我再送你一小节嫰藕,算6元可以吗?。”再称给顾客看,其实是计价盘屏幕显示6.4元,“好嘞,就收你6元。”

客户买完后高高兴兴的拎着东西走了,我们可以推断出结论:下回这个顾客肯定还是到他来买东西。

买菜中的趣闻小记

简单、愉悦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又是一个极佳的销售案例,细节出真知,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平凡的贩夫走卒未必读过什么高深营销案例书籍,但是却那么的接地气接近生活地懂得人心,抓住人性的弱点,确实让我们刮目相看,其实做人何尝也不是如此呢?有时多吃点亏,未必就真的吃亏,吃亏是福不会过时。

从这些现实生活的买菜趣闻小记中,我们得到的一些宝贵启示,何尝也不可以运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呢?因为生活出真知,生活的道理是不会过时,人性的可爱是不会永远过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