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問先學做人,戳中淚點,學霸媽媽的學渣兒子

最近,一位學霸媽媽的教育心得突然刷爆朋友圈,很多家長都說被戳中淚點……我的孩子,雖然英語不行,可是他心底善良,他進樓棟門的時候,總會用小手撐著門,等著後面的人一起進來;我的孩子,雖然語文很糟,可是他孝順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

在這篇文章裡面有說,作者是985的碩士,而孩子的爸爸也是985的博士,作為兩個學霸的孩子,很多人都認為是繼承了父母聰明的基因,成績也不會太差。但是事實是,孩子成績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這位媽媽說自己也嘗試過很多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例如報一些輔導班、請家教、自己親自給孩子輔導功課,竭盡所能花錢來提升孩子的成績。

後來發現他成績不好卻一直努力學習,能安於做好自己,自愛且愛他人,自尊且尊重他人,以一顆包容開朗的心,去對待他周圍的人們。

做學問先學做人,戳中淚點,學霸媽媽的學渣兒子

多少年來,人們因為追逐名利而變得浮躁。各種課外輔導班,考前押題,劃重點等,為了提高成績而努力,卻忘記了教育的本質。

教育,不僅傳授知識,更能提高個人修為,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力,從而認知自己,並不斷提高自己。教育,就是在幫助個人認知自己,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我們才可以掌握個人的命運,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教育,是在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和性格的基礎上,引導他去自我發現:發現熱愛的工作、愛慕的人和想要的生活。 學會愛與獨立。

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人。這個成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在共同的社會生活過程中通過教育從自然人逐步生長髮展成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

其實父母的教育主要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身體健康,快快樂樂的像個孩子本身該有的樣子。成不成才無所謂,只要能成人,在這個物質金橋堆積的社會里,能夠守得住自我,保持本真純善,就很讓人欣慰了。

做學問先學做人,戳中淚點,學霸媽媽的學渣兒子


成績不好難道就是壞人了,孩子叛逆就要挨打受罵?孩子好壞真的不能一味以成績來判斷,這樣不僅武斷還阻礙了孩子的各項發展,就跟那位媽媽所說的一樣,我們不能歧視平淡應該接受平凡。

孩子健康快樂有著正確的三觀才是最好的孩子。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天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快樂!善待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保持好心態,積極樂觀,及時清除負面情緒。不要沉浸在煩惱和憂傷中。認真負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從工作中找到樂趣。這或許就是一個平凡人的快樂了。

做學問之前先學會的是做人,只有人做好了,才能去做學問,一個人的品格決定這個人的高度。北宋教育學家張載所說的讀書的真正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做學問先學做人,戳中淚點,學霸媽媽的學渣兒子

做學問先學做人,戳中淚點,學霸媽媽的學渣兒子

做學問先學做人,戳中淚點,學霸媽媽的學渣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