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各种不如意和失败。我们需要在生活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但在这种过程中为什么总有各种各样的不幸福和不愉快?往往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应对策略出了问题。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其实策略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每一个策略都有一定的用途,策略无效往往并不是因为策略本身不对,而是因为策略太单一,针对不同的事情,用同一种策略。

比如:当我们是小孩时,面对父母,往往用一个策略,叫“要”,小时候向父母要糖果点心,好玩的玩具,长大了向父母要手机、要电脑等,通过“要”这个策略取得了“成功”和满足。但是如果换了一个环境,在学校里,在单位工作中,继续把这种“要”的策略复制,那很有可能就会发现行不通了,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那就需要增加新的策略,比如“给”的策略、“合作”策略、“交流”策略、“包容”策略、“忍让”策略。。。。。。等等。

而如果在不同的环境中,你的心智策略始终如一,那就会造成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却在学校里却成为了“坏学生”,而在学校中被老师们广为赞誉的“好学生”在工作中却不能有太好的成就。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而在夫妻关系中,女士说一堆女士的话,男士说一堆男士的话。两个人说的好像都不是同一个家庭状态,你仿佛看到的是两个场景。也就是我用我的眼睛,我用我的策略去看,去看和评判这段关系,而他呢就用他的视角去解读这段关系,所以这一个家庭就像两个世界一样。

所以人们“碰壁”后,往往会逐渐失去自信和耐心,抱怨、牢骚,对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行甚至成了“愤世嫉俗”的愤青。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任何策略都有他的有效性,不要否定任何策略,因为否定意味着负能量和失去自信,而是要在以前“成功的策略”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加“新的策略”以应对新的环境。

而且增加的这种“新的策略”是否能够适合新的处境,还需要和别人的策略进行互通,与他人的策略进行有效的配合。

上述阐述看似道理简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还往往会有这么多的苦恼和不如意?因为我们自己往往更愿意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这个“舒适区”一是长久以来的“成功”习惯,一是人人往往都有懒的习惯,希望“自己不动、别人动、我躺着就能成功”——也就是更多地倾向于“环境可变策略”而不是“行动可变策略”。

而这种希望通过别人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实现自己成功的“环境可变策略”达到的效果其实往往是:不但不能促进别人去迎合自己的想法,反而却有推开别人的张力。本来是想实现自己“我想要、想要、想要”的目的,但实际上往往却是“推开、推开、推开”的效果。

在内心中去强调只有别人改变了或环境好了我才能好,我的失败是因为别人和周围环境的问题。“我做不好企业是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我教育不好子女是因为现在的教育体制不行”“我的孩子这样是因为老师如何如何,他爸爸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等等。。。。。。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这种观点非常具有局限性,因为焦点在外,忽略了我自己的成长和可变性。

表面上看是把责任交给了外面,其实最重要的是,把能动性、把改变的力量甚至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外面!这样就会不断丧失自己对自己命运的掌握,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而“行动可变策略”,是指我的事情我做主,我是主动的,我能决定我能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能发展内在的力量,眼睛向内看,是另外一种策略。而当眼睛想自己看的时候,你会发现,真正的能动性出来了,真正的可能性出来了,所以更开放,更灵巧,因此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和对自己的自信就开始不断体现出来!

同时也不要陷入“我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误区。因为改变这个词有一些负面的印记,也就是说否定了过去,这无形中给自己的心理增加了很多压力和对自己的否定所产生的不自信。

真正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增加我们的策略,增加我们应对的模式,就像机器猫一样,当你布袋里的工具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平静下来,用更多的模式。

而增加,也是一种“策略创新”,创新代表着自己的生产力,要树立一个信念:凡是必有至少三种以上可能性!增加自己策略的生产力,把自己竖立成为一个人生心智策略的“工厂”,不断生产出自己新的“策略产品”,那你这个掌握自己人生命运的“老板”就会越来越有更多的策略产品,来应对人生“市场行情”的变化。

而为什么人们往往不具备这种“行动可变策略”呢?好像人们更多的是习惯用“环境可变策略”,很难像机器猫一样,遇到困难随时可以拿出新的策略来应对,更多的是“一根筋”地去依赖甚至抱怨与于他人和环境?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这种“一根筋”也就是单一性地使用“环境可变策略”的现象好像是我们很多人“先天”就有的,不自然地就进行“熟练地”运用。也就是说这些策略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策略,而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策略。

越是熟悉的策略思维往往源自于我们最熟悉的任何环境,当我们小的时候,有可能就已经会这个策略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模式很多都和原生家庭相关或自己最单纯的时候接触最多的人和事有关。

早年自己的亲身经历,目睹或听说他人的经历,重要他人的说教等等信息,往往会在“单纯的童年”通过自己视、听、触等基本的认知产生了最早的对事物的应对策略认知。

但成年人加工信息形成策略的方式和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孩子的理解力是非常少的,孩子往往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加工出来的叫“视听感”这个东西来判断。

而成年人加工就比孩子多了一个功能,除了视听以外,还会判断,还会更深入的理解他人,所以成年人经过自己的判断所做出来的决策就更有智慧,更照顾全局。

比如爸爸和妈妈吵架,在孩子看来表面上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用抱怨对方,命令对方的“环境可变策略”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可是当我们探索深入下去就会发现也许父母彼此并不是在指责自己的伴侣,在妈妈对爸爸指责的背后的那种期待是什么,只不过是妈妈表达爱爸爸的一种方式,但是孩子内心“传承”的确是妈妈指责爸爸的一种形式。当自己有配偶时有可能就会将这种形式“传承”到自己的家庭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一些人身上。所以有的时候年轻的夫妻吵架,有可能是内心深处把自己的男友当成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在替自己的妈妈指责爸爸,避免自己的男友犯下爸爸曾经犯的“错误”,给自己带来妈妈曾经受过的“痛苦”。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所以当孩子能够更深一层看到了那一份爱的部分的时候,或许自己的眼睛里就会充满“爱”而不是“指责抱怨”。

而孩子往往是单纯的,他无法理解他人,他无法理解爸爸妈妈原来是用这种方法相爱,他只能听到这种不爱,无法理解爱的部分。

我们做孩子的时候有太多的不舒服,太多的难受卡在里边,那以后作为成年的理性的层面,就像是一个机器,里面生锈的成分比较多,动起来就不够灵活。 所以我们看到有些朋友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不够灵活,往往一根筋,这种判断其实是有失误的,就是孩子的判断力。

我们对我们自己做工作,有的时候真的是要先照顾我们那些作为孩子时候,那些没有触碰的,或者已经生锈了的那些情感的部分,回看一下我们曾经有哪些“策略”,对应起我们曾经遇到的不同的人和事,我们是否真正看清了故事背后的故事,我们是否在不同的场合针对性地运用了不同的模式。

同时我们再继续往下探讨的话,就会探讨出我们心理学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小孩子和成年人。那小孩子采取的模式是什么样的?成年人采取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成年人和小孩子不是取决于他的年龄,而是取决于它的心灵状态,同时取决于他们采取的什么人生策略。小孩子通常说“妈妈我饿”,这时候妈妈会过来,给他弄一些东西,然后他就觉得满足了。意思是:我弱,你得给我,具体给我什么,你来决定,你给我的不想我想吃的,是你不对,是你不负责任,要受到我的指责。这就把问题解决的钥匙交给了别人。

孩子再大一点可能会说“妈妈,我饿了,给我弄点***吧?”意思是:我弱,但是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的目标我很明确,但是我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必须需要别人帮我才能完成,别人不帮我,我就有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

而成人的思维“妈妈,我能照顾好自己,平时你最喜欢吃***,你看我给你带了点,你喜欢吗?”意思是:我强,我能给我自己创造出我想要的,而且还能帮你创造你想要的。


你为何老是生活的不顺,改一下策略就会幸福百倍

有问题的人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卡住了,只会伸手向别人要,这是小孩状态,而成功的人能够把外在的环境和困境转化成他想要的资源,甚至能帮助别人实现别人想要的资源,能够转化出来他想要的资源。

成年人的状态我选择了是我自己承担,而小孩子的选择是别人承担。从小孩的被动策略到成人的主动策略需要走一段路,而且这段路会有所反复,有可能我会去到那里,但是又会回来。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允许反复,但是需要逐步减少反复,要不断地缩短回来的历程,直到我们有事情发生很自如的跳到那里去。

我们训练自己的成人状态,明白和理解原来的环境状况,同时更不要去投诉原来的环境和自己的原生家庭。

现在另一种“拼爹拼妈”的时代,就是要拼父母的心智模式,如果夫妻之间有了很好的亲密状态,我们很少会看见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会出现问题,在其他场合依旧如此。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或将要成为父母,也会成为其他人的重要的他人。灵活地改一下策略,会看到另一个世界,产生“幸福的惯性”,就会让你和你身边的人因你而幸福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