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和发展的态度看待孔子和传统文化

先说说我对孔子认识的过程

以前总是觉得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过去封建统治的工具,特别是中学历史讲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把孔子和中国传统那一套东西打个稀巴烂,孔家店成了妨碍社会进步的最大思想障碍,于是我也不自觉地就认为这个两千多年前的老夫子真的特别可恨,世世代代老百姓受尽其蛊惑毒害。这一点认识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改变,甚至在读研究生二年级时听到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的消息,我还在宿舍跟舍友们笑骂那简直就是复古逆流,不符合时代需要。

后来参加工作,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任务,于是不得不服从工作需要去做相应的工作,其中有些工作内容是接触一些清北人师和社科院、中央党校的一些研究传统的知名教授,为了做好工作,不得不逼着自己去研读一些传统经典,不得不去读孔孟老庄那一套东西,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却发生着慢慢的转变,个人的思考也逐渐深入了一些。

至于现在回过头读孔孟老庄,更多的是感受到先贤圣哲们博大精深、洞明世事人心的智慧,今天的人们仿佛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仿佛一切都看得到,看得清,看得透,其实今人未必就比古人更智慧,恰恰是那个生产落后、人们普遍认识不深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了不起的思考者,产生了对人性深邃的洞察与总结。今天的我们不能只从当下去理解孔子他们,无论怎样,他在当时能开私学之先河,为恢复社会秩序,安定人心,并且能以合适的方法化育学生,传播正能量,无论如何都是当时的顶级人物。

再回头看看孔子与儒家文化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关系。仔细想想,把孔子作为封建帝制思想的“罪魁祸首”既不客观也不公平,一是因为孔子只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儒家思想特别是作为统治阶级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却不是孔子的功劳,而是后世对儒家思想的大规模现实性改造,最突出的莫过于汉武帝时期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再往后就是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又一次大改造,最终完成成为“皇权”正统性的思想理论支柱。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儒家思想,历史上也有“外儒内法”的说法,甚至某些时期法家思想则更突出些,释家、道家思想也在社会层面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且发生作用。

最后,关于对待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认识,我则认为更多的原因则是救亡图存和社会再造之需要,矫枉必须过正,最终的目的也是改变当时国家社会落后受辱之现状。

至于,当今是否需要孔子,无论我们否定或肯定,始于孔孟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部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家庭观念和社会价值观,都深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理念反倒是特别珍贵,比如“仁”和“仁政”、“民贵君轻”、“小康”与“大同”,无不体现着人类最闪亮的精神之光。任何毫不分析、不加扬弃的武断态度对待传统都是不公正的,只有批判继承,去粗取精,才能让中华文脉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延续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