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篇一:旧小区改造工程必须以建立长远稳定运行机制为前提(三)

五、加强旧小区改造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夯实工作的群众基础。

在以往的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从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来看,群众的发动和宣传教育及引导工作严重不足,旧小区改造的目的、意义、急迫性、业主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宣传教育的不够,部分业主形成了等靠要思想,一点儿也不付出就能有所收获,但对旧小区改造中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日常管理长远稳定运行机制、建立对巩固旧小区改造成果、促进自己的房产保值增值认识不足,表现在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缺失等几个方面,部分业主养成了宁可住的破破烂烂,也不要物业公司服务的免费就好的观念,所以地方政府在旧小区改造实施前,应在相关媒体或网站开辟专栏,组织专业人士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开辟业主问答专栏,对业主的咨询和疑问给予正确解答和引导,这样才能为正确开展旧小区改造、打造长远稳定运行管理机制、保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奠定坚实的群众思想认识基础。

六、旧小区改造的组织实施。

我在单位任职时,始终实行的是物业行业管理职能部门牵头、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的相关管理机制,由于未考虑旧小区改造以后的长远稳定管理机制问题,还尚可,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征求业主对旧小区改造的意见,还要选聘改造后管理的物业公司等项工作,工作很繁杂,内容大多需要依靠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深入的小区业主思想工作才能完成,因此原有的体制机制并不相适应。

新形势下的机制应该是配合社区网格化管理,落实社会主体管理责任的区政府牵头,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物业行业主管部门只是负责综合业务的汇总和协调新机制,把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与日后的长远稳定管理机制打造融为一体,也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适应,既是改造小区的实事民心工程,也是改革社会治理结构的一次有益探索,细化工作步骤和工作标准,确保旧小区改造目标的实现,把好事办好落到实处。

旧小区改造与扶贫工程都是为解决社会困难或弱势群体的民心工程,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长远稳定的运行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把民心工程变得扎实有效,能看到长远的利益,也希望自己对旧小区改造工程的一点感悟能够给相关的部门工作人员与共鸣,把中央的决策落实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更多弱势群体感受到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生活指数,改善市容环境和市容市貌,促进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全篇完。

政府篇一:旧小区改造工程必须以建立长远稳定运行机制为前提(三)

某旧小区实景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