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每天听安爸说保险,人人都是保险专家。

写在前面:

颓废了好几天没有写文章,今天动笔,依然想先写写最近的感受。

过了国庆,安妈一直出差,我这个老爸就不得不独自面对安安。

每天安安都很乖,每天都给我讲学校的故事,每天都要练习跳舞和英文,每天睡觉前都打闹笑到肚子疼,每天都在互道晚安后,问问一句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妈妈了。

我会说,我也想啊,晚安,我爱你。

安妈有时候会问我为什么可以和安安这么好的交流?

还是陪伴吧,有效的陪伴才有平等的交流,只有平等的交流才有真正的理解。不是么?

陪伴不是我是爸爸,我就要对你所有事情负责;

交流也不是我有义务回答你所有的问题,或者必须得到所有的回应。

说起来简单,度得把握却有不一样的结果。


前两天看到《一路成年》里,因为节目任务,梁家辉女儿要坐峡谷秋千,在危险面前,大女儿开玩笑的说了一句“一起生一起死”,死字还没说出口,老父亲就急眼了。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前一秒还安慰女儿们不要害怕,后一秒就在李剑的怀里掉了眼泪。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61岁的人,哭得像个6岁的孩子,这就是父母的牵挂和保护。

还记得之前鲁豫采访梁家辉的时候,鲁豫问梁家辉,你的女儿找男朋友最明智的方法是什么?

梁家辉很平淡的说:我从来不管,我女儿十四岁就开始拍拖了。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当鲁豫追问他,如果这个男孩真的是你不喜欢的你会说吗?

梁家辉回答:“又不是我嫁给他。”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父母之爱,本应如此。

我们应该去付责,负我们该负的责任,心中充满敬畏和爱;

我们应该要克制,给他们本该他们担的责任,有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

希望他们未来有自己绚烂的人生,而他们的人生,为父母的我们,是他们内心最温柔的情感堡垒和守护者,仅此而已。

以后希望我能够多写一些养育心得,希望有个地方可以记录这些,常看以自省。

在做这个保险科普的过程中,很多跟我交流的妈妈和爸爸都是因为有了孩子而购买保险,大抵如此,人之常情。

因为我们不光要对自己负责了,现在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就是家庭和孩子。

之前讲了好多产品和方案,今天还是回归到保险基础,讲讲从哪些方面选择适合家庭的保险产品。

本文共有以下几部分:

1、购买保险,是越贵越好么?

2、不同的产品保费相差10倍,差别在哪?

3、重疾怎么选择合适的产品,不会出错。

一,购买保险,避开哪些误区!

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是我们买东西时自然地想到的,但是在很多家庭在不了解保险的情况下,往往会陷入到价格的误区里,这种思路一开始出发点就错了。

误区一:是不是越贵的,保障就越好?

普通人缺少保险配置基础理念,更无法甄别保险产品及条款的优劣时,自然就会把价格作为比较的重要标准:贵的保障一定更好,然而这种想法并不理性。

以重疾险为例,重疾险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最核心的 25 种重疾保障,几乎所有产品都是一样的,这些病种已经占据了 95% 的理赔。

所以很多产品就会在附加保障上作文章,比如有些重疾产品,捆绑了终身寿险;有的产品增加了身故或者疾病终末期的赔付;又或者是附加了住院津贴;还有的增加了老年护理金等等。

这些有的是捆绑了必要性不高的险种,有的是附加作用一般的保障和重疾共用保额,看似很多东西,实际理赔时仅赔付其中一种。

误区2:越贵,理赔越容易,服务越好?

买保险最怕的就是理赔难,经常有妈妈跟安爸反馈,说销售人员告诉她:自己家的产品贵是因为赔付容易,服务好,便宜的保险没用,理赔各种刁难拒赔。

哎,我听了只能感叹一声,扯淡。

理赔以条款为准:首先保险是合同,条款约定可以赔的才能赔,否则再贵的保险也不会赔。

各公司获赔率差不多: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理赔,各保险公司的获赔率都超过 97%。

没有听说那个保险公司因为拒赔而发家,保险公司爱惜自己的品牌和口碑远大于靠拒赔赚钱来得重要 。

误区3:品牌好就是价格贵。

现在还会有很多销售把自己家公司说是大公司,品牌好,保险中的爱马仕,所以贵啊。

对于这种说法,安爸实在无法认同。

先不说保险公司没有小公司,就说算是所谓的大公司,也要根据自己实际的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吧。

保险是保风险的,单纯的贵而忽略保险覆盖风险本身的功能,并不是一个很理性的选择。

想要合理选择产品,还是要了解保险知识,认识保险才能真正避开种种误区。

二、有的产品保费相差10倍有余,差别在哪里?

我们列举一个产品的例子,同样的保额,区别是什么: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可以看到两个产品重疾部分保额都是50万,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个原因:

1:保的越久,价格越贵。

这里面涉及两个概念,一个是保障周期,一个是缴费周期

保障周期越长,价格越贵。

这个很容易理解,保30年和保终身,必然保终身的更贵一些。

适当选择定期和终身型重疾的搭配,做高保额,降低保费也是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不错的选择。

缴费周期越长,每年缴费就越。

同一个产品,缴费周期长总体保费会高出一些,但每年缴费金额就低很多,

从资金压力和通货膨胀等角度来说,选择更长的缴费周期更划算一些。

2:保障越多,价格越贵

B 产品包含身故/全残赔付 、癌症额外赔付、老年护理金等附加服务,成本要高出不少,所以价格也要贵上几倍。

注意!其中身故、老年护理和重疾是共用额度的,虽然有3份保障,不过总保费并未增加,最终只能赔1份。

虽然A产品保障没那么多,但安爸觉得,只要包含重疾和轻症的核心保障,已经是一份标准的重疾险了,其他都只是锦上添花。

如果你在意身故/全残保障,其实也可以单独附加一份定期寿险,30 岁男性,交 30 年,保 30 年,每年只需 1000 多块,

3:返还型和理财型,价格更贵。

很多产品为了迎合国人保守的心理,设计了返还型产品,所谓的有病赔钱,没病返款!

这类型产品看似不吃亏,其实不然,

同样的保额,保费贵了好几倍。

降低了保险产品的杠杆作用,最后变成定期储蓄,保额还没交的保费多,失去了保险的意义。

理财型产品,你可以理解为你多交了很多钱,保险公司拿去投资,几十年后再把其中一部分收益返还给你,保障不足,收益不高……

三、轻松几步,选择适合的产品。

看到上面,有些妈妈们是不是觉得懵懵的。虽然这么复杂,其实还是方法一步一步做出适合自己的方案的。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我建议通过以下步骤规划家庭保险:

Step1: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先确定预算。

对成年人来说,一个完整的保险方案包含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通过组合搭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之前有个资深保险从业人员跟安爸说,用户花多少钱取决于用户意愿,言下之意是多多益善,花越多越好,我只能一笑了之。

我建议,买保险不能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总保费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 10%,相信我,不足10%的费用一样可以有完善的保障。

Step2:保额做到多少才够?

买保险首先要考虑保额!

发生风险时要真的能解决问题,保障再好,保额太低是没有意义的。

以重疾为例,重疾的保额一般按照3-5年收入来配置,建议不要低于40万,发生重疾风险,才能真正帮你度过难关。

这里再次提醒,不建议选择返还型重疾险,因为花同样的钱,返还型重疾险可能只买到 20 万,而消费型重疾险可以买到 50 万。(预算充足,不差钱可以忽略此条!)

Step3:哪些保障优先级比较高?

重疾的保障最为复杂,我这里列一下重疾产品常见的保障以及相关的优先级:

保费2千和2万的保险区别在哪?手把手教你选靠谱的保险

直接说结论:

预算有限:可以考虑初级、基础和标准保障,包含重疾保障就是一份及格的重疾险,还可以搭配轻症和中症。

追求更高的保障:进阶和完整保障包含重疾多次赔付,让人更有安全感。不过价格也相应更贵,可能每年要花上万块。

Step4:自身的健康情况自查,精确定位产品。

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请做一下自查:

1:是否有家族高发疾病或者遗传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家族有同类癌症高发情况。

出现这类情况,应重点选择相关保障更充足的产品。

比如之前提到的支持心脏支架手术2次赔付的芯爱,或者支持癌症2次赔付的健康保2.0等产品。

2:是否之前检查出相关身体问题或者已经持续治疗中的某些疾病。

带病投保的情况比较复杂,简单的方法就是优先选择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其次选择支持智能核保的产品。

如果智能核保无法通过,需要进行人工核保,这种情况建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同时投保,增大核保通过几率,之后在犹豫期内退掉不需要的产品即可。

特别强调:尽量在健康的时候投保,而且在准备投保之前,如无必要,尽量不要体检。

写在最后

太贵,太便宜都不是最优的搭配,在可控的预算下做到充足的保障才是正确的选择。

很庆幸您一直看到这里,能看到这里的,就是我所说的学习型的爸爸妈妈,为自己点个赞!

希望给您和您的家庭带来真正的保险科普知识,我该去陪安安了。

如果这篇文章解决了您的疑问,希望您分享给更多地好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支持安爸的科普工作。

谢谢!不见不散!


- END -


文 / 安 爸


HI,我是安爸,非保险从业者,一个严谨又浪漫的理工老爸,热衷研究各种陌生但有趣的领域。
这里没有广告,不写软文,只有保险知识和产品测评。
我会用最简单的文字来告诉你保险怎么来避坑。
回复“安爸”,获取免费保单管理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