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2万多志愿者,3年办好事4万余次

近日,笔者走访韶关乳源境内的瑶族村寨和高寒石灰岩山区的村庄,所见处处呈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繁荣昌盛、欢声笑语的新气象、新风尚、新面貌。

韶关乳源:2万多志愿者,3年办好事4万余次

志愿者为农民耙田。

据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自2018年8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志愿者2万多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364支。这些志愿者服务队分布在瑶乡村村寨寨,长期奉献瑶乡,尽自己的力量,为瑶乡百姓排忧解难,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等工作,不辞辛劳,共同奏唱文明实践凯歌。数据显示,三年来,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服务项目400多项,开展活动1000多场次,做好事办实事4万余次。

该县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中,着重实践“瑶汉互助、城乡互助、邻里互助、地区互助”等四互助,使瑶乡村寨旧貌换新颜,开启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征程。

瑶汉互助,关系更密

难事有人帮、忧事有人解、愁事有人化。4月中旬,正值春耕生产繁忙季节,东坪镇新村茶园里的杂草长得飞快,由于人手不足,除都除不完。当地瑶汉互助志愿者知道此事后,立即组织58名志愿者帮助瑶族茶农除草,仅一天功夫,把近100亩茶园里的杂草清除得干干净净,茶农喜出望外;茶叶制作期间,乳源天瑶红茶叶基地的林少春等技术人员,把多年的经验传授给新村的瑶族同胞茶农。

韶关乳源:2万多志愿者,3年办好事4万余次

志愿者为茶农除草。

“瑶汉互助的作用十分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开展以来,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经常有,既有生产的,又有生活的,互帮互助不仅解决了许多问题,还加深了瑶汉之间的感情,使瑶汉之间的关系更加牢固、更加密切!”东坪镇新村村委会主任赵云华感叹道。

在乳源的东坪、游溪、必背等瑶族乡镇,不论是在茶园里、菜园里或者果园里,瑶族同胞与汉族群众共同劳作的情景随处可见。

这里还有不少人是技术互助的典型,瑶族“绣娘”邓菊花,把累积了七十多年的瑶族反面刺绣的“绣法”技艺传给汉族女学生,在邓菊花的带领下,现在有300多名汉族女学生懂瑶绣、会瑶绣,使得瑶绣这一“非遗”得以扩面增量;位于一六镇的金穗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务工人员时,优先照顾周边村庄的瑶族同胞,总经理傅连红笑着说:“把种菜的技术和经验传给他们,掌握技术后,自己可找出路创业,既带他们学,又带他们富。经过近两三年的时间,六十多名瑶族同胞不仅掌握了技术,还脱贫致富!”

城乡互助,发展更快

今年4月初,在得知游溪镇江背村复工复产及春耕生产速度缓慢,延误农时不利生产的消息后,乳源县明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齐天伦决定,会同乳源农机服务中心、游溪镇政府,共同举行了文明实践“为民机耕服务 助力春耕生产”活动,调用了两台904拖拉机耕田、一台T20植保无人机喷射水肥,50名文明实践志愿者与农民一起春耕。此次活动为60户农户耙田200亩,既加快了春耕生产的速度,又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村民许洪春称赞:“铁牛声声响,水田起泥浆,马上可插秧。机械耕田真不一样,比人快15倍左右!”

在城乡互助方面,该县着力做好城乡资源联动,发挥上下级志愿力量,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和企业认领服务项目等工作,创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既让惠民利民的政策开花结果,又让瑶乡群众得到实惠,农业农村发展更快更好。

据了解,近三年来,该县开展了城乡互助活动300多次,帮助群众解决1500个困难,及时化解了群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此外,为推动城乡文化的发展和打造文化品牌,乳源县委宣传部与韶关学院组建了“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共建项目,从2019年4月实施以来,培育了25支文艺兵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150多次帮扶排练活动,培训文艺骨干近350人,并创作提升25个品牌。如今的乳源,镇有镇文艺骨干、村有村文艺队伍!有力推动了城乡文化的发展。

邻里互助,友情更深

“新时代文明实践邻里互助活动开展两年多时间以来,确实带来好的变化,整个村庄起了根本变化,村风更正了、民风更纯了,邻里之间的友情更深了,村庄好人好事、新气象新风貌尽出不穷,从前的歪风邪气、歪门邪道一去不复返!”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桥村村委主任许天华感慨道。

据介绍,大桥村地处高寒石灰岩山区,较为偏僻边远,全村2003人,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由于村民思想观念陈旧、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全村环境卫生出现“脏、乱、差”的不良现象,邻里之间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委会在文明实践活动中,以“三崇文化、孝道文化、道德文化”为载体,采取宣讲、观摩、温暖进百家等方式,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老人、培育少年、调解纠纷等活动,从爱清洁、讲卫生、邻帮邻、亲扶亲、人助人等方面入手转变村风,改变民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旧貌换新颜,原来垃圾满地的村庄,如今变得干干净净;以往污水横流的村巷,现在变得清新亮丽;曾经恶语相对的邻居,今朝欢声笑语……

韶关乳源:2万多志愿者,3年办好事4万余次

志愿者慰问留守儿童。

像大桥村这样变化的村庄,乳源全县有1000多个。村村呈现和睦相处,户户呈现和气相居,人人呈现相顺相融新气象。 据了解,该县村庄结合实际,成立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凝聚邻里力量,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人群提供必要的服务以及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全县各类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100多支,开展互助活动近5万余次。实践邻里互助,邻里关系密切,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关爱。如在疫情防控中,文明实践志愿者为居家隔离人员,代购代买日常生活用品1.2万次;如县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爱心代购商品800多件,重量约1吨;在今年4月10日,25名志愿者到贫困户家里进行清洁卫生,把贫困户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既为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又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为群众服务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地区互助,变化更大

该县注重请进来传授经验,先后邀请茶叶、蔬菜、水产等行业10多名专家,以专家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变农村较为落后的面貌。长年邀请珠江水产研究所教授黄樟翰,指导全县“禾花鱼”生产,经过努力,乳源中冲村成为全省首个稻鱼种养综合示范区,使“穷山沟”变为“聚宝盆”,约1200户农民养殖“禾花鱼”摆脱贫困,迎来富裕。

韶关乳源:2万多志愿者,3年办好事4万余次

志愿者在贫困户家中打扫卫生。

注重献爱心救助,在今年年初疫情防控中,乳源部分企业和个人,向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捐赠消毒水、大米、蔬菜等大批物资,化解燃眉之急......

地区互助是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的“重头戏”,既成为试点推进铺开的桥梁,又为试点创造了亮点,更成为推动瑶乡大变化的“助力器”。试点工作三年来,经过地区互助,全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转变更新了思想观念,通过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全县森林防火意识加强,改变几千年来扫墓点烛烧纸的习惯;又如通过到先进地区交流学习,全县村民改变了随手扔垃圾的不良习惯,都能自觉收集垃圾,推动了乡风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在地区互助具体措施上,该注重试点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截至目前,与100多个省内外的试点县区进行了交流,学长处、补不足,不断优化试点工作的方式方法。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赖南坡 饶雯婷 欧辉 钟华

【作者】 唐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