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与对比原则在网页设计上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分组与对比原则也是网页设计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平面设计优化方法,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分组与对比原则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1、分组原则

分组,顾名思义:将有关联的元素物理位置上相互靠近,视觉上形成一个整体;而无关联的元素物理位置上相互分开,视觉上呈现分割整体的效果,比如现实生活中常见的:

学校教室里的课桌摆放,这里可以理解为分别用到了对齐和分组的原则;对齐体现在横向和纵向的位置关系,目的是为了体现整齐、统一;而分组则体现在教室中的这条「过道」,它将教室中原本密集的座位分布划分为两个小区域,目的是增强教室整体的通透性、空间层次感,避免给人太过拥挤、密集的感受。(也有利于老师检查作业)

结合现实中的案例,在文字排版中,分组一样能起到很好的划分、切割、整合信息的作用。

分组原则在文字排版中的实用性很高,分组即留白,留出来的是文案的喘息空间、是停顿点、是设计的专业,我们还应该注意:

一:分组即对信息的整合,除了物理关系,其文案的划分也很重要,当文案与文案之间的关联很强时,则可以将他们归为一组。

二:设计中的文字排版要始终有分组的概念,具体分几组要视情况而定,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文字排版分组少分为两组,目的是为了提升文案信息阅读的流畅性、以及避免造成压迫感;而多不要超过四组,目的是分组过多会给人一种松散、不够整体的感受。

三:当文案信息太少且又要兼顾分组时,可以借助按钮、装饰元素、线条、形状等等用于体现文字排版的层次和分组。

分组对于层次感和整合信息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借助对比原则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

2、对比原则

对比,可以理解为「视觉反差」,目的是营造视觉感官上的变化,避免文字排版单调、主次关系不分明的现象出现;合理地运用对比原则,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文案排版层次感以及设计感。而对比原则也能起到很好地整合文案信息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大、加粗、变色等等,其实就是在强调对比的重要性,凸显主次变化

这些对比手法都可以用在文字排版中,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层次变化,可以用一种,也可以用多种,但是要兼顾信息的流畅性以及可读性,比如我们常说的,主文案要放大:就用到了大小对比的形式;重点文案加粗、变色:用到了颜色和粗细的对比形式;再比如在选择字体时给与主要文案以特殊的字体形式:则用到了形态的对比;还有一些游戏海报的设计中,大标题会做一些材质的区分等等,对比的目的是形成视觉反差,而视觉反差的目的则是让用户去注意那个与所有元素区别大的视觉点,进而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而与此同时,层次的变化也得到了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