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双方在战争前的准备与投入。

清国:1890年由《英国武备报》做出了世界海军实力的排名,是根据各国海军的吨位以及武器装备等来排序的。中国海军名列世界第八,亚洲第一。参与甲午海战的主要舰队是北洋舰队,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实力不俗。

日本:日本明治天皇孤心经营15年后,1882年,日本已拥有“舰船12艘,兵员8995人”。但是明治天皇还觉得不够,于是他说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图源:《甲午大海战》)


这样的举动助推了日本国内对战争的狂热,军费一度高涨,有学者甚至认为:“日本军费恐怕要占全部经费的80%上。”1893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前一年,明治天皇又决定以他自己的名义,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银用于海军建设。在财政紧张时期,他孤注一掷,号召全国官员捐出1/10的俸禄作为海军经费。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已经拥有大小军舰三十一艘、鱼雷艇三十七艘,排水量达五万九千八百九十八吨的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海军。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图源:《甲午大海战》)

然而,日本国内的剧烈变化,其实并没有引起外界足够的重视。我记得高中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则材料,写的是在甲午战争开启之初,有些西方人士依然认为这场战争““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是清朝惨败,日本笑到了最后。

这同时也说明对于甲午一战,日本是真的赌上了国运。

这是新兴的亚洲新秀挑战亚洲老大哥的战斗,是亚洲第一和第二海军大国的交锋,同时也决定了两国今后完全不同的走向。

回到正题,倘若是日本输了甲午战争的话,明治政府背负的巨额国债,财政上的极度空虚与国内积压的民怨必然会压垮日本政府,日本很有可能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除了明治维新的改革成果血本无归之外,日本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很有可能就此一直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也不可能借助《马关条约》的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来充实国库,真正完成自己国内的工业化转型。之后的日俄战争,侵华战争自然也无从谈起了。

综上所述,这场战争既然要打,日本就已经抱着必胜的决心,因为他们输不起。

与此相对的,倘若中国能打赢这场战争。那我们来假设一下:

假如丁汝昌没有摔伤,信旗没有被毁;

假如“致远”号能撞沉“吉野”号;

假如清军打入日舰弹药库的不是训练弹;

倘若清朝真的运气爆棚,这些假设成真,最后胜了日本。那与甲午战败有前后联系的戊戌变法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的日期也可能会被推迟一段时间,中国的封建制度也可能不会在1912年就寿终正寝。清国也许会存在更长一段时间,直到另一场大型外部战争的失败或者另一场内部的大型革命才能完成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事业。

我始终认为中国在甲午战争里落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此之前,一鸦、二鸦的失败其实并没有惊醒整个国家的盛世迷梦。除了极少部分的有识之士主张西化,现代化之外,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在经历了甲午惨败后,中国人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既而,才加快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登上历史舞台的进程。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里写着梁启超的“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历史不会重演,即使重演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朝着何种方向前进。当年砸在牛顿头上的一个苹果都能改变了物理科学的发展道路,更遑论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海战的深刻影响。

我们今天重提甲午战争,不是要重燃民族仇恨,也不是要我们捶胸顿足,大呼国运多舛,更不是高扬复仇的旗号,成为战争狂热者。因为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甲午战争对我们今天的意义更多是在惊醒与训诫之上:一个民族只有记得住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如果中国赢了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未来会怎样?


(刘公岛上拿着望远镜的邓世昌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