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奏事上写的“丁忧”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在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时候,

有一段剧情:朝廷平台期间,姚启圣上书请求丁忧守制。

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点儿没搞清楚:

丁忧是一种什么制度?而且是一个必准的奏事?

于是,小弟专门搜集了一点儿资料,希望能帮到各位看官。

古代官员奏事上写的“丁忧”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古人守孝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

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

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

传统儒家的孝道理念,

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果父母去世,

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

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这叫丁忧,也有称丁艰。

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在古人眼中,

当父母去世的时候,作为子女要有所表示,

为了寄托自己哀思,应当停止自己的一切娱乐活动,

在守孝期满之前,要在家中思念父母,

否则是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不尊重,就要背上不孝的坏名声。

守孝这一体制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

古人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哺育要至少二十七个月,

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无法离开父母的怀抱,

所以认为守孝需满二十七个月来报答怀抱之恩。

古代官员奏事上写的“丁忧”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古人守孝

孔子还与自己的弟子宰予进行了辩论,

宰予认为守孝三年太过死板,应当对守孝的时间进行缩短。

而孔子则认为父母去世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

这时候去满足自己其他欲望是会令自己感到不安的,

但是宰予却回答自己安心,这场辩论中双方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

在古人眼中守孝三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朝廷中任职的大臣要以身作则,

如果自己的父母去世,就是以丁忧之名请求辞官。

连皇帝本人在刚刚登基时,都不能在先皇的守孝期内册封嫔妃,

否则就是有违祖制。

宋代的丁忧制度就明确规定,官员在获悉父母去世时应该奔丧,

但必须履行一定的程序,

即首先向朝廷相关部门申请,批准后才能服丧。

武官由于职守的特殊性,还有特别的规定,

他们的申请出中书下御史台,经过验实后才能决定是否能奔丧,

如果是边界军事要地,那么必须等候替代的武官到位后才能离任奔丧。

一般情况下,丁忧作为一种伦理道德,

在古代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服丧就会被认为大逆不道。

宋朝王安石变法时,他的学生李定就因为没有服他生母的丧而受到对手的攻击,后来弄的身败名裂。

古代官员奏事上写的“丁忧”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古人祭祀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

有时由于官员责任重大,皇帝觉得不能离开他,

就下旨让官员不必服丧,

而是留在原有的岗位上,继续为国效力,

这就叫做“夺情”。

明朝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时,张居正就被皇帝“夺情”,继续留在任上。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正在前线带兵打仗的武将,

如果拘泥于这种礼节,临时换将,那么前线很容易溃败。

而这时候就需要皇帝下令“移孝作忠”,

这也就是“百善孝为先,金革之事不避,舍孝尽忠”的由来。

现在各地风俗有所改变,服丧时间有长有短,

但是孝道没有变,父母怀抱哺育之恩要报答,仍然是道德的范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