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人常常会做出些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明明知道吃多了奶茶会胖,为什么还想吃?

明明知道不能过多玩游戏,为什么还要玩?

明明知道运动好处多多,就是瘫在那里不愿意运?

明明知道前面是个坑,还会忍不住往下跳?

……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一台克鲁机。

克鲁机是指:由互不搭配地拼凑起来的糟糕系统的系统

是的,你没看错。

我们一直认为很奇妙的大脑,很多时候,是会不由自主的被很不靠谱的克鲁机操控的。


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祖传系统,它是快速的,纯感性的。

因为我们的祖先打猎的时候就是要快,迅速地根据当下环境以及自己的感受感觉,评估判断是否有猎物?是否有危险?

绝大多数情况,是直接威胁到我们生存,所以必须做出很迅捷的反应

也就说,这是由我们千百万年以来的进化惯性所形成的。

另一个是慎思系统

它是人类进化发展到后面,因为有着越来越多的合作协商,需要静下来,慢下来想清楚,才能做出相应的

评估判断和行为选择。

它是比较慢的,理性的,并且是需要不断地训练的。

两个系统,一个快,经过千百万的进化,深刻在我们的大脑基因中;

一个慢,进化到大脑的时间还比较短,还需后天的训练提升。

所以,很明显,慎思系统是斗不过祖传系统的祖传的本能式的系统,在我们大脑当中是有绝对优势的。

比如:看到老虎,我们根本就不用思考,绝对是非常迅速的抄家伙保护自己或者逃跑。

当然,这时,如果我们还去细细思考研究应对方案,那么就很容易拜拜。

所以,祖传系统连接本能

驱乐避苦,趋利避害,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危险,让人类顺利存活下来

但因为它太过强大没有危险的时候,也会根据自己当下的感觉,快速的做出不太理性的评估判断和选择


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比如吃奶茶。

奶茶甜腻口感好,吃起来让人心里很愉悦,就把奶茶跟自己的愉悦感联系在一起:奶茶=愉悦。

所以,有压力不舒服的时候,忍不住要吃奶茶,不吃还特别难受;就会告诉自己:就吃一杯奶茶,没什么大问题,吃完奶茶,心情好,才好减肥啊。

人类为了让自己获得快乐,不惜自圆其说,自欺欺人的。

这是因为,强大的祖传系统,就跳出来,抑制住了慎思系统。

同理

比如:打游戏。都知道打多了游戏,对眼睛不好,对身心不好。

但打游戏,可以即时满足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两种本能的满足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运动。理论上都知道运动好处多多,可是当下,瘫在那里太舒服了,不想动啊。

比如:我知道,前面是个坑。

可是,往前一步是痛苦的深坑;往后退,更黑暗——慎思系统被抑制,看不到更多的可能与光明——站在坑边,我更担心害怕!

所以,当我跳进坑里,是我当下,唯一的觉得最熟悉最舒服的,但又无可奈何地选择。

即时满足,走惯性思维熟悉路线,是我们祖传系统特征,已经刻在基因中,对我们一举一动有巨大影响力。

所以,我们会明知道前面是坑,还要忍不住往下跳。

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问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为什么要一直控制不住打游戏?

问题是:自己不知道打游戏不好吗?

不,当然不是。

而是打游戏,能让自己暂时获得快乐,或者暂时逃离当前的不舒服的感觉或者处境。

所以,造成自己打游戏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是因为除了打游戏之外,当下的处境,让自己找不到快乐的感觉

所以,我们就知道,让自己不再沉迷于打游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在游戏之外,找到能让获得快乐其他方式。

比如运动,唱歌,绘画,美食等等。


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二、用第三方视角看自己

正如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看别人很准,看自己,却往往是云遮雾罩看不清真实的自我。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自我的圈圈,以第三方的视角,看到自己的感受,想法,以及与外在,与他人的关系,看到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可能就会比较理性的做出选择或是改变。

比如吃奶茶

可以设想,假如自己又想买奶茶,好友会怎么看怎么说:

“你只是无聊,习惯性想吃奶茶,不是真的喜欢啦;

而且,奶茶含糖量很高,你还想继续胖下去吗?

真吃奶茶,等下又后悔,会更不舒服的,对吗?

咱们找找可以另外做些什么?吃些什么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呢?

如果可以启动第三方视角,与自己对话,可能我们的决定选择会理性很多。


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第三,疲惫或者充满负性情绪的时候不做决定,延迟满足。

做心理咨询当中,有一条规定:来访者如需做重大决定,必须跟咨询师商量。

为什么?

因为我们疲劳以后,掌控理智的慎思系统,就会变弱,本能式的祖传系统占上风。

这时候,我们所有的负性感觉就会被放大。

比如:我们累了就会觉得烦,这时候谁要是吵了我们,就会无比的愤怒,有可能就口不择言,甚至大打出手。

比如:无数的谈判,谈到最后,都是体力的比拼,谁扛得住,谁就容易谈判胜利。

另一个,负性情绪强烈,正是:情绪冲脑,智商为零。

所以,这时候,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不做选择,不做决定;

因为做的决定,往往不理智,不靠谱。

但不是直接拒绝自己——直接拒绝,会激起祖传系统的反感反抗——继而,会出现报复性的满足自己。

比如:买奶茶,告诉自己,千万不能买,买了就是大胖子。

会暂时忍一会儿,但心里更不舒服啊,这时,任何一点小事,都会让自己更不痛快。

过不了多久,另一轮的难受袭来,达到某个情绪爆发的临界点——算了,忍不了了,胖就胖吧,我才不在乎呢。反正已经那么胖了,干脆多买点,奶茶鸡排烧烤一起买!

那我们可以怎么办?

暂停,转移注意力,或是延迟满足。

比如:可以试着告诉自己,奶茶过会吃,先吃点甜甜的水果;或者我先来跳跳舞,听听歌,看看书。

比如:如果是感觉自己累了疲了乏了怒了伤心了,最好的方式就是暂停休息一下,让自己放松一下,吃吃饭睡睡觉,明天接着再谈。

当我们心情平和时,休息好,精力充沛时,慎思系统就会回来,理智在线,就会更合理妥当地去面对当下,处理问题。


为什么明明是个坑,还要往下跳

综上,如果我们能做到,也许,能尽量少掉坑。

那能不掉坑里吗?

几乎不可能。

人往往会掉进同一坑里。因为,进化惯性。

那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呢?

那就是,我们不断的反思觉察训练,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让自己少掉坑,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