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伐三年“自救”乏力 吉林森工“母子”陷生存困局

禁伐三年“自救”乏力 吉林森工“母子”陷生存困局

8月2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森工集團,正門上方的紅色橫幅格外醒目,橫幅上的標語為“振奮精神 勇擔使命 全力推進森工集團深刻變革重組重生”。

森工集團輸血吉林森工反陷債務困局,有員工稱被拖欠工資,已退休的原董事長,時任總經理在反腐風暴中落馬

國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之後,遭遇政策黑天鵝的吉林森工集團陷入艱難轉型。這期間,上市公司吉林森工的主業人造板產品也連續下滑,於2017年裝入泉陽泉資產,到了今年上半年,靠政府補助等上市公司業績回暖。

8月22日,吉林森工發佈2018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吉林森工實現營業收入65508.28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84.7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79.89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125萬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吉林森工營收增長,淨利潤由負轉正。記者發現,上市公司業績“回暖”主要得益於泉陽泉的置入和政府補助。扣非後,吉林森工業績依然為負,據統計,其2014年到2017年扣非淨利潤已連續4年為負。

通過資產重組,森工集團“拯救”了上市公司,但是森工集團自身的發展並不樂觀。據公開披露,2018年上半年其資產負債率高達82.4%,由於森工集團的多家下屬企業債務逾期,森工集團要履行保證責任,截至2018年8月6日,森工集團累計持有被凍結的吉林森工股份為79608084股,佔森工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8.34%。此外,在記者走訪的過程中,更有集團員工向記者反映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

與此同時,吉林森工“甩包袱”給森工集團的重組6月底已終止。

政府補助8000萬助力吉林森工扭虧

2018年上半年,吉林森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0.27億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約為0.8億元

1998年10月7日,吉林森工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交易。官網顯示,吉林森工屬於林業和人造板及裝飾材料行業,其控股股東為森工集團,截至半年報直接持股39.18%。

與上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吉林森工營收增長,淨利潤由負轉正。其業績好轉的主要原因在於吉林森工的一起重大資產重組,2017年吉林森工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了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75.45%股權和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權。

吉林森工2017年財報顯示,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成為吉林森工的控股(全資)子公司,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導致上市公司當年營業收入大幅增加。

今年上半年,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對其淨利潤貢獻4490.31萬元,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對其淨利潤貢獻3477.97萬元。

通過這起重大資產重組,吉林森工進入礦泉水及園區園林行業,主營業務進一步多元化,吉林森工的未來發展戰略確定為礦泉水和園林工程“一主一輔”的產業發展新戰略。

新京報記者發現,在吉林森工2017年的營業收入構成中,礦泉水的營業收入超過了人造板產品居於首位,而在過往的年份,這個位置一直屬於人造板產品。8月31日,吉林森工的證代也告訴新京報記者,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的主營業務都是人造板產品,去年才變更為泉陽泉。據吉林森工證代介紹,“人造板最初走下坡路是從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開始,然後禁伐了、沒有原材料了,就更走下坡路了。”

通過吉林森工半年報可知,與去年同期相比,雖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負轉正,但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卻依然是負數,為-5280萬元。

新京報記者發現,吉林森工2018年上半年實現盈利與其當期獲得的政府補助有很大關係。2018年上半年,吉林森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0.27億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約為0.8億元。

吉林森工“甩包袱”受挫,控股股東放棄接盤?

森工集團曾給上市公司“輸血”,把優質資產泉陽泉裝入上市公司

2017年資產重組後,2018年年初,吉林森工又開啟了新的重大資產重組,籌劃向控股股東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森工集團”)出售吉林森工所持有的吉林森工人造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人造板集團”)的股權。

財報顯示,人造板集團成立於2014年10月24日,截至2017年年末,吉林森工持有人造板集團40.22%的股權。2016年,人造板集團的淨利潤為996.47萬元,對上市公司淨利潤貢獻1045.30萬元;2017年,人造板集團淨利潤為-19566.42萬元,對上市公司淨利潤貢獻-8246.07萬元。

對於籌劃這起重大資產重組背景和原因,吉林森工方面表示:“2016年公司將人造板業務與森工集團下屬的人造板集團業務進行整合後,由於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人造板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情況未見好轉,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大。”

簡言之,吉林森工在獲得了泉陽泉這樣的優質資產之後,便打算剝離陷入虧損的人造板集團。

在外界看來,作為控股股東,森工集團曾給上市公司“輸血”,把泉陽泉裝入上市公司便是例證。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熟悉森工集團的人紛紛表示“泉陽泉幾乎是集團最優質的資產”。新京報記者瞭解到,泉陽泉成立於2001年,在產品打入主流市場,品牌樹立的時期,企業一直虧損,直到近幾年才開始盈利。森工集團用十年的虧損培育了“泉陽泉”礦泉水品牌,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作臣曾表示:“現在想重新打造一個‘泉陽泉’的品牌,不投30億是根本做不到的!”近年來,泉陽泉的收入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2015年度、2016年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624.55萬元、41308.67萬元。泉陽泉官網顯示,按照近年良好態勢發展,到2020年將實現銷量500萬噸以上,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

如此打造的優質資產,森工集團將其轉手給上市公司時,只要了不到5億元。

最近這次資產重組,虧損資產人造板集團的接盤方依然是森工集團。

出人意料的是,這起重組最終沒能成功。究其原因,吉林森工6月28日的公告表示:標的公司下屬企業較多,資產量大,涉及的審計、評估等盡職調查工作程序複雜、工作量大。綜合考慮交易相關要素、資產實際情況等各方面因素,交易雙方認為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條件不夠成熟。

上市公司向集團“甩包袱”失敗的背後,是集團自身目前面臨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森工集團旗下多公司債務逾期。

2018年8月27日,吉林森工發佈公告稱,始於2015年年末的重大資產出售尚未完成。這起重大資產出售是指吉林森工以與人造板業務相關的資產和負債作為出資資產對森工集團全資子公司人造板集團進行增資,增資後公司將持有人造板集團40.22%的股權,森工集團持有人造板集團59.78%的股權。

簡而言之,吉林森工兩年多前曾想獲得人造板集團的股權,當時,人造板的業績還很亮眼。今年吉林森工想把擬置換的股權賣給控股股東。目前的情況是,當初的買賣交易還沒有徹底完成,今年6月底,這起重大資產重組已經終止。

集團旗下多公司債務逾期,有員工稱被拖欠工資

2015年4月,國家決定吉林、內蒙古等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採伐。根據中新社2017年3月15日報道,中國全國範圍內已經實現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對於森工集團而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影響巨大。8月30日,一位在森工集團工作近10年的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過去,我們是以砍伐木材、賣木材和圍繞木材生產一些產品作為主營業務。禁伐之後,我們不能砍木材了,集團和眾多圍繞木材進行生產經營的子公司沒有了原材料,當下,森工集團正處於轉型期。”

在2018年6月吉林森工舉辦的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投資者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問“公司財務數據不容樂觀,控股股東經營堪憂,請問後續如何發展?”當時,吉林森工只是回覆了上市公司的產業發展新戰略,對於“控股股東經營堪憂”這一點絲毫未提及。

種種跡象表明,森工集團當前的資金狀況的確值得關注。

首先,根據中國林業網報道,在森工集團2018年年中工作會議上,黨委書記、董事長於海軍指出,2018年上半年,森工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82.4%,與年初基本持平。

新京報記者自上海清算所瞭解到,由於森工集團的多家下屬企業債務逾期,森工集團要履行保證責任,截至2018年8月6日,森工集團累計持有被凍結的吉林森工股份為79608084股,佔森工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8.34%;累計凍結資產佔森工集團2017年經審計淨資產的8.37%。

另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年末就有自稱森工集團子公司的員工在森工集團官方微博下留言,反映公司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8月29日,有森工集團的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工資都發不出來,一拖拖兩三個月。”但也有森工集團子公司的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拖欠工資主要是因為集團目前資金短缺,但最多拖一個月就給了。”

在轉型項目推進上,森工集團資深員工趙江(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禁伐之前,森工集團“不差錢”都是用自有資金做項目,“這幾年轉型期才需要引資”。瞭解項目引資情況的負責人李俊(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招商情況並不理想,“來問的人很多,但是真的合作少”,李俊不太清楚集團的整體情況,但是他所在的子公司最近兩年只落地了一個項目。

8月3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森工集團想對上述問題採訪核實,集團保安要求記者打通宣傳部電話並且得到允許才能上樓進行採訪,但是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最終未能得到官方回應。

森工集團反腐,幹了11年的原董事長落馬

柏廣新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此前在森工集團連任11年黨委書記

官網顯示,森工集團是1994年經國家三部委批准成立的全國首批57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全國五大森工集團和全國製造業500強之一。今年年初,已經退休的森工集團原黨委書記柏廣新因涉嫌貪汙、受賄犯罪等嚴重違紀問題“落馬”一事將森工集團送至風口浪尖。

據吉林省紀委消息,柏廣新於2017年接受審查,2018年1月,審查結果顯示,柏廣新“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搞封建迷信活動……違規收受禮金、違規配備和使用公務用車、超標準使用辦公用房……違規將多名親屬安排到森工集團工作、利用職務便利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違反生活紀律,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係;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在森工集團公車改革過程中濫用職權並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夥同他人侵吞國有資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貪汙、受賄犯罪,數額巨大。”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顯示,柏廣新2005年5月至2016年4月,任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柏廣新事件餘震不斷,不久後,森工集團高管團隊發生“動盪”。2018年4月,據吉林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建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吉林森工2015年財報顯示,柏廣新曾任上市公司董事長,任期為2013年9月25日至 2016年4月28日;李建偉曾任上市公司董事,任期為2013年9月25日2016年9月24日。

森工集團子公司某高管告訴新京報記者:“關於柏廣新落馬的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依我個人之見,怎麼可能對集團沒有影響呢?”

集團子公司賣保健品陷“傳銷”疑雲

有涉嫌傳銷的產品在打著森工健維旗號銷售

天眼查資料顯示,森工集團間接持有吉林省健維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工健維”)56.01%的股權,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王彥軍。

新京報記者發現,通過“吉林省健維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這個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兩個森工健維的官網。

經比對,這兩個官網的相似度非常高,但是也有多處不同。比如,在首頁產品推介上,兩個網站的健康熱線是不同的,產品名稱也不同,一個網站的主打產品名叫“花旗松素”,另一個叫“二氫槲皮素”。

在公司簡介上,兩家公司都自稱“隸屬於大型上市國企——吉林森工集團”。

在賣“花旗松素”的“森工健維”上,記者從工作人員王梅(化名)處瞭解到,花旗松素已經銷售很久了。王梅稱,“想要獲得其經營權,只需要一次花費11160元購買花旗松素的產品就可以,然後你覺得用得好了,就把它分享給別人,只要有兩個人在你這裡分別一次購買了11160元的產品,你就可以獲將近3000元的收入,這筆錢由公司給你。”

據王梅介紹,通過這種“心存大愛的推廣方式”,一個月收入可以達到2萬-3萬。

王梅還稱,花旗松素目前沒有產品批號,正在申請新資源食品批號。王梅表示:“花旗松素屬於國際高端稀有健康珍品,是醫藥、保健食品、日化用品和化妝品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成分。”這個“官網”也顯示,“花旗松素是全球稀缺,且極為珍貴的藥品及保健食品成分。”

相關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通過明顯不合理價格銷售產品吸納會員或接納代理,通過銷售返利形式讓會員獲取收益,符合傳銷的基本構成要件。”另外“沒有批號不準以保健品或藥品名義上市銷售,不能用保健品或藥品進行宣傳。”律師表示,目前還不能完全認定花旗松素屬於傳銷,但是可以說其涉嫌傳銷。

在主打銷售“二氫槲皮素”的森工健維官網上,記者注意到,“二氫槲皮素屬國際高端稀有健康珍品,是醫藥和保健食品、日用品、化妝品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成分。目前僅有中國、俄羅斯掌握二氫槲皮素的資源和生產技術,全球年產量不超過20噸,中國·吉林省健維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量僅有5噸。公司採取國際特許專賣方式+會員私人定製模式拓展業務,在國內首創”健維全松養生堂“特許加盟連鎖機構,達成加盟商與公司總部雙贏目標。”

會員私人定製模式具體是什麼流程和獲利方式?兩個“森工健維”官網及產品是否都與森工集團有關?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繫到森工集團對此進行回應。

新京報記者 閻俠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