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三国演义》是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杰作代表,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一直以来,《三国演义》都被认为是“拥刘反曹”的具有一定政治立场与思想倾向的历史小说。

这给许多民间戏剧及小说提供了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在这些戏剧和小说中对曹操的“白脸奸臣”的形象刻画曾一度甚嚣尘上。

但是今天,我们突然发现,曹操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大为改观,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是什么“曹贼”和“奸臣”,而成为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历史人物了。

这就表明,在中国社会,人们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已经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在笔者的家长许昌市为了纪念曹操和他所代表的曹魏文化,还专门建了一个7米之高的大型雕像,而雕像所在的区域便是许昌人人皆知的曹丞相府和曹魏古城。

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作为三国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曹操的存在感似乎越来越强,貌似还隐隐盖过正直仁义的刘备一头……

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看来《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可不怎么成功啊。

笔者不揣冒昧,试分析几点,为此稍作解释。如有浅陋,还请赐教。​

1.《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更为多面,比刘备单一的仁义形象更显真实

曹操这个角色在《三国演义》中最为复杂难言。

一方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夺帝位、建许昌为都,大权独揽,颇有当年董卓横行霸道的作风。尤其是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更是引来了无数人对他的唾骂。

但另一当面,曹操机敏、颇具胆识还相当有社会责任感。时董卓进京之后,挟势弄权、民不聊生之际,王允等一干公卿束手无策、唯有叹息痛哭。曹操却敢于毛遂自荐,只身入虎穴,刺杀董卓。虽然没能成功,但这份胆气却是少有人及。

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机敏还表现在他年少之时假装中风从而骗过他的叔父,使父亲曹嵩不再相信叔父对他的状告,此后免于受责。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还具有秉公执法的一面。

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曹操的复杂之处还在于他这个人很“怪”。众所周知,曹操风流好色(建铜雀台),其怪癖之一就是喜欢有夫之妇。基本在哪儿打了胜仗,就要在哪儿取乐一番。铜雀台就是曹操的“藏污纳垢”之所。但很奇怪的是,曹操在这里还经常卖弄文采、吟诗作对,因此铜雀台又被称为“建安文学”的发源地之一。

曹操的“怪”还表现在他不在乎一般人对他的贬义评价。

当何劭称他为“乱世之奸雄”的时候,他的表现不是愠怒,而是“大喜”。这要换做别人,恐怕早就怒目拔刀了吧?

时袁绍麾下记室陈琳应袁绍之门,还专门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其文汪洋恣肆,才气逼人,着实把曹操给痛骂了一番。但曹操听了没有大怒,反而一笑置之,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其后,陈琳被曹操俘获,曹操不计前嫌,让其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在铜雀台还经常一起饮酒作乐,顺便交流交流文学方面的东西……

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曹操的惜才是他身上的另一个闪光点,这一点多有考证,就不多说了。

但是,曹操惜才也就罢了,他还很多疑。曾经为他献计献策、犬马一生的荀彧就是因为曹操对他的各种猜疑被迫服毒自尽的。

真所谓伴君如伴虎,曹操的性格几乎就如同古时君王那样神秘莫测。

综上所述,曹操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总是兼而有之、甚至相伴而生。他有多少优点,就会有多少缺点。世人对他有多大的赞美,也就会有多大的诋毁。无怪乎王晓磊称他为“卑鄙的圣人”了。

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但相比之下,《三国演义》对于刘备形象的刻画就过于单薄。除了“三顾茅庐”和桃园三结义之外,我们无法通过《三国演义》了解仁义之外的更加具体的刘备。

刘备更像是一个完美的仁义君子形象,但因为过于完美,对读者来说就有些遥不可及。

2.二者均有理想、有抱负,但曹操更有才华

对曹操的才华最精辟的总结应当是毛主席的那句话: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主席在他的诗作《浪淘沙·北戴河》中曾有过对曹操的侧面描述: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就连恃才傲物的鲁迅也对曹操大加赞赏。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唐朝杜甫曾在【丹青引】中道: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又道:“即令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坽缠其身。”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曹之后人曹霸将军的,言下之意就是虽然诸侯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曹家的风采还在你(曹霸)身上留存。看来,杜甫也是对曹操赞扬有加的。

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作为三国时期的大诗人,曹操的很多诗作既表达了他的人生抱负,又体现了他作为一代政治家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与博大胸襟。

《龟虽寿》和《观沧海》就是这种精深的体现。

他的另一首诗《蒿里行》中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更是千古名句,表达了曹操忧国忧民的思想主张。

曹操的很多传世诗作也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相比之下,刘备的文化影响力就稍逊一筹了……


总结:

当然,今天我们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跳出了当时的那段历史,而能够以“过来人”的眼光更加客观地看待曹操。

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可为什么今天曹操的影响力还会大过刘备呢?

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曹操统一了北方,基本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战乱,为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曹操还推行了一系列进步制度,比如“唯才是举”、“改革户籍”。

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从社会角度来看,为曹操翻案符合时代观念的进步,也是个性主义的胜利。这表明,人们已经摈弃传统封建迷信,进而开始全面而理性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不再满足于对人物的单一想象,开始追求更为广泛而真实的人性,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