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安哥嫂有福氣膝下無子沒落籍抱養女孩不成功抱養兒子確頂起了天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上篇:一 親生女兒不一定孝順,抱養的兒子確扛起了家庭大梁,頂起了天。在我村子這裡就有個抱養的兒子,超級孝順,他是當下為人孝道之表率,他是敬孝養父養母道德模範的真實版。他給那些親生的,不孝之子女,重重的打了臉!

二 我們老家是山區農村,清澈見底小溪流水,樹草植被茂密和起伏溝壑縱橫交錯,遙看山色,

譚安哥嫂有福氣膝下無子沒落籍抱養女孩不成功抱養兒子確頂起了天

連綿的大山,地處沂蒙山脈最北端。我們村子,就坐落在一個依山傍水,很朝陽的山坡上,錯落有致,依山而建。村子不大,六十多戶人家,村子雖然算不上人才輩出,但是我村子確出了不少大學生,北京航天,哈工大,曲師,部屬,省屬學院,211,985及二本院校,都有我們孩子的村子身影,這在我們當地也屬很拔尖。俗稱是風水寶地好的村子,也是當地有名的好莊院。譚家在村子是大姓,村子有戶人家叫譚安。論輩分我們不同族是同輩,所以稱他為大哥。譚安哥嫂,老實巴交,人很本分,是正而八經得莊稼人。結婚多年,沒要上孩子。在農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植根於中國民間傳統思想幾千年,根深蒂固,也不期望,像譚安這樣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農民,去徹底改變這種傳統的育兒女養老的舊觀念。譚安夫妻兩人很著急,又很羨慕別人家,子女滿堂,熱熱鬧。在七十年代前,一般家庭有四五個,最多的有十來個孩子很正常,你說譚安哥嫂能不著急嗎。譚安大哥,是家中老大,在分家時,譚安大哥是家裡老大,姿態很高,主動要求分到的房子是不帶院子的,住的是南屋,他家就坐落在臨街的村口上邊,下面這就是,本作者手機拍照真實的他原來家的照片。

譚安哥嫂有福氣膝下無子沒落籍抱養女孩不成功抱養兒子確頂起了天

譚安哥嫂的原住址原貌手機照片

在農村如果有房子沒有院落,勞動中所用的工具,钁頭、鐮刀、鋤,釵把掃把揚場鍁,水缸水桶,扁擔繩子,小推車,農機具,都沒處地放,能夠掛起來的都掛在房簷下,不能掛的就塞在屋子裡邊。我們那時還是小孩子,經常去他家玩,看到他家裡得東西,堆積如山,滿滿的。後來生產隊給譚安大哥安排了新的宅基地,在俺村子裡後坡地那邊,譚大哥吃苦耐勞又能幹,不到半年他蓋上了5間大北屋,這在哪個年代的磚瓦房子,在當時的農村,還是比較高檔庭院,比原來的住處,有很大改善,鄰居都羨慕這這房子,正南正北,很方便

譚安哥嫂有福氣膝下無子沒落籍抱養女孩不成功抱養兒子確頂起了天

院子也很大,居住是條件改善了,但還是兩個人,四隻眼。嫂子還時常偷著哭,時不時的淚連連。

三 譚安哥嫂,期間通過親朋好友的介紹,領養了廣饒縣裡的一個小女孩,女孩來時大概有10多歲了吧,開始和女孩相處的還可以,但是,嫂子說話有點隨便,有時說話帶點酸味,處事方式也不大氣,有點計較,是農村百姓常說得,屬於挺挑剔的那種小女人,小女孩畢竟是十多歲了,她能感覺到跟著陌生人家生活在一起的境遇和不便,本來就不是親生的,在親情關係上,肯定不會太默契,若是親生的,打罵一下,很快就過去,但非親生,越是這樣關係越生疏。小女孩在大哥家裡待了六七年,十七八歲時,大概是叛逆期和大嫂鬧了大矛盾,罵了娘,賭氣出走了,譚安哥嫂四處奔波打聽找了大半年,渺無音信,那女孩就泥牛入海再無任何消息了。村子裡的人估計女孩回自己老家廣饒縣了。不管抱養還是親生,譚安哥嫂對女孩還是有感情的,畢竟是共同生活了七八年,孩子突然出走對哥嫂打擊還是比較大的,家裡酷似塌了天。

中篇:

四 譚安哥嫂在養女出走後的日子裡,精神一直壓抑,夫妻倆成天無精打采,情緒低迷,村子裡的人都看在心裡,急在眼裡,這事又幫不上忙,急又急不得,只有慢慢等待緣分和機會。有時的候緣分和機遇會不期而遇,就在譚安哥嫂一籌莫展時,譚安的鄰居家的姐親的孩子太多,日子過得緊吧,有意想把其中的個孩子送人,來減輕家庭生活壓力和負擔。鄰居瞭解譚安哥嫂一家的情況和底細,相互彼此知根由知底

試探和譚安哥嫂溝通抱養過繼孩子的事。正好孩子和譚安哥,按輩分排,小一輩,按莊親,孩子叫譚安哥舅舅。譚安哥嫂聽到鄰居說得這個好消息,不假思索,滿口答應,都是鄰村,一個大隊,離得又不遠,鄰居立馬安排了孩子的抱養過繼儀式,緣分和機會永遠留給屬於有緣分人。孩子哪年有五六歲,他原來經常來這邊串門走舅家玩,對譚安哥嫂不陌生,過繼抱養儀式上,根據大人囑咐和安排,讓孩子改口叫爸媽,孩子很懂事,下跪磕頭就改口,喊了聲爸爸和媽媽,譚安哥嫂好激動,立馬就答應了,孩子高興得鑽到譚安嫂子懷抱中,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很感動。譚安哥屬於沉默寡言人,他突然抱起孩子高高舉起來對著大夥們大聲喊,我有兒子了,高興至極,溢於言表。一個完整幸福家庭誕生了!

五 譚安哥嫂新抱養的兒子原名姓宋,叫宋曰雷,既然被抱養了,孩子必須改姓改名字,跟著譚安大哥姓譚,找人去了派出所戶籍科,科裡有個女民警,瞭解到譚安大哥有這麼有緣分的好事,稍加思索說,就叫譚連松吧,並和譚安哥嫂解釋了諧音字意,就是姓譚了,還和宋家有緣連。譚安哥嫂也很高興,大人孩子都認識,又不是那種被抱養的孩子,養父母,捂著蓋著不讓孩子知道自己身世的那種情況的人。譚安哥嫂人同情又達禮,說,兒子你如果想你親生父母了,可以隨時陪他回家看看,實際上譚安哥嫂經常帶心愛的養子去他親爸媽哪裡走動,譚安哥嫂對孩子關愛有加,就怕孩子不適應新家庭,新生活,一來二去,孩子很快適應了新家庭生活,孩子沒有心理負擔和陰影,在新家庭裡生活的很快樂幸福。畢竟譚安哥嫂家境不錯,伙食,穿著肯定比親生父母家好的多,孩子嗎,家境變好,不愁吃不愁穿,自然就貪戀。

下篇:

六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譚安哥嫂就親自送兒子去上學,來回接送風雨無阻,孩子原來的家庭兄弟姊妹多,生活質量環境不如新家好,孩子感到很幸福快樂。長的白白胖胖的很討人喜歡,這孩子也特別懂事,兒子的到來,給家庭增加了無限的希望和生機,兩口子視兒子為己出,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譚哥的沉默寡言的性格改變了不少,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嫂子也不小氣了,成天抿嘴笑嘻嘻,沒有了淚抹和愁眉苦臉。

七 光陰如梭,兒子高中畢業了,學習成績中游偏上,懂事孩子對爸媽說,我成績一般,就不復習高考了,打工掙錢,補貼家用,兒子大了,老兩口尊重兒子的選擇。這孩子有志氣,不管幹什麼活,都專心致志,心底無私也很善良,為人行事很大度,懂禮貌,講義氣,無論在哪裡打工都是厚實模範,手也很技巧,打工收入很客觀。工作中還遇到了通情達理的好姑娘,彩蓮。兒子有了女朋友,確立了戀愛關係,譚安哥嫂給兒子舉辦了氣場很大又很隆重的婚禮,還特別邀請兒子的親生父母參加了婚禮儀式,婚禮辦的宏大又體面。

八 記得有一天,我正在值班,連松找到我的辦公室,說,叔,我媽腰疼的厲害,讓我幫忙找大夫看看,我陪嫂子去了骨科,做了CT,報告:腰椎間盤突出症。碰巧在門診走廊裡遇到了麻醉科的汪大姐,大姐可是麻醉科科公認的技術尖,大姐很客氣熱情,大姐問我病人是誰?我說是莊親大嫂子,大姐說,腰椎間盤突出症,沒有好辦法,打個封閉試試看吧,我同意大姐的意見,大姐說,去北樓大手術室吧,哪裡打封閉針安全。那天電梯維護,手術在二樓半,連松二話不說,背起嫂子上了二樓半手術室,嫂子很胖70多公斤,連松累的滿頭大汗,汪大姐親自給大嫂打了封閉針,打針後需要平躺4個小時,我找到擔架,連松,她媳婦和我把嫂子送到急診科,我給找了空病床躺了半天。打封閉療效顯著,嫂子腰疼有很大緩解改善,嫂子腰疼病,打封閉後好多年沒再復發(腰椎病,治療上有個體差異,請勿模仿套用)這次是我親眼看見,養子情深,關鍵時刻,抱養兒子頂起了天,我很感動。連松兩口子,既孝順又很能幹,很跟形勢在開發區買上樓房,譚安哥嫂夏季住老家涼快空氣新鮮,冬季樓房有供暖,連松到了冬季就接二老來城區住樓房保暖。譚安哥嫂命不錯,半路有了兒子,中年“得子”好喜歡,養兒防老,在譚安哥嫂哪裡是最好的體現,夫妻兩人身體健康,年過七旬時,譚安大哥還能幹活下田。歲月不饒人,八十歲多歲時,2013年譚安大哥,患腦梗塞致偏癱,無論住院還是在家裡,都是連松兩口子精心伺候,從無怨言,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個真實的俗語,在這個家庭裡不靈驗。譚安大哥常年臥床身體每況愈下,每年都得住院治療。去年10月底,連松打電話問我,說他爸高燒不退,咳嗽厲害,呼吸有點困難,人年齡大了,怕死不願意住院治療。我告訴連松,他爸爸可能是肺炎,CT掃描,結論,肺部右側陰影病灶,考慮:肺炎,CT報告支持了我的判斷。我告訴連松,老年肺炎,是不詳之兆。唉,真有奇蹟出現,大哥經過2周治療,高熱降了下來,症狀好轉。我看到連松,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從不言放棄給爸爸治病,他爸畢竟年過八十八歲耄耋老者了,在去年最後一次住院治療時,譚安大哥帶著對兒孫和老伴的不捨和眷戀,命歸西天了。連松強忍悲傷處理完爸爸的後事,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媽媽的照顧上。我年過六旬,看到的,見到的,聽到的,這麼厚實,盡心盡責,周全盡孝道,實屬罕見,百善孝為先,

譚安哥嫂有福氣膝下無子沒落籍抱養女孩不成功抱養兒子確頂起了天

倡導弘揚正能量道德模範,在連松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傳統,孝道,懂得感恩報德,懂得養育之恩,他是所有做兒女的榜樣和道德模範!譚安哥嫂,真有福氣,膝下無親子,血緣不關鍵,超越了血緣關係的父子親情,抱養了兒子,養老送終,兒子扛起家庭大梁重擔,頂起了天。

注:作者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