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曾經那個在封閉環境下熄燈等待大銀幕點亮

的瞬間依舊沒有到來,曾經為了宣傳電影主創人員不停奔波的時刻依舊沒有回來,曾經為了一部好電影甘當“自來水”二刷三刷的日子依舊沒有歸來。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因為,電影院還在停擺,並將持續低迷。


這個年產值600多億的產業在如今中國龐大的經濟體系中顯然微不足道,這個本就脆弱的行業在混亂中只能自生自滅,這個一部分人營生的飯碗現在變得一文不值,這個一部分人精神慰藉的良藥留下的只有澀口的酸楚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你看電視的時間變長了嗎?


你看網劇的時間變長了嗎?


你看綜藝的時間變長了嗎?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似乎遠離電影院的日子,沒有多少人感覺不安,因為我們有太多可以娛樂的內容,遠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沒有哪一刻像現在一樣,讓人覺得電影院即將消失,而流媒體即將取而代之。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你能接受電影在網上首映嗎?


你能接受電影用彈幕互動嗎?


你能接受與愛人家庭影院嗎?


一切都是未可知!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魔發精靈2》超前線上播放


曾經的我多麼想擠入這個行業,最終卻只能在邊緣遊走。現在我慶幸自己沒有能力進入,因為電影的分量在大多數人心中實在太輕,太輕了。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甚至我自己都在思考:電影院的消失真的會讓我失去精神支柱嗎?


但是,當想到這二十年來中國電影帶給我們的華彩瞬間,有那麼一剎那,我還是會激動的在內心深處吶喊:

​電影不死,精神不滅!


1998年《泰坦尼克號》中國內地公映


那部至今被稱為“宇宙第一爆款”的《泰坦尼克號》在中國電影歷史上舉足輕重。據不完全統計,當年這部放映了長達5個月的影片觀影人次超過23億,這可能是自《少林寺》過後中國觀影歷史上無法逾越的巔峰!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更神奇的是,該片因為時任領導人高度讚揚,最後一刀未剪完整公映。放在如今真是不可想象,但有令人振奮。


那是國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領略好萊塢大片,那種

萬人空巷,全民觀影的初代體驗感可能在未來,甚至某些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2002票房冠軍——《英雄》


張藝謀在拿遍國際大獎後轉戰商業片,而《英雄》無疑是他試水的第一部商業大片。這部耗資不菲,群星雲集的武俠電影在當年大陸市場成績斐然。2.5億元的票房成績放在如今可能微不足道,但對剛剛步入千禧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強心劑。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還記得當年大街小巷都在說這部電影特效如何如何的好,以至於從不看電影的父親不知道從哪裡買來的盜版碟片,全家人圍在DVD前看完了這部中國大片。


水滴到劍上的聲音,打鬥的場面,華麗的色彩,就算是盜版DVD也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像記憶。


讓周星馳的電影名揚四海——《功夫》


這可能是香港電影在內地最後的瘋狂,那一年的票房冠軍《功夫》讓星爺徹底揚眉吐氣。


持續密集的無厘頭,天馬行空的特效

瘋狂吸引著剛剛開化的中國內地影迷。還記得那一年自家小城的電影院場場爆滿,以至於不得不去四處尋找清晰度好一些的盜版DVD一睹為快。


放在當下,《功夫》所展現的一系列內容也是很多導演無法做到的,那是屬於周星馳的電影,那也是屬於周星馳的時代


2010引發3D狂潮——《阿凡達》


是詹姆斯·卡梅隆,又是他的封神之作,每一次觀影熱潮勢必引發一次電影的革新。這一次《阿凡達》用難以置信的特效和視覺衝擊重新拓寬了電影的概念。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也是自那以後,3D電影成為了一種主流趨勢,凡是特效大片都要給你佩戴上3D眼鏡,讓你感受到電影的爽快感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當然,隨著人們的審美疲勞,3D電影在發展中遇到了極大瓶頸,《阿凡達2》的一拖再拖也說明了問題。

中國喜劇電影的轉折——《泰囧》


當年第一部票房超過12億的國產電影,可以說徐崢的《泰囧》徹底改變了好萊塢大片持續壟斷的地位,也讓投資者看到中國喜劇電影市場巨大的潛力。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也從那一年開始,中國電影票房開始幾何式的增長,類型片的種類也逐漸增多。而以《泰囧》為首的喜劇片無疑是其中翹楚,而中國喜劇電影似乎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資本風向標。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馮小剛的賀歲片只能說口碑和市場反饋都很穩定,甯浩的黑色幽默獨樹一幟受眾穩定,而像《泰囧》這樣商業價值如此突出,風格如此鮮明的作品著實讓當年的中國電影眼前一亮。


中國影史票房冠軍——《戰狼2》


2017年的夏天,誰也沒想到吳京會一飛沖天,完成56億的壯舉


如果說《大聖歸來》引發了動漫迷的狂歡,那麼《戰狼2》就引發了全民的吶喊。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那一年,所有人都在誇《戰狼2》,誇吳京,誇中國。也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主旋律電影徹底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先不說這個定位是否準確,但資本市場帶來的巨大回饋,讓他們獲得重生的機會。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中國動漫電影的巔峰——《哪吒之魔童降世》


本以為這一年是科幻迷狂歡的開始,卻不成想來了個“哪吒鬧海”。


這部引發全民自來水的動漫電影讓國人短暫忘卻了中國電影在世界舞臺的乏力,也讓無數影迷自認為中國動漫將走向世界。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實話實說,《哪吒》很好,很商業,也很職業,可還遠未到讓我們可以故步自封的高度。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但那種面對一部動畫電影萬人空巷的畫面,那種全網都在盛讚的局面,有生之年又能看到幾次呢?


如果電影院消失了,我們還能再看到那些令人震撼的觀影場景嗎?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如果電影院消失了,我們還能在無聲的空間面對優質的影片爆發持續的掌聲嗎?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如果電影院消失了,我們還會對兒時曾經崇拜的影像心懷敬畏嗎?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我們真的習以為常嗎?


電影不重要,電影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