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引言

文藝復興”在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上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很多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存在著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概念最早誕生於14~16世紀,當時的人們認為在希臘和羅馬時期,文藝曾一度繁華,然而後來卻一度衰落,於是開始著手於一場復興文藝的運動。

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世界各國發生文藝復興的時間是不同的,與歐洲一些國家相比,俄羅斯的文藝復興運動相對較晚,發生於20世紀,並且俄羅斯文藝復興不是對其早期文藝及文化的復興,而是對18~19世紀俄羅斯“黃金時代”的復興,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俄羅斯人民開始了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運動。

彼得大帝的強制性改革,促使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迸發出燦爛的火花,激起人民對哲學思維的激情,俄羅斯迎來文學的繁榮期

俄羅斯的文化思想十分獨特,與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不盡相同,既有西方文化中的開放民主自由思想,也有東方文化中的集權思想。

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古俄羅斯時期,人們大多信仰多神教,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信仰對於維持政權的穩固越來越無力,於是當時統一了諸多公國的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為了使政權得以穩固,在多種宗教中,最終選擇了“東正教”。

西方的教會是有著極高的話語權的,猶如普照塵世的太陽,與西方教會相比,東正教就是追隨王權的陰影,宣揚的是對政權的絕對服從,這就使得東正教雖然作為當時俄羅斯最為正統的唯一教派,但是卻有名無分,無法像西方教派一樣擁有至高無上甚至可以撼動皇權的權利。

公元988年,俄羅斯發生了“羅斯受洗”,這是俄羅斯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正是因為這次事件,俄羅斯人奠定了自己一千多年的思想根基,並實現了自己民族的飛速發展。

然而“羅斯受洗”雖然帶動了俄羅斯發展,使得俄羅斯的文化向西方文化靠近,但是韃靼人的出現卻又將俄羅斯拉回了東方文化。韃靼人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對東西方文化的政權都造成了破壞,但是卻也將東西方文明連接了起來。

韃靼人在佔領了俄羅斯以後,實行了較為自由的宗教政策,並且對於一些大公的權利,仍然是保留的,所以韃靼人的侵略並沒有對俄羅斯文化造成實質性的破壞,而韃靼人帶來的東方的一些文化,卻對俄羅斯文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之後俄羅斯人迎來了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刻,自幼見證了各貴族們實行橫暴的伊凡雷帝,從小就養成了冷酷殘忍的性格,他在任時期,俄羅斯人慘遭壓迫,雖然表面上俄羅斯的中央集權制度維持了政權的穩固,但是實際上卻使俄羅斯人越來越落後於當時的西方國家。

“彼得改革”的發生讓俄羅斯人迎來了曙光,雖然在改革的過程中,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但這是當時的俄羅斯人民必然要經歷的過程,這次改革不僅對一些頑固派造成了嚴酷的打擊,也間接使得俄羅斯此前充滿活力的西方思想與保守的東方思想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些知識分子也因此而覺醒,造就了俄羅斯文學的繁榮。

整個19世紀,俄羅斯誕生了眾多傑出的知識分子,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契科夫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大文學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深入人心,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作品中常常體現出對靈魂、人性和時代的拷問。

這個時候的俄羅斯文學已經十分繁榮,並且西方文藝復興也早已功成願遂,為什麼俄羅斯還在這個時期進行文藝復興運動呢?

輝煌的表明下,實則是王權的鞏固,加上一系列反傳統的概念誕生於世,激起俄羅斯人們內心對信仰的拷問,上流知識分子間的會議如火如荼,“文藝復興”一觸即發

  • 彼得大帝改革,表明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盛世之景,實則是王權的鞏固,致使俄國脫離時代的發展,落後西方
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彼得大帝的改革雖然促進了俄羅斯的發展,為俄羅斯帶來了歐洲的一些先進的理論和文明,然而在輝煌的表面下,這一切都只是皇族們為了鞏固王權而製造的噱頭而已,他們藉助歐洲的一些“智者”以及先進的思想,維持著自己的權威。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方一些國家從專制向民主過渡的階段,當時的俄國卻一步一步進入擴充王權的深淵。

  • 一系列反傳統的概念誕生於世,繼彼得大帝改革之後,俄羅斯人民迎來了又一次的精神覺醒。

19世紀末,這種情況突然發生了轉變,德國哲學家尼采在當時發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論斷---“上帝死了”,所謂“上帝死了”意指沒有這個世上並沒有上帝存在,這對於一直以來都是信仰宗教的俄羅斯民族來說,幾乎是致命的,他們的信仰就此崩塌了。除此之外,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等一些物理學家的一些新發現,也衝擊著當時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心靈,“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假說”讓他們深深震撼。

  • 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頻繁交流,促使文學思想發生碰撞,

俄羅斯文化的又一次精神覺醒發生在一些上層知識分子身上,矛頭直指宗教領域,原本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學者們開始向基督教和東正教轉變,

他們渴望用文字來喚醒人們對宗教的興趣。

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另一部分接受馬克思主義的人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可以讓俄羅斯跳過資本主義階段而直接到達社會主義階段,因為俄羅斯雖然靠近西方,但是文化方面更趨向於東方,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馬克思主義運動在19世紀90年後半期的俄羅斯爆發。

文學作為一種思想上的載體,承載著俄羅斯人民骨子裡對宗教的思考,19世紀末,在各種文化交流發生碰撞的時期,一些與現實主義大不相同的文學流派悄然興起,俄國的文學領域呈現出異常繁榮的景象,不得不提的就是詩歌,這個時期的詩歌對俄羅斯意識以及思潮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時的俄羅斯社會經濟動盪,呈現出一種畸形的發展,這也直接導致了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動盪不安,俄羅斯的一些象徵主義作家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各種象徵的手法進行暗示,是一種想象力和情感的結合,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這也是當時的俄羅斯文學的主要風格。

20世紀初,在俄羅斯文學領域裡,一些處於上流的知識分子之間頻繁召開會議,這些會議從某種程度來說取得很大的成績,在學者們激烈而又充滿熱情的交流下,一個個新的理念被提出,這些理念使得俄羅斯的文藝復興不同於西方,俄羅斯文藝復興不會過分去思考歷史,而是站在實際的角度思考所有人類問題。

如朝陽般升起,似煙火般落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藝復興運動註定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俄羅斯是充斥著絢爛的文化光輝的,然而這種燦爛卻也如煙火般,轉瞬即逝。

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文藝復興:一場上流知識分子間的集體狂歡

在持續了僅僅20年以後,俄羅斯文學的燦爛便徹底消失於無形。這場文藝復興主要存在於俄羅斯當時的上流知識分子之間,這是屬於他們的一場狂歡,與一些還沒有經受過思想鉅變的左派份子完全脫節。

而對於一些平民來說,他們根本對此一無所知,甚至沒有時間去管這些文學者們在精神上的覺醒,思想上的迸發。

然而毋庸置疑,這場文藝復興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它所帶來的思想和理念是先進而又深入的,甚至可以說是超前的。

在這場運動中所提出的哲學問題,為此後馬克思主義在俄羅斯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準備。

結語

“文藝復興”作為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其存在和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在推動了世界文化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人們精神和思想上的解放。

俄羅斯的這場文藝復興的再次復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遠勝過彼得大帝的改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復興,其帶來的先進思想,激烈的文化碰撞,重燃了人們對文學的熱情,對於人們在現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的思考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俄羅斯史》

《編年紀事》

《俄國詩歌流派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