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電纜實際截面≠標稱面積?本文為你解答!

電纜銷售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客戶可能一直都有個問題,我們提到的電纜足米足平方中的平方究竟是怎麼理解,難道就是物理單位平方毫米?當然,這個是我們為了方便客戶選擇以及一直以來比較通俗的叫法。那麼我們作為電纜業務人員必須瞭解清楚相關的知識,才能更好的給客戶解釋。下面是編者在電纜寶上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為電纜同仁提供一些幫助。


科普 | 電纜實際截面≠標稱面積?本文為你解答!


01

稱截面積


確定導體特定尺寸的數值,但並不受直接測量影響。


注:本標準中導體的每個特定尺寸應符合最大電阻值的要求。


是指電纜產品中指定的量值,是用來表述電線、電纜產品的規格型號,僅僅是此規格的代號或名稱,便於產品製造過程中的文件及生產管理,對於用戶和設計人員來講便於選擇和指導生產及電氣設計,但並不要求直接測量其實際截面。


02

設計截面積


GB50411-2007《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12.2.2:“低壓配電系統選擇的電纜、電線截面不得低於設計值,進場時應對其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進行見證取樣送檢”,這裡講的設計值指的就是設計截面積。與電線電纜載流量I直接相關的變量是導體電阻R,並非導體的實際截面。當我們考核電線電纜的設計截面或標稱截面時,均是考核它的電阻值,而不是測量它的實際截面值。


03

實際截面積


指的是導體的幾何截面積,對於電線電纜生產製造者來講,某標稱截面的導體截面究竟設計多大才能滿足標準要求,不是指實際截面要大於等於標稱截面,而是指此標稱截面下的設計截面(電氣截面)要滿足標準要求,即直流電阻是否滿足標準要求,將此作為設計導體實際截面大小的依據。如果選擇的導電性能較高的導體材料,那麼實際截面可以小一些,反之導體實際截面應大一些。


04

電線電纜產品標準中對導體截面積的要求


目前電線電纜各大標準體系的產品標準均採取標稱截面積或規格代號來對應區分不同截面的導體。例如IEC標準(IEC60227、IEC60245、IEC60502等)、歐洲標準(EN50525等)和國家標準(GB/T5013、GB/T5023、GB/T12706等)採用標稱截面積(單位:平方毫米)作為不同截面導體規格的代號,美國標準(UL758、UL62等)則採用AWG規格作為代號。其中,對於不同截面規格代號的考核均是通過導體電阻值來要求,而非實際測量導體截面積(注:UL標準允許測量實際截面積,但採用導體電阻作為仲裁方法)。


在國家標準GB/T5023-2008、GB/T5013-2008和GB/T12706-2008中,主要規定電纜導體符合GB/T3956的要求,主要考核有:


1)軟導體的單線最大直徑和硬導體中單線最少根數符合GB/T3956的要求;


2)導體在20℃時的電阻應符合GB/T3956的要求。


在GB/T3956中,導體共分四種:第1種(實心導體)、第2種(絞合導體)、第5種(軟導體)和第6種(比第5種更柔軟的導體)。其中,第1種和第2種導體用於固定敷設的電纜中(例如布電線、電力電纜等)。第5種和第6種導體用於軟電纜和軟線中(例如電源線、橡套電纜等),也可用於固定敷設。


科普 | 電纜實際截面≠標稱面積?本文為你解答!


在以上四種導體中,不同標稱截面積導體規格考核的20℃時最大導體電阻值如表所示。可見,各個標稱截面積導體規格與其最大導體電阻值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因此,對於電線電纜產品標準,只要導體能達到所聲稱的標稱截面積對應的最大電阻值要求,導體單線直徑或根數滿足標準要求即可判定合格。同時,衡量各個型號質量的參考指標是其應滿足相應標稱截面積的最大電阻值,只要這項指標滿足要求,就表明該產品是合格的。如果截面積做的太小,就會造成電阻值不合格。這事實上也相應對截面積進行了考核,只是參考,而不是絕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