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帶你玩“虛擬幣”被騙能不能起訴?法院發話了!

來源:防騙大數據

受朋友之託網購虛擬貨幣Plus幣,商定賣出虛擬貨幣後款項均分,孰料發貨後一直未收到貨款,採購虛擬貨幣一方遂將朋友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採購貨幣的損失。近日,經開區法院審理了該起虛擬貨幣引發的糾紛。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正文共:914 字
閱讀時間:3 分鐘

你的朋友帶你玩“虛擬幣”被騙能不能起訴?法院發話了!


你的朋友帶你玩“虛擬幣”被騙能不能起訴?法院發話了!

題圖:網絡配圖


法院經審理查明

原告王某與被告徐某經人介紹相識後成為朋友。2019年7月中旬,被告徐某擬向一個微信客戶出售Plus幣並詢問原告王某是否有貨。


在得到肯定答覆後,原、被告合意完成交易並賺取交易差價,由被告負責洽談,原告負責向其他人進購Plus幣,兩人商定賺來的款項由兩人均分。


隨後,原告從其他人處購買了30個Plus幣並支付至被告指定的網絡地址。發貨後,因未收到貨款,被告向蕪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中山南路派出所報警,原告為此墊付了購買該30個Plus幣的貨款,計7500元。


後原告認為被告在貨幣交易中存在過錯,應當承擔其在此次Plus幣交易中應承擔的貨款採購部分,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支付其墊付的Plus幣採購款項的一半。


法院審理後認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部委發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規定,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卷、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融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任何組織何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你的朋友帶你玩“虛擬幣”被騙能不能起訴?法院發話了!


本案所涉的Plus幣是一種類似於比特幣的網絡“虛擬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不合法的“虛擬貨幣”雖繫個人自由,但不能受到法律保護。


本案原、被告雙方通過微信與他人交易Plus幣的行為不受法律保護,由此導致的後果及損失由雙方自行承擔。據此,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王某的訴訟請求。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法官提醒

根據相關規定,諸如比特幣、Plus幣等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虛擬貨幣的投資交易不受法律保護,投資者應理性投資,增強風險防範意識,以免上當受騙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原標題:好朋友帶你投資虛擬幣被騙能起訴他嗎?法官來告訴你!)


內容來源:本文由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於經開區法院,作者|王瑞、湯峻崎,特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