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在1760年的時候,未來的美國三傑之一、《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馬斯.傑裴遜來到了弗吉尼亞的首府威廉斯堡,他是作為當時著名的威廉.瑪麗學院的新生來到這個城市的(點擊文章左下方“瞭解更多”,閱讀上一篇文章《

沒有家族傳承的豪門長子:美國“獨立三傑”之一傑裴遜的成長經歷》,瞭解傑裴遜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

作為弗吉尼亞的首府,十八世紀的威廉斯堡可以說是當時北美最富裕、繁華的城市,但在平時這裡並沒有多少居民,人們大多數都是居住在城外的莊園裡。只有在弗吉尼亞議會開會的時候,大街上才會看到摩肩接踵的人群,人們紛紛來到城市裡擺攤、設宴、遊行、集會等等,來歡度這個行使民眾權利的時刻。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殖民時代的威廉斯堡

是的,人們把議會的召開當成節日來慶祝,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權利可以在議會中得到體現,而不是政府官員的恩賜。

威廉.瑪麗學院就坐落在威廉斯堡,作為北美第二歷史悠久的大學(第一是哈佛大學,建於1636年),和當時殖民地的大多數學校一樣,在1693年建立時威廉瑪麗學院只是一所為教會培養牧師的神學院。但隨著不斷的發展,學院逐漸設立了法語、印第安語、哲學和神學等專業,看來上帝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不能讓不懂得英語的印第安人接受信仰,也不能強迫所有的印第安人都學習英語,所以要學習土著的語言才能傳播主的福音。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被印第安人殺死的傳教士

傑裴遜選擇在哲學部學習,因為作為一所教會學校,除非他把宗教事業當成終身的追求,否則哲學是他當時唯一的選擇。他的老師威廉.斯莫爾是學院裡唯一一位非傳教士教授,他不僅教授哲學,還講授倫理學、修辭學以及文學等,當然這些學科是不在學校的教學範圍內的。而教授的博學多才也吸引了傑裴遜,使他專心的學習教授講授的各種知識。

教授當然也喜歡學習認真刻苦的傑裴遜,視他為自己的得意弟子,並將他介紹給自己的朋友、律師喬治.威思和弗吉尼亞總督弗朗西斯.福基爾。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時任弗吉尼亞總督的弗朗西斯.福基爾

喬治.威思也是學院的法律教授,並且精通希臘文和拉丁文,這和傑裴遜的興趣愛好幾乎完全一致,因此他經常向教授請教問題,雙方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係。

而總督弗朗西斯.福基爾則是一個慷慨大度且熱愛科學的人,他經常邀請朋友到他的家中聚會、互相交流,共同探討文學、藝術、自然科學、日常生活以及對殖民地的看法等等,幾乎是無所不談。

經常參加聚會的還有一位佩頓.倫道夫先生,這是一位弗吉尼亞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也是倫道夫家族的知名人士,當然還是傑裴遜的親戚,因為傑裴遜的母親就是倫道夫家族的人。佩頓後來在第一次大陸會議時擔任大會主席,傑裴遜從他這裡知道了自由與民主的概念,這為以後他主張北美獨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打下來基礎。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美國的第二所大學威廉.瑪麗學院,現為全美公立常春藤大學之一

這些人就是傑裴遜所接觸到的首批真正有思想和教養的人,他們是傑裴遜在思想上的啟蒙老師,他從這些人身上學到的東西比在學院裡學到的要多得多。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許多富家子弟沉迷於享樂。但傑裴遜與這些人不同,他每天除了學習和閱讀以外,就是思考和鍛鍊身體,或者參與老師們的聚會探討問題。

在傑裴遜自身的嚴格要求下,他在學院的幾年裡學習了哲學、宗教、法律、自然科學、西班牙語、拉丁語、希臘語、修辭、演說、倫理、微積分等等一切能學到的知識,還閱讀了諸如希臘文的柏拉圖、法文的孟德斯鳩、拉丁文的西塞羅等作品。

是的,沒有傑裴遜不學的知識,也沒有傑裴遜不讀的書。傑裴遜成年後成為精通農業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等等(好像沒有他不會的,我們說富蘭克林博學多才,實際上傑裴遜懂得更多),這都得歸功於他在大學期間的刻苦學習。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年輕時的傑裴遜

然而,在傑裴遜所讀的眾多書籍中,他最感興趣的還是英國政治思想家約翰.洛克的著作,約翰.洛克是英國光榮革命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唯物主義哲學家,著有《人類理解論》、《政府論》等作品。洛克認為,人的基本天賦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財產的權利,按照自然法則,人本來就擁有一種“完全自由”的權利,這個權利是蒼天所賦予的,任何人以及組織都無權剝奪他人的這種“天賦人權”。但人們為了享受與他人一起生活的好處,為了大眾共同的利益而去組織社會,限制自己的某些自由與權利並接受管理,且與統治者達成一種契約,在此基礎上形成政府,政府則代表組成社會的所有個人併為了他們的利益實施統治,否則政府將失去合法性。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著名思想家和唯物主義哲學家約翰.洛克

在1620年的《五月花號公約》中,移民先驅們提出了為了生存,人們自願結成團體,在此基礎上基於公眾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和規定,所有人都予以遵守和服從。

是的,《五月花號公約》實際上就是洛克“天賦人權”、“政府論”思想的實際運用,是整個人類歷史上關於人的權利與自由的最初體現。這個起源於英國,發展於北美的“天賦人權”思想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傑裴遜時期已經有了非常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每個人都有天賦的人權,但個人的力量面對自然必定弱小而單薄,那麼為了生存下去就必須組成團體。但這個團體是自願加入的,並且這個團體所制定的法律和規定也必須是基於公眾的利益,這樣這個團體中的所有人才有義務去遵守和服從。

首先加入是自願的,這個是重點,任何以各種名義強迫他人加入某個組織或者採取某種生活方式都是無效的、違反“天賦人權”理念的。

其次這個團體制定的法律和規定必須是基於公眾的利益,並且是否是公眾的利益要經過公眾來表決,而不是由某些專家在房間裡拍著腦袋來決定然後聲稱這就是代表著公眾的利益。

最後就是如果這個團體違反了民眾自願加入、或者違背了民眾的利益,那麼人民有權推翻它並另立新政府,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天賦人權”。

洛克還把財產權當作人的自然權利中最基本的權利,其他的所有權利都是以財產權為基礎,因此人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以集體的名義侵犯合法的私有財產都是非法的。如果政府侵犯了人的財產權,則人民有權採取革命手段建立能夠保護私有財產的新政府。

美國獨立三傑之傑裴遜:一個信仰天賦人權、追求憲政民主的奴隸主

當集體無故侵犯個人的權利時,人民有權採取革命的手段建立能夠保護私有財產的新政府

洛克的思想對傑裴遜的影響很大,關於天賦人權、憲政民主以及自由平等的思想後來成為他畢生所追求的目標。


(接受了天賦人權、憲政民主思想的傑裴遜在美國的獨立戰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他又是在什麼情況得以起草《獨立宣言》的?歡迎關注本賬號,閱讀更多關於美國獨立戰爭以及建國後歷史發展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