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最受歡迎的30款花茶搭配

▍來源:店訊通


春季正是飲用花茶的好時節。


古有“上品飲茶,極品飲花”之說,以花草代茶飲用的方法,花草茶既有香茗之味、花草之香,亦兼花草之藥效。


隨著人們的健康養生意識的提高,花茶也越來越受到顧客的青睞,來藥店購買花茶的人越來越多,下面就推薦幾款常見的花茶搭配,供大家參考。


藥店最受歡迎的30款花茶搭配

1、養肝茶


原料:枸杞子5克、貢菊3克、決明子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

用途:用於肝火陽亢導致的頭暈目眩、頭重腳輕、面部烘熱、煩燥易怒、血壓增高、舌質偏紅、苔黃、脈弦。


2、養心茶


原料:柏子仁10克,酸棗仁5克,五味子3克,百合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用途:用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者。


3、養胃茶


原料:山藥5克、薏苡仁3克、茯苓5克、大棗5枚、陳皮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健脾胃、助消化、止洩瀉。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消化不良、小便短頻。


4、潤肺茶


原料:沙參5克,麥冬5克,天冬5克,貝母5克,冬花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甘寒生津、養陰潤肺

用途:適用於肺熱陰虛,津液虧損導致口渴咽乾、久咳少痰。


5、補腎茶


原料:肉蓯蓉5克、巴戟天5克、海馬3克、蛤蚧3克、淫羊藿3克、菟絲子5克、沙苑子5克、核桃仁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用途:陽痿遺精、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月經不調、宮寒不孕、腸燥便秘、筋骨痿軟、鎮靜安神、止咳平喘。


6、潤燥茶


原料:西洋參3克,生地5克,烏梅5克,麥冬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氣養陰,清熱生津。

用途: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喉幹。


7、睡眠茶


原料:百合花10克,百合5克,麥冬10克,3.5元/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用途:陰虛久嗽、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8、美容茶


原料:薏苡仁(炒)5克、大棗5枚、葛根3克(可不用)、玫瑰花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健脾祛溼、美容養顏。

用途:皮膚粗糙、粉刺、各種斑。


9、便秘茶


原料:柏子仁5克,肉蓯蓉5克,郁李仁5克,瀉葉2克,決明子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腎益精、潤腸通便。

用途:精血不足、腸燥便秘。


10、清火茶


原料:金銀花2克,胖大海1個,麥冬6粒,枸杞8粒,冰糖4粒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解毒、抗炎。

用途:肺燥咳嗽、咽喉腫痛、咽炎、鼻炎、大便乾結。


11、通脈茶


原料:川芎5克,丹參10克,葛根10克,生地5克,1.5元/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

用途:頭痛旋暈、胸痺心痛,脘腹脅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


12、利咽茶


原料:麥冬5克,玄參5克,桔梗5克,甘草5克,2元/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養陰潤肺、利咽生津。

用途:肺燥咳嗽、咽喉腫痛、津傷口渴、聲音嘶啞。


13、降糖茶


原料:石斛5克、西洋參3克、麥冬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用途: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乾嘔。


14、調節內分泌茶


原料:當歸5克、丹參3克、玫瑰花3克、葛根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血活血,活血祛瘀,調經止痛,清心除煩

用途:胸痺心痛,脘腹脅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閉經。


15、增強免疫茶


原料:靈芝3克、西洋參3克、黃芪5克、熟地黃5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氣安神、補血益精。

用途:氣虛陰虧、心悸氣短、神經衰弱、咳喘痰血、腰膝痠軟、月經不調、免疫低下。


16、延年益壽茶


原料:制首烏5克、枸杞子5克、麥冬5克、西洋參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補肝腎,養陰潤肺。

用途:調節免疫、抗衰老、抗疲勞、降血糖、降血壓,延年益壽。


17、調節血脂茶


原料:生山楂5克、荷葉3克、決明子5克、絞股藍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用途: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症


18、健腦益智茶


原料:益智5克、西洋參2克、龍眼肉3克、枸杞子5克、百合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氣養陰,補腎健脾。

用途:補腎健腦,提高記憶力。


19、益氣養血茶


原料:炙黃芪5克、制首烏3克、熟地黃3克、茯苓3克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益氣補中,補益精血

用途:氣虛乏力、血虛萎黃、眩暈耳嗚。


20、枸杞生地茶


原料:枸杞5g、生地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肝補腎,養陰清熱。

用途:肝腎陰不足所致腰痠痛、口渴煩熱、盜汗、潮熱。


21、枸杞龍眼茶


原料:枸杞5g、龍眼肉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飲用。

功能:滋腎補心,安神。

用途:陰血不足心悸、失眠、多夢。


22、枸杞芍茶


原料:枸杞5g、白芍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柔肝。

用途:肝腎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綜合症。


23、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龍膽草3g、虎杖3g、綠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肝,解毒除溼;降轉氨酶。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轉氨酶偏高。


24、地麥茶


原料:生地5g、麥冬3g、天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用途:熱病後傷津,口煩渴、汗出;消渴。


25、生地英茶


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涼血解毒,散結除痺。

用途:風溼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癰瘡腫毒。


26、生地豆卷茶


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陰解表。

用途:溼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27、歸芪棗茶


原料:當歸5g、黃芪5g、大棗3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補氣。

用途:氣血虛弱,神倦、疲乏、咽乾;月經不調、經量少;產後氣血虧損;病久不愈氣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貧血;氣虛低熱。


28、當歸芍茶


原料:當歸5g、白芍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虛有瘀者;痛經;溼熱瘀阻之痢疾。


29、歸蘇茶


原料:當歸5g、蘇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和血,降氣,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氣管炎。


30、當歸羌茶


原料:當歸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通血脈,散寒滯。

用途:冠心病因風寒誘發而加劇心胸悶痛、上肢痠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