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用两次课让孩子数学从124分提到147分的?

我是王威达老师,估计下面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认识我,我在2018年,一共跑了接近1000km,每月跑步100km,每周跑步25km。阅读了50本书,听书200本,主要听书渠道主要是樊登读书会和得到每日听本书。每周写一篇文章,已经写了50篇。

当然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我是一位教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数学老师。传统的数学老师只教孩子具体题目怎么写,在我看来这这治标不治本,我希望教会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达到做一题会十题的效果。也许你的孩子还在大量刷题,可能效果会是刷了10题对一题,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就像驴子和胡萝卜的故事。说是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驴子,为了让驴子干活,他就把一个胡萝卜放在驴子的面前,驴子能闻到胡萝卜的味道,想吃它,便不停的跟着胡萝卜,驴子往前走,胡萝卜也在往前走,我想问大家,驴子这么辛苦的拉磨,它能吃到胡萝卜吗?它有进步和成长吗?它是不是永远在原地打转,看起来比其他人还付出的更多!

其实有很多孩子有点像刚刚故事里的驴子,每天写作业到很晚,而且写完学校老师布置的,还要写爸妈布置的,真的很努力,爸妈也觉得孩子很辛苦,可是成绩就是得不到提升,很着急,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思维方式存在问题,所以孩子需要成长性思维,详情可见:你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例子。我在2011年参加高考,那年语文很难,我选择题全对,大家猜一猜160分的满分我考了多少分。

我是如何用两次课让孩子数学从124分提到147分的?

我才考了82分,我算了一下,选择题3分一个,也有30多分,默写还有6分,古诗古文阅读理解,还有作文只拿了40多分,一般作文字数写满不偏题就能那42分基本分,也就是说我作文只拿了20几分。

所以我在大学里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我再也不学习语文了,再也不要写作文了!然而再我听完成长型思维,我意识到自己错了,不仅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没有什么是天生的,有可能别人写作天分很好,但是我相信我努力写也可以写的很好。

我坚持写了半年,写了50多篇,写了10w字,上个星期在头条发了一篇文章,一个星期阅读量过了7w,粉丝1000+,点赞2000+,所以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什么聪明,天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努力,这次考试考不好,要紧吗?不要紧,认真分析试卷里的问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还是不会等等,弄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归根于粗心!

我是如何用两次课让孩子数学从124分提到147分的?

那么如何解决计算粗心的问题?第一点:我的建议是不许跳步骤!很多孩子希望把计算过程在脑子里进行,觉得写下来速度就慢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考试时间够吗?时间够,那么请问是速度重要还是分数重要?那么为何不放慢速度,把计算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写下来呢?

我弟期中考试,数学150分,考了146分,错了一题计算,54*4/9,大家口算一下等于多少?24,我弟写的是36,他追求速度了,期中考试用了30多分钟就写完了,看看张三才写填空题,太慢,看看李四,才写计算题,太慢太慢,请问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思维?没错,典型的固定型思维,他希望别人夸奖他聪明,想要炫耀自己,速度又快正确率又高!

我是如何用两次课让孩子数学从124分提到147分的?

第二点:很重要,我的建议是,写完试卷以后立马回头把计算挡起来重新算一遍。请问大家这时候会有什么情况?是不是有可能两次算的不一样,那是不是说明其中一次算错了,也有可能两次都算错了?那怎么办,再算第三次,然后比对答案,看到底哪一次算的是对的。还有什么可能?算下来两次答案一样,那是不是意味着一定对?不一定吧,有可能两次算的都是错的,这时候就不是所谓的粗心了,而是计算没有掌握吧,请问怎么办?

这个时候需要刻意练习,关于可以练习可以看:这样刻意地练习,你也能成为天才!每天练3-5题,确保自己对,我手里的孩子基本都是这样训练的,每天我给他们发3-5题,孩子回来后写完,拍照发给我,我在批改,告诉孩子哪一题错了,让孩子及时订正,订正完再发给我,我再批改,直到孩子算对了为止,曾经有个孩子一个计算算了5遍都不对,我让他一次一次的算,终于算对了,后来计算比以前好多了。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般1-2个星期,孩子的计算就没有问题了。

我再分享一个月考考了124分,我用了两次课,期中考试考了147分,全班最高,把他们数学老师都吓了一跳。我是怎么做到的呢?第一次和孩子接触,我发现孩子计算错了15分,还有动点问题不太会,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孩子应该就没问题了。于是我给孩子每天练习3-5个小题,一个星期以后计算就没有出错了。在考试的时候用上了我教她的检查法,相当于上了双保险,这样计算一定不会出错。

第二次课,我讲动点问题,花了不到10分钟讲完了,问孩子听懂了吗?她点点头。一般的老师就准备让孩子做下一题了,而我没有,我说既然你听懂了,那么我们角色互换一下,你作为老师,我作为学生,你把动点问题讲给我听。她说好呀,她就拿着题目讲给我听,讲着讲着发现,不会往下讲了,这时我告诉她,这个点就是你没有听懂的点,于是给她再讲一遍,再让孩子给我讲,发现基本能把动点问题讲明白了,再让她做题已经没问题了。

快考试的时候,我问她目标定多少分,她说135分。我说为何定这么低,她说上次才考了124,考135分就不错了,我问题,现在数学有不会的吗?她说没有,那好我给你定145分,5分有可能不会,其他必须都对,她想了想好像也是,最终考试147分。

我是如何用两次课让孩子数学从124分提到147分的?

我想告诉孩子的是,如何判断一个题目有没有搞明白,不是你觉得听懂了就真的听懂了,怎么办?答案很简单:教就是最好地学。你把这个题目讲给你的同学,或者你爸妈听,如果你能把他们讲明白那么你一定听懂了!讲不下去的那个点就是你不会的点,这才能真正算是听懂了!所以要多和同学家长分享你所学到的知识。

最后给孩子们布置一个作业,把你对成长型思维的理解分享给你身边的5个同学,让他们再分享给其他同学,因为分享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乐于分享的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