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长江!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母亲河

◎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22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华鲟“乘”着“滑梯”,离开它们熟悉的人工养殖环境,扑通扑通跳入长江。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连续实施的第62次中华鲟放流,可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你好,长江!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母亲河

4月22日,中华鲟放流现场

网友在直播弹幕里写下临别寄语:以前有吃有喝,从今天起要自力更生了。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如今,中华鲟自然种群规模持续衰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将子一代中华鲟在纯淡水环境下培育调控,使其性腺发育成熟,经过人工诱导与催产,繁育出来的下一代就是子二代中华鲟。它们在全人工环境下长大。此次放流,也是自2009年首次开展中华鲟子二代放流以来,放流子二代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

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3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000余尾。“中华鲟保护,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重要举措。”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放流活动也有些不同。没有组织现场仪式,不邀请志愿者和市民参与,避免人员聚集。在确保零风险的前提下,送中华鲟回家。

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姜伟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之所以能放流这么多子二代中华鲟,也是因为中华鲟全人工繁育技术不断完善。放流的中华鲟中,有的体长接近两米,有的还是小家伙。姜伟说,这次实现了“中青幼”结合,放流中华鲟包括2009年到2019年的5个年份梯队,其中还有出生于2009年的10尾全雄性中华鲟。选择多个年龄梯队的中华鲟进行放流,可以对不同年龄组的野生中华鲟形成整体补充,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调节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在每个梯队的数量安排上,小个体所占比例最大,大个体的数量相对减少。“一般来说,小个体在自然情况下面临的选择压力也会更大一些,能够顺利成长为成熟个体的比例不高。这本身也是鱼类自身的繁殖策略——产卵数量大,但在自然条件下的成活率会比较低。”姜伟说。

放流之前,研究所人员也对中华鲟进行了精心筛选,挑出的是那些个体健康、种质优良多样性高的个体。

你好,长江!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母亲河

4月22日,中华鲟放流现场

放流效果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科学的追踪监测。

根据放流鱼个体大小不同,放流团队采用了不同的标记方法。

荧光标记是针对小个体,在透明组织中注射可视荧光,以区分放流个体,但保持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PIT标记是在肌肉中注射小的芯片,可以实现对放流鱼的终生标记,但相对监测距离短,大概10cm左右,只有在偶然情况下,对其有接触后才能准确识别。体外标记,主要便于后期误捕误伤后信息的及时收集及救护工作快速开展。声呐标记,可以实现对中华鲟在长江活动过程的记录。放流前,团队已经在沿江布设了多个声呐信号接收器,当中华鲟游经这些站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接收站收集信息。

此前,三峡集团建设了覆盖长江中下游近1800公里的监测系统,可对放流中华鲟开展声呐追踪。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最全面的放流中华鲟洄游监测系统。

从2019年的放流鱼标记追踪结果来看,有73.3%的放流个体通过河口,进入海洋。

姜伟表示,中华鲟是长江流域个体最大、生活史最复杂的鱼类。自然状况下,中华鲟在长江产卵后,鱼苗将随水漂流进入海洋摄食长大,待达到性成熟后返回长江繁殖,繁殖后的中华鲟也将再次返回海洋摄食生长,如此往复。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洋中度过的。

由于中华鲟一生中的洄游活动范围如此广泛,目前还无法对其整个生活史进行完整的跟踪研究,“通过标记跟踪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其从放流点至河口近1800多公里范围内的准确跟踪。进入海洋后,中华鲟会分散在中国近海海域。不过,近海的人类活动,包括捕捞、污染、近海水域开发利用等,都会对中华鲟的生存产生直接影响。”姜伟说。

在完成此次放流中华鲟的追踪监测后,三峡集团将于今年年内,首次探索性开展放流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以更好地评估中华鲟的野外生存状态。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三峡出版传媒公司提供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