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建文帝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失敗?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龍御歸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稱帝,改元建文。建文帝登基後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

強大的藩王勢力越來越威脅自己的皇權。面對這種情況,年輕的建文帝在大臣的建議下決定削藩。本來就對建文帝稱帝不滿的燕王朱棣舉起了靖難大旗,與建文帝進行了長達4年的持久戰,史稱“靖難之役”。在這場鬥爭中,最終以年輕的建文帝失敗而告終,燕王朱棣成功的登上了夢想中的皇帝寶座。

淺析建文帝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失敗?

作為天下之主的建文帝為啥會敗給只擁有部分封地的燕王朱棣呢?

過重的文人氣息

建文帝生長在較為安定的生活環境中,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不瞭解戰爭的複雜多變。加上他受儒家學說的影響,他希望通過說教來緩解社會矛盾。他登基後,立馬提高文官在朝堂上的地位並委以重任,如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翰林侍講方孝孺都是飽讀詩書的才子, 因而建文朝廷又有“秀才朝廷”之稱。這些文人缺乏長期的戰略眼光,倉促的實行削藩政策,以至於誤己誤國。而燕王朱棣則不一樣,他不僅經歷過殘酷的戰爭,而且還經歷過洪武朝嚴苛的政治鬥爭,朱棣明白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當燕王朱棣舉兵“靖難”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準備了。反觀建文帝,當他得知燕王起兵的時候,他還天天與儒臣方孝孺討論法度,一點也不憂心北方的戰事。建文帝的文人柔弱遇上朱棣的強大霸氣, 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能臣悍將的匱乏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明朝建立後不久,就想辦法處死了那群一起跟隨他建立大明的開國元勳。導致建文帝登基後

內無出謀劃策之臣, 外無能征善戰之將, 人才匱乏成為建文帝失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確保自家的政治地位,屢興大獄, 濫殺功臣。他製造了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空印案”,“藍玉案”和“郭淮案”,前前後後殺了數十萬人。其他功臣也未能倖免,如朱亮祖、周德興、徐達等。到了建文帝登基的時候,功臣幾乎被屠戮殆盡,當戰爭開始的時候,建文帝只能派年逾古稀的長興侯耿炳文出征,受命於危難之間的長興侯耿炳文終因老朽而不堪一擊。而朱棣從小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既鍛鍊了他的膽識,又在身邊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將,而朱棣手段高明,牢牢籠絡住這些部下,終於在靖難之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建文帝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淺析建文帝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失敗?

性格的寬厚仁慈

建文帝“穎慧好學, 性至孝”, “天資仁厚” “性聰穎, 善讀書, 然仁柔少斷”。建文帝生於安樂之中,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殘酷,從小到到一直與詩書為伴,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性格仁厚, 這使得建文帝在與燕王朱棣的鬥爭中缺乏果斷和沉穩, 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和指揮作戰的能力。早在太祖時期, 他就主張對藩王

<code>“以德懷之, 以禮制之, 不可則削其地, 又不可則廢置其人, 又其甚則舉兵法之”。/<code>

由此可見,削藩之計實在是其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建文帝優柔寡斷、寬厚仁慈的性格可見一斑, 這種性格在他平叛靖難之役中產生了消極影響。

建文三年 (1401年) 二月, 朱棣到京師朝拜時傲慢無禮, “行皇道入, 登陛不拜”。監察御史曾風韶劾奏燕王不敬, 建文帝卻說:“至親勿問。”這種揚他抑己的態度起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消極作用。面對戰爭, 建文帝下詔說:

<code>“一門之內, 自極兵威, 不仁之極, 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 務休此意, 無使負殺叔父之名。”/<code>

這種婦人之仁決定建文帝必將成為政治敗將。戰爭初期, 建文帝一方軍隊頑強抵抗,給了燕王朱棣巨大威脅,但建文帝卻怕背上殺叔父的惡名,因此下令不允許軍隊殺死叔父朱棣。這個命令讓朱棣多次絕處逢生。

淺析建文帝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失敗?

建文二年的白溝河之役、東昌之役

, 建文三年的夾河之役, 朱棣皆幸運逃脫。建文帝的仁心最終將他自己推向深淵。在兩軍決戰的生死關頭, “朱棣早已橫下一條心, 破釜沉舟, 義無反顧, 而朱允炆則對這次戰爭進行得漫不經心, 舉棋不定”。建文帝在兩軍對壘時沒有表現出決一死戰的豪邁, 而是表現出低聲下氣的寬容,這無疑在士氣上輸給了對方 , 這是戰爭的大忌。由此可見, 建文帝缺乏政治家的本色。

用人方針的不當

疑人濫用、用人起疑、能人不用、任人唯親的用人方針削弱了建文集團的實力, 推動著建文帝一步步走向敗亡的境地。

建文帝缺乏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能力。建文帝與李景隆是表兄弟,他開國功臣李文忠之子,朱元璋姐姐的孫子。對“至親”李景隆,建文帝太過於相信其能力和人品,把集全國之力的征討燕王朱棣的60萬大軍全部交給李景隆,希望他一舉擊敗燕王朱棣,但結果卻出乎意料,60萬大軍全軍覆沒。此後,建文帝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優勢,而罪魁禍首李景隆卻逍遙法外。黃子澄、練子寧、葉希賢力主殺李景隆, 但建文帝念他是至親, 始終沒有殺他。建文帝的軟弱卻給自己釀成大禍,當朱棣兵臨城下的時候,李景隆打開城門,引狼入室, 使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南京城。

淺析建文帝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失敗?

建文四年 (1402年) , 魏國公徐輝祖統率南軍阻燕軍於靈璧西南, 取得齊眉山大捷, 建文帝卻疑忌徐輝祖是朱棣妻弟,將其召回並控制起來。

“徐輝祖等敗燕兵於齊眉山, 斬其將李斌, 燕兵懼, 謀北歸, 會帝聞訛言, 謂燕兵已北, 召輝祖還, 何福軍亦孤”[1]卷四。從此南軍統帥無人, 燕軍所向無敵。靈璧一戰, 南軍“敗績”, 從此節節敗退, 潰不成軍。

削藩策略的失誤

面對朱棣的威脅,建文帝表現出緊張急迫的情緒和急於解決的態度, 在策略上顯現得急躁冒進, 準備不足。建文帝初即位, 朝政還沒有穩定下來, 自己的地位還沒有得到鞏固加強, 就把最主要精力放在削藩上。

在削藩問題上,朝臣持有不同意見, 以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大臣主張採取漢代推恩令的方法曲線削藩, 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大臣堅決主張削藩, 但在具體策略上又產生分歧, 黃子澄認為燕王實力強大, 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諸王, 再及燕王,由弱及強, 而齊泰則主張擒賊先擒王, 只要剷除了燕王, 其他諸王自然也就無力反抗了。可惜的是, 建文帝聽取了黃子澄的建議, 結果打草驚蛇, 不僅引起親王們的人人自危,而且有利於燕王加緊備戰,為朱棣叛亂留下了比較充足的準備時間。 等到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 朱棣已經準備就緒, 時機成熟,迅速扯起靖難大旗。

淺析建文帝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失敗?

宦官的不利影響

鑑於歷代宦官之禍,明太祖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並鑄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於宮中。建文帝對宦官的要求更為嚴格,他下令各個地方的官員如發現外出宦官有不法之處,當即可以嚴懲,在皇宮的宦官如若犯錯也必嚴懲不貸。這導致許多犯錯的宦官都去投靠燕王朱棣,並且把南京城的軍事實力洩露給燕王朱棣,從而加速建文帝的滅亡。


綜上種種因素,建文帝最終在靖難之役的權力鬥爭中輸給了朱棣,遺恨金陵。雖然最後建文帝下落不明,但作為政治家, 他終究是敗了。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