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作为一名刚进头条的文化领域作者,之前发布过一遍“

一些惊艳但不出名的现代诗”的文章。在目前粉丝极少的情况下,通过头条的大量推荐后,获得了目前文章中最多收藏量。

文章中几首现代诗均出自我订阅的《诗刊》杂志(后因发现《诗刊》在某大平台有号,便节省了一笔订阅费)。在平日阅读中,都有做读书笔记和摘抄的习惯,见到喜欢的句子和诗歌便会誊写在笔记中,所以在那篇文章在获得很多人收藏的同时,一方面也是对我做笔记这个习惯的鼓励。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但最近有位网友在那篇文章下评论:“这是一些美文,不能成诗,因为诗和文的区别为韵,不是拆了行的都叫诗。”

对此,我才发现这个问题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现代诗

先看我国诗歌的发展脉络吧:

《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

现代诗与以以往古体诗相言,也叫“白话诗”。一般不受格律的限制,诗的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

现代诗按照形式分类的话有两类:

  1. 格律诗
  2. 自由诗

1.格律诗依然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则,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一定规定。有名的近代诗派“新月派”就属于新格律诗派,他们的诗普遍都讲究格律的,代表人物有徐志摩等。

先举个例子吧: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原诗过长只截取部分。撇去其他艺术特色不说,只谈音律,可以看见《雨巷》这首诗也是押韵的(“长”、“巷”、“娘”、“芳”、“徨”)。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再拿大家比较熟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举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可能你没发现《再别康桥》也是新格律诗,好像不太押韵,但同样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的。因为徐大才子的的《再别康桥》关于音律的最大特点是节转韵(第一段“来”、“彩”。第二段“娘”、“漾”。第三段“摇”、“草”。)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2.自由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自由体新诗开始大行其道,成为了现代诗中的主流,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格律的束缚,无固定格式,只注重自然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书、行数、句数、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易懂。

拿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诗为例,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文字如此简短,也无押韵之说,但是却不妨碍《断章》的意境以及蕴意如此丰富和浪漫,可以说是一首值得品味一生的好诗。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再如: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

既然选择了远方 ,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

既然钟情于玫瑰 ,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热爱生命》也是一首颇为人知的励志抒情体现代诗,可以看出虽然有工整的四段排比,但是在音律上没有押韵的说法。对于这首连我只读过小学的老父亲都能背诵的好诗,不知激励过那个时代的多少人。对于去评价它是否押韵,就像是去指责一盘已经被一扫而光的佳肴,说它摆盘不精致,意犹未尽的食客只会觉得你应该是吃得太撑了。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美文”(散文)

什么是“美文”?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对此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和解释。

就像我们所说的“美食”,以凉拌折耳根(鱼腥草)为例,对于很多云贵川的人来说确实不失为一道美食,但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却又觉得奇臭无比,要他们认可折耳根是一道美食,可能让他们会“脑壳疼”。所以一本正经的还去搞个“美文”的定义显得有点无聊。而且我个人对“美文”这个词有点反感,动不动就说这美文、那美文的总觉得略显俗气。

私以为所谓“美文”,与其最为接近的应该是“散文”,那姑且就以散文为例吧。

《辞海》: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

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我感觉《辞海》给出的还是一个比较的笼统的定义,但是也说明了“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散文)”的区别。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散文作为一大文种,《辞海》只做了一个大致归类和定义。简单来说,目前散文的发展由《辞海》中的广义的散文像狭义的散文(文艺性散文)转变。

散文讲究行散而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一篇文章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的。散文的谋篇布局和周章设计的结构安排,往往看似用心良苦其实有时也是作者天才般的无心为之。反之,有时候看似洋洋洒洒、漫不经心的铺叙成篇也可能是作者精心雕琢之为。散文的道不尽魅力并不亚于诗歌,好的散文同样能和诗歌一样令人回味无穷,例如为大家所熟悉的,教科书级别的《背影》(朱自清)。



“诗”与“文”

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诗和现在的散文也在慢慢的发生些微妙的改变。现代诗慢慢的越来越像散文,也有一类散文乍一看很像诗,其实在现代诗体裁中早已有一类是“散文诗”,例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所以关于“诗”和“文”的概念也许慢慢的在不断淡化,甚至一些新的文体在悄然形成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的发展,若干年后,一定会有新的文学体裁和意想不到的新诗体。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回到最初的问题来“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前面只浅显的介绍了现代诗和散文,博大精深的国内文学若要细细道清,这篇图文不免会显得冗长。但我作为汉语言文学毕业的学生,前面一直着手于“诗”与“文”的区别,而刻意去忽略了它们

一个关键的共同点,那就是一个“情”字。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诗歌和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两种不同的体裁,它们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但都具有作者表达情感的功能,一样同为情感的载体。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不论是诗还是文,认可乃至喜欢它们,无非因为我们动了

“情”。大抵都是被诗文中至真至纯的情感所打动,与作者达到了的共鸣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一篇诗文无论它的辞藻格律、谋篇布局设计多么精巧,但缺乏真情实感,也必定是形同枯槁。再多的专家说它写的好,却没一个大众看的懂或者是喜欢的,做不到雅俗共赏,也不能发挥社会作用,那它有好在何处?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刘勰

谈到这,如何去区分和鉴赏“诗”与“文”,还用说吗?我也相信,那句曾经打动过你的话,你不会在乎它是诗还是文。


“现代诗”与所谓的“美文”有何区别?该怎么区分和鉴赏它们?


感谢阅读,有独特见解和意见的老师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欢迎关注我——“握绳的人”,一起领略文学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