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态种菜 这名“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

青岛胶河源农产公司董事长刘加明通过努力把公司农产品已打造成省知名品牌 还“传帮带”把新技术教授给农户实现致富增收

【原创】生态种菜 这名“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

“这些生吃西红柿虫害已经冒头了,一定不能使用农药,除虫设备的抓紧上啊。这段时间,大田土豆得抓紧实施滴灌,别在耽误了苗期生长,这可别拖啊……”4月25日,在位于胶州铺集镇彭家庄村的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基地里,今年50岁的董事长刘加明针对一些农产品种植和管理问题正在仔细逐一落实。这些年,在刘加明带领下,公司通过生态循环的农业经营模式,先后获得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等称号。同时,他还通过“传帮带”把新技术教授给农户让乡亲们实现了致富增收。

【原创】生态种菜 这名“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

每半月巡查一次农品

4月25日,在胶州铺集镇彭家庄村的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放眼望去,蔓延在田间地头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处大棚内春季“胶州大白菜”已进入成熟后期,在基地工人精心管理下,棚内一棵棵大白菜长势喜人。远处的“里岔黑猪”养殖区内,一群群黑猪茁壮成长,干净的养殖区内没有一丝异味,黑猪正在里面追逐嬉戏。基地上随处可见正在劳作的工人,他们有的蹲在地上间苗、拔草,有的弯腰锄草,有的站立着捆绑爬满藤架的黄瓜蔓。

“大白菜地里有些干,现在菜到了成熟后期,除了防治病虫害,还得抓紧浇水,得给白菜提供足够水分……”“里岔黑猪,除了正常饲喂人员,其他人进去,一定要注意消毒,别在出现问题。”在基地里,刘加明正在逐个对不同农产品种养区域进行巡查,这也是他每半个月一次的“惯例”。“农产品是直接入口的食物,这事可不是小事,所以得特别谨慎和仔细,这样才能万无一失。”提起基地种菜管理,刘加明神情很严肃。

生态循环种植赢口碑

“我们‘胶河源’自2006年创立以来,就以‘倡导有机食品、乐享健康生活’的生态循环经营理念,坚持人工管理,不用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品,回归农业最初的无污染耕种模式,尽力保持产品原生态的自然口味。”刘加明说,这他们基地里,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种养殖生态链,做到了粪污对外零排放,从而促进种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大白菜管理为例,在其生长前期间出的菜苗,这其中一部分进入了人们的餐桌,一部分进入“里岔黑猪”养殖区,成为了黑猪可口的“饲料”。同样的,里岔黑猪所产生的有机肥料,也全部用于田园施肥增效。总之,生产基地遍地是“宝”,蔬果可以食用,秸秆用来做饲料,畜禽粪便又可制成有机肥料。

“在里岔黑猪养殖区,我们自主研发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艺,获得省里的认可,园区成为了全省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这种农业经营模式也为我们公司赢得了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和口碑,而且,有机饲料和有机肥料的使用,也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投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儿,所以以后我们也会继续做下去。”刘加明说。

【原创】生态种菜 这名“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

农品曾端上峰会餐桌

4月25日,小编了解到,从2007年,刘加明担任青岛胶河源农产公司董事长开始,在他带领下公司大力发展养殖里岔黑猪,经过10多年的经营管理,养猪基地已发展成为一家布局合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标准化生猪养殖企业,目前年出栏里岔黑猪两千多头。其次,基地还有无抗养殖蛋鸡、小公鸡等两万多只,无抗就是不使用任何抗生素,通过中药来解决目前蛋鸡类饲养抗生素超标问题,进而提升鸡蛋的内在品质,最终推动公司蛋鸡循环生态养殖的发展。2010年至今,基地还已有40多种蔬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产品主要供应济南、青岛、胶州数十家商超。

“这些年,我们公司坚持做高端、有机农业,今年基地要种植胶州大白菜100余亩,全部采用人工栽种、除草、杀虫,而且施用有机化肥。基地现在共有生菜、芸豆、韭菜等30余个品种的有机蔬菜。这些有机蔬菜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进行规范生产的。2018年,经过青岛上合峰会食品安全保障组的层层筛选,我们这里被确定为‘上合青岛峰会农产品专供基地’,这些农产品最终被端上了上合青岛峰会领导人的餐桌。”刘加明自豪地说道。

【原创】生态种菜 这名“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

传授技术助乡亲致富

今年57岁的张九良是胶州铺集镇彭家庄村村民,也是胶河源基地的工人,因为家中老人常年有病,这导致他家庭困难。去年,基地组织“新农人”培训,老张也成为首批培训者。“去年,经过培训,俺在家里养了1000多只公鸡,一年就挣了一万多元,这可真给俺解决了大难题。这都多亏了刘总的帮助啊,人家不但让俺留在基地里干活,还让俺学习新技术养鸡,真是很感谢他……”在基地里,提起刘加明为人,这让张九良就很感动。

“去年,我们当地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这不我们刘总让我去参加了培训,然后结合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以‘传帮带’方式为一些农户或者基地工人传授。这样一来,不但让农户能够致富,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提高了基地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时在农忙季节还给我们储备了‘技术力量’,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青岛胶河源农产公司生产基地负责人高成敏说。

从去年年初开始,在刘加明的“资助”下,经过基地技术人员培训走出来的“新农人”,他们不但掌握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还具备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如今,这些农户依托自己所学,将新型技术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了致富增收。记者了解到,这些年,在生产、包装、配送、销售链条上,基地还吸纳一些一些村民前来务工,这有效地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问题。

下步发展农业+旅游

这些年,随着国内食品消费数量日益丰富,但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来,这给一些源头产业农业形成强大的“倒逼”压力,驱动着农业生产走向生态化发展方向。从2006年,胶河源农产公司在创始之初,刘加明所在的团队就始终坚持生态循环种养殖的经营理念,把所有农产品完全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激素、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人工合成化合物,这让他们公司先后获得了“青岛市著名商标”、“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我们公司现在在不断完善自身发展模式,并已形成了成熟的可复制商业模式,还在内蒙古建立了第二农业基地,可耕种的耕地面积达八千多亩。下步,我们还将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在乡村振兴大前提下,通过创新来提供新动能,以‘产业兴园,品牌兴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设施更新、机制创新和品牌创新,把胶河源建设成为山东半岛知名农产品品牌,实现了企业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现代化管理。”提起今后发展,刘加明信心满满。(姬博 杨金潭 管紫佚 姜雨 摄影报道)


编辑:姬博 杨金潭 管紫佚 姜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