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子公司業績首秀!工銀理財淨賺3.3億元領跑

隨著2019年年報的陸續披露,於去年正式啟動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交出“成績單”。

在已公佈業績的理財公司中,工銀理財以3.3億元的淨利潤強勢領跑,緊隨其後的是農銀理財,淨利潤為2.96億元。同時,還有4家淨利潤在1億元以下。

淨利潤出現馬太效應,一方面是因為資產規模和理財規模有差異,另一方面則是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時間不同,較晚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盈利能力尚未凸顯。

截至目前,已有1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開業,還有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籌建。業內人士預計,未來10年,理財子公司有望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1.34萬億元左右,同時將加速A股投資者的機構化,並將深刻影響A股投資風格。

工銀理財領跑

2019年可稱為理財子公司元年。在這一年,超30家銀行宣佈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1家理財子公司已獲批成立,包括中銀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工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等。

2019年成立的理財子公司

理財子公司業績首秀!工銀理財淨賺3.3億元領跑

數據來源:Wind

截至目前,伴隨著年報出爐(除興業銀行和杭州銀行兩家還未發佈年報外),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經營數據也浮出水面。

2019年部分理財子公司經營情況

理財子公司業績首秀!工銀理財淨賺3.3億元領跑

數據來源:Wind,上市公司年報

理財規模方面,目前僅有交銀理財、建信理財和中銀理財3家理財子公司披露數據,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交銀理財,截至2019年末期理財規模達1102.05億元,這也是唯一一家規模超千億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和中銀理財的理財規模分別為838.26億元和744.92億元。

淨利潤方面,在披露數據的6家理財子公司中,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淨利破億,另外4家均在1億元以下。其中,工銀理財以3.3億元的淨利潤佔據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農銀理財,淨利潤為2.96億元。建信理財和交銀理財淨利潤保持在千萬元,9月成立的光大理財淨利潤為370萬元,去年12月末成立的寧銀理財淨利潤為38.4萬元。

淨利潤出現馬太效應,一方面是因為資產規模和理財規模有差異,另一方面則是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時間不同,較晚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盈利能力尚未凸顯。

理財產品數量上,中證報記者通過統計Wind數據發現,11家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中有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中銀理財6家去年已銷售產品,銷售數量總計為402只。

其中,工銀理財銷售產品數量最多為306只,中銀理財43只、建信理財32只、交銀理財13只、農銀理財7只、招銀理財1只。

另據光大證券從中國理財網統計,理財子公司新發行產品共性特徵顯著,一是資產端主要為固收類產品,風險等級多為中低水平;二是淨值型產品佔絕對比重;三是產品期限普遍拉長。

銀行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

2020年以來,已有青銀理財(青島銀行旗下)、渝農商理財(重慶農商行旗下)先後獲准籌建。

4月24日晚間,徽商銀行公告稱,旗下徽銀理財獲得銀保監會批准開業。徽銀理財是中部地區首家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也是繼杭銀理財、寧銀理財之後第三家獲准開業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

理財子公司業績首秀!工銀理財淨賺3.3億元領跑

數據來源:Wind

截至目前,已有1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開業。另外,還有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籌建。

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預計,到2020年底獲批開業(含正式開業)的理財子公司總數或接近30家,未來新開業理財子公司將主要以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為主。

今年2月,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還公開表示,未來將還將進一步推進理財子公司設立,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在前期已批准16家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理財子公司數量,對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總資產及非保本理財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銀行優先批設。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設立理財子公司或合資設立外方控股的理財子公司。

華泰證券認為,銀行加速設立、運營理財子公司,有望推動直接股權融資比重的提升;從銀行業層面看,理財子公司可能改變銀行業競爭格局,龍頭銀行或進一步擠佔中小銀行的市場份額,並享有一定的估值溢價;從資管行業層面看,或將對現有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國內主要資管機構形成衝擊,資管行業格局或將重構;從A股層面看,中性假設條件下,未來10年,理財子公司有望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1.34萬億元左右,同時將加速A股投資者的機構化,並將深刻影響A股投資風格。

疫情影響幾何

中信建投銀行業分析師楊榮認為,抗疫情、穩增長對理財子公司具有正面影響:一是流動性寬鬆,理財負債端受益;二是低利率環境,理財產品競爭力增強,理財規模將穩步增加;三是穩增長措施將落地,類直接融資需求增加,有利於資產端。

楊榮認為,疫情結束後必然是經濟重建修復的過程,理財子公司作為融資供給方和金融服務商,對資金供給者都將是利好,不僅僅表現在業務量的增長上,而且也表現在中長期發展戰略佈局方面。

具體來看,疫情發生,經濟增速下行,逆週期調控和穩增長政策預期將陸續落地,推動股市上漲,利好理財子公司參與二級權益市場的投資;而且在利率下行期,債券投資收益率也將提高,債券資產的配置也將增加;同時穩增長政策陸續落地,對非標融資和一級權益投資需求也將增加,有利於理財子公司多樣化投資。

王一峰則提醒道,理財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擺佈壓力也在加大,隨著海外疫情不斷蔓延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理財資產配置也從相對舒適區間,變為不得不面臨收益率倒掛、回撤幅度加大等多重挑戰,且資產端壓力逐步向負債端傳導。

編輯:王寅

➤快看!華夏基金、中信建投大咖教你抓龍頭,今晚不見不散

➤首提增強股市財富效應!一場落實金融委要求的會議,透露了什麼重要信號?

➤互聯網電視業務IPv6改造開始!一大批公司參與,這些板塊最先受益

➤“負的流油”,是個什麼鬼?

➤700億元5G基站集採結果出爐,華為中興佔8成份額!諾基亞接連出局

➤全球單日確診創新高!特朗普出昏招注射消毒劑“殺毒”後,美誤服消毒劑諮詢電話大增;英首相約翰遜下週一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